教师如何做好课堂教学设计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教育,教育理论,
作者: 吴小玲 主编
出 版 社: 吉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6-1字数:版次: 1页数: 242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60138602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作为中小学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要加强各方面的教学能力培养,而做好课堂教学设计是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的最好体现。 本书以现代教学理念为指导,旨在教会教师如何做好课堂教学设计,书中详细地分解了课堂教学设计的流程,主要分为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结构与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教学情景几个部分。
内容简介
优秀的课堂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成功的第一步,也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环节。本书旨在教会教师如何做好课堂教学设计,全书以现代教学理念为指导,详细地分解了课堂教学设计的流程,分为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教学环境、教学评价与反思几大步骤。每一部分都是理论结合了实际生动的教学案例,脉络清晰,内容丰富,参考性强。对于广大教师来说,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借鉴价值,哪怕我们今天还是个门外汉,通过本书学习也可以顺利进入现代课堂教学的神圣殿堂,成为课堂教学设计的“行家里手”!
目录
第一章 走进课堂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设计是高效教学的关键
不打无准备之战
课堂教学设计的标准
课堂教学设计的模式
科学合理地进行课堂教学设计
第二章 做好设计前的准备工作
了解学生是课堂教学设计的“出发点”
学情分析要有针对性
重视学习者学习风格分析
教学任务分析
第三章 制定教学目标要有的放矢
教学目标发展历程与分类
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与原则
制定教学目标要有的放矢
明确教学方向,提升教学有效性
根据个体差异,确立分层次目标
关注课堂动态,随机地调整目标
第四章 精心做好教学内容设计
教材内容不等于教学内容
以“生”为本设计教学内容
随机应变地调整教学内容
慎重引用课外资源
教学内容选“点”得当
第五章 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与相关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策略的特征与结构
教学策略选择与制定的依据与原则
摒弃拿来主义
第六章 设计合理的教学结构与模式
把握教学结构设计的基本理念
教学结构设计的原则
教学结构设计的内容
选择高效的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
各种教学模式综述
第七章 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选择
科学评价教学方法
教学中最常运用的方法
教是为了不教
优化教学方法
第八章 教学媒体的组合运用
扬长避短,优化组合
使用教学媒体,优化教学效果
恰当地选择教学媒体
确定教学媒体的最佳展示时机
第九章 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景
创设教学情景,增进学习兴趣
课堂情景要讲究随机应变
注重情景创设的生活性
围绕问题展开教学
制造悬念,创设质疑情境
情境创设要有助于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创设故事情景,调动学习积极性
创设教学情境的禁忌
书摘插图
第二章 做好设计前的准备工作
学情分析要有针对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想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必须进行学情分析,应着重分析学习者的起始能力、已经形成的背景知识和技能及学习者是怎样进行思维的。
1.学习起点能力的分析
学生在进入新的学习单元或命题之时,其原有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知识和技能等对将来的学习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学习就是把新知识和已有知识联系起来,将新知识纳入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的过程。加涅也认为,传授新知识之前,首先必须激活学生头脑中相关的已有知识。因此,教学设计中对学生起点能力的分析是十分重要的。
有关学生的学习起点能力分析,可将其分为学习的可能起点和学习的现实起点。学习的可能起点是指学生按照教材文本、课标的规定,应该具有的知识、能力基础。把握学习的可能起点,可以使教学更有针对性,有效的防止教学中的随意性。学习的现实起点是指学生在多种学习资源的共同作用下,已实际具有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基础。把握学生的现实起点,可以使教学更有适切性,防止难度过大使教学目标难以落实,难度过低没有挑战性,因而导致课堂实效性不高的情况出现。
因此,准确地诊断学习者的起始能力是进行有效教学设计的基本前提。当教学建立在对学生学习起点的了解上时,通过教学,就能使学生的知识素养产生“增量”。但现在有些老师对学生的学习起点不甚了了,相当多的教师不能正确估计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实行“零起点”教学。这就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也使课堂教学降低了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