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教发展三十年

分類: 图书,政治 军事,政治,中国政治 ,
作者: 张永斌等著
出 版 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1-1字数:版次: 1页数: 231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I S B N : 9787208081970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结合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和国家对上海发展的新定位、新要求,从科技发展方面切入,集中研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十六大以来上海相关领域的实践历程与历史经验,既体现上海党史研究的延续性,又体现研究的创新性。
目录
总论
引言
第一章恢复振兴科教事业
第一节迎接科教事业的春天
一、恢复高考制度
二、落实知识分子政策
三、重建科教秩序
第二节教育改革开放的探索
一、制定教育发展战略
二、初步进行高校管理体制改革
三、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
四、发展校办产业
五、推进对外交流与合作
第三节科技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
一、改革科研管理制度
二、突破传统科技投入模式
三、建设重点科技项目
四、促进技术交易
第二章实施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战略
第一节发展高新技术支柱产业
一、确立高新技术发展方针
二、进行技术改造
三、开展技术引进
四、发展新兴产业
第二节兴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一、创办漕河泾微电子工业区
二、形成“一区六园”格局
第三章建设“一流教育”
第一节确立“一流教育”目标
一、“一流教育”目标的提出
二、“一流教育”目标的实施
第二节构建新型教育体制
一、改革教育管理体制
二、开创多种力量办学新局面
第三节创新教育运行机制
一、搞活学校内部管理
二、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第四节探索多元化投融资渠道
一、加大政府投入力度
二、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
三、建立帮困助学制度
第四章构建科技创新体系
第一节培育创新源泉
一、聚焦科技前沿
二、稳定和加强基础研究
第二节塑造创新主体
……
第五章回快自由创新步伐
第六章扎实推进教育综合改革
结语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章恢复振兴科教事业
第一节迎接科教事业的春天
二、落实知识分子政策
知识分子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力量,但由于长期“左”的思想的干扰,许多知识分子受到不公正待遇。特别是197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作出的“两个估计”,成为知识分子的精神枷锁,一大批知识分子受到残酷打击。“文革”结束后,邓小平首先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口号,并自告奋勇负责科教领域的工作。1978年3月,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上重申我国知识分子的绝大多数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根据全国科学大会精神和邓小平的重要讲话,上海从批判“两个估计”、平反冤假错案人手,在政治、业务和生活等方面全面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促进科教事业的发展。1978年后,上海接连召开三次大会对江青反革命集团破坏党的统战工作和迫害知识分子的罪行进行批判,推翻“两个估计”,对全市范围内在“文革”期间被立案审查的3万多名(其中高级知识分子1600多人)知识分子进行政治平反,对“文革”期间在全市有影响的冤假错案如科教系统的“二线一会”冤案等作出公、开平反。1978年11月起又根据中央文件,对在1957年反右扩大化中,被错划为右派分子的3 667人作了复查,到1982年5月,已改正3 644人。为进一步巩固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的成果,推动平反冤假错案工作深入开展,1982年和l984年,上海先后两次进行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工作大检查,并成立市委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小组以加强对工作的领导。由于指导思想明确,工作措施比较得力,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根据中共中央“在十三大以前基本完成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的要求,上海进一步加强对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工作推进,到1987年4月,上海基本完成知识分子的政策落实任务。在10.4万名因历史遗留问题而需落实政策的知识分子中,99.1%的对象落实了政策,6万名知识分子的冤假错案得到平反,清退了2.8万多名知识分子在“文革”中被查抄的财物,对1.1万名知识分子补发了停发、减发的工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