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学与文献服务(当代中国图书馆学研究文库 第二辑)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图书馆学 档案学 ,
作者: 陈力 著
出 版 社: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0-1字数:版次: 1页数: 242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01337477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当代中国图书馆学研究文库》之《文献学与文献服务》收录了作者关于文献学与图书馆文献资源服务的论文24篇:文献学方面,主要包括了古籍版本研究、古籍辨伪学等方面的文章;图书馆文献资源服务方面,作者对资源数字化问题、数字资源建设中的电子资源与印刷资源的平衡问题、数字时代图书馆服务的开放性与合作性等问题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思路。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作者关于文献学与图书馆文献资源服务的论文24篇。文献学方面,主要包括了古籍版本研究、古籍辨伪学等方面的文章;图书馆文献资源服务方面,作者对资源数字化问题、数字资源建设中的电子资源与印刷资源的平衡问题、数字时代图书馆服务的开放性与合作性等问题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思路。
作者简介
陈力,四川省资中人。1978年2月考入四川大学历史系(七七级),1981年获历史学学士学位。自1982年起,师从徐中舒先生学习先秦史,1985年获历史学硕士学位,1988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1988年4月开始在四川大学图书馆工作,先后从事过图书馆阅览服务、书库管理、文献编目、文献采访等工作,2001年起在国家图书馆工作至今。
目录
二十世纪古籍辨伪学之检讨
今本《竹书纪年》研究
今古本《竹书纪年》之三代积年及相关问题
《红楼梦》东观阁本小议
《红楼梦》东观阁本再考
《金川纪略》及其相关问题
新出《钦定皇舆全览》记:
西晋灭吴时日考异并中华版《晋书》校勘体例商兑
中国史学史上的正史与野史
中国文献编目规则序
《图说中国印刷史》书评
公共服务中的图书馆服务
纸本期刊与电子期刊:国家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的二难选择
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刍议——兼论国家数字图书馆的资源建设
论数字图书馆的多元化资源建设
Google与图书馆
“开放存取”刍论
电子书的类型与评估
中文古籍数字化方法之检讨
中文古籍数字化的再思考
国家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和服务——从《国家图书馆文献采选条例》修订谈起
关于电子期刊发展问题的思考——在电子期刊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
数字时代的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
开创中美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合作的新时代——中美第四届合作会议主旨报告
书摘插图
二十世纪古籍辨伪学之检讨
20世纪是中国历史上学术最为活跃的时期之一,其中古籍辨伪学尤为突出,争议最多,格局变化最巨。审视整个20世纪的古籍辨伪学,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时期:20世纪前半叶,特别是二三十年代,古籍辨伪之风最盛,古籍也越辨越伪;20世纪后半叶,特别是70年代以后,古籍考辨之学复炽,然古籍越辨越真。从表面上看,这种前后变化的原因似乎是由于自20世纪70年代后,一大批青铜器和战国秦汉简策与帛书陆续出土,许多从前被认定为“伪书”的文献找到了更为古老的来源与根据,过去被判为“伪书”的证据一个一个被攻破。但是,在我们看来,问题的关键并不仅仅在于有了新的资料为一些上古文献提供了真确的依据,而在于过去判定它们为伪书的方法与理论本身就需要认真地加以检讨。
一、古籍辨伪学的概念
直到现在,“古籍辨伪”这个概念都是相当含混的。
顾名思义,所谓“古籍辨伪”就是对古籍真伪的审查。但是,“真”与“伪”都是一个绝对的概念,而古籍的实际情况是,“真”与“伪”是相对的,所涉及的面,也是比较广的。
古籍的“真”“伪”,有作者的问题,有成书年代的问题,有内容的问题,还有“真”与“伪”的程度问题。或者作者伪,而成书年代不伪;或作者与成书年代不伪,但经过长期流传,内容已非原貌。就程度而言,有小部分伪,有大部分伪,也有全伪。凡此等等,不一而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