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资本的历史时空
分類: 图书,哲学/宗教,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 ,
作者: 夏林著
出 版 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2-1字数:版次: 1页数: 342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09704288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作者从康德的物自体学说与商品拜物教的关联出发,力图挖掘现代性的初始理论源头,进而在商品拜物教的视野中透析黑格尔对市民社会的批判,揭示了现代性的两面性及其主体矛盾,并展示了现代性的基础与矛盾以及它在形而上学意识领域中的具体表现,揭示了拜物教宰制下的现代性世界图景,反思了启蒙辩证法与人的历史命运的关系,指出马克思对现代性的反思立基于历史唯物主义,是对传统异化逻辑与主体性形而上学的二元对立悖论的破除,并结合中国现代性的特点,分析了现代性本身所内具的矛盾在中国特定历史时空中的表现。
作者简介
夏林湖南临澧人,1975年生,1995年人湖南省湘潭师范学院(现为湖南科技大学)政治系学习,1999年获法学学士学位,2002年获厦门大学哲学硕士学位,2005年获中山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山大学教育学院社会科学教育系教师,研究方向为哲学、政治经济学。
目录
前言——拜物教视野中的现代性
第一章 商品拜物教——德国古典哲学面临的现代性问题
第一节 康德的物自体范畴——古典哲学对现代性的觉悟
第二节 商品、货币、资本拜物教之谜
第三节 剩余价值与物自体的生成逻辑
小 结 物自体本体意蕴的升华——物还是社会关系?
第二章 现代性问题在黑格尔辩证法中的明晰
第一节 主—奴辩证法与商品拜物教的呈现
第二节 理性辩证法与人的历史境遇
第三节 现代性问题的明晰
第三章 拜物教与现代性的矛盾
引 言 现代性的两种视野——资本生产与商品拜物教
第一节 思辨的原罪与现代性意识
第二节 拜物教主宰的现代世界图景
第三节 抽象与具体——现代性面临的总问题
小 结 理性现代性的逻辑终局——主体性的式微与异化的本体性僭越
第四章 理性现代性批判与人类历史命运的反思
第一节 启蒙辩证法对现代性的反思困境
第二节 现代科技——虚拟的主体
第三节 审美判断力与另一种现代性
小 结 西方中心主义的现代性反思困境及其启示
第五章 生产方式与资本的现代性
第一节 资本与现代性的自反性逻辑
第二节 拜物教理论对传统异化逻辑的扬弃
第三节 生产方式与现代性悖论的破除
第四节 从抽象到具体——历史现代性的真谛
第六章 当代中国——历史现代性的契机
第一节 生产关系理论与辩证法的精髓
第二节 中国遭遇现代性的总体问题框架
第三节 两种启蒙及其在中国的历史表现
第四节 中国的现代化与社会“启蒙”
第五节 中国现代化市场经济中的拜物教问题
结语 辩证法与哲学的贫困——从辩证法的载体转换看现代性与辩证法的双向启示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章商品拜物教——德国古典哲学面临的现代性问题
自康德提出“物自体”学说以来,几乎所有哲学家都碰到物自体无法安置的难题,尽管各施所能,物自体仍自晦暗不明。究其原因,在于他们没有意识到物自体问题实质上就是人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地位问题,其社会背景便是当代社会生活的普遍必然性——商品拜物教。拜物教是现代人所面临的最大、最直接的遭遇,也构成了启蒙以来现代性认识的基础。从交换价值及其意识共同体——商品拜物教的历史必然性来看,现代性一开始在观念与现实两个层面上就是作为矛盾的产物出现的,甚至就是这种矛盾的现实开展,现代性的分裂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大分裂奠定了基础。抽象劳动与具体劳动的对立是现代性分裂的始源,抽象和具体、个体与共同体的矛盾伴随资本主义发展的始终。作为资本主义社会自我意识的德国古典哲学从一开始面临的就是现代性问题。康德的纯粹理性和实践理性的二分法是现代性矛盾的初始理论意识,而黑格尔哲学体系与方法的矛
盾则是现代社会分裂的最抽象理论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