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的力量——语言力学探索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语言文字 ,
作者: 罗志野 著
出 版 社: 东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1字数:版次: 1页数: 195印刷时间:开本: 大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64114664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语言的力量》研究并探讨一个新观念:语言力学。文本首先提出荒原效应,并且以此否定目前流行于西方的语言天赋论。接着文本把物理力学原理移植到语言学,认为物理力作用于物体,而语言力作用于人们的心理,提出人们的心理素质愈强,对语言的承受力也愈强。在语言力学原则里,文本提出了互换、平等以及合适共三个原则。文本还认为语言力学可以当作批评理论用于对文学作品的批评,并且运用了不少事例叙述了语言力和心理素质、思想工作及翻译之间的关系。文本结论认为,如果人们认识到语言力的作用,语言力就可能像物理力一样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作者简介
罗志野(1935-- )教授。江苏吴江人。l958年杭州大学毕业。毕业后在南昌大学 外语系等单位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等职。享受国务院批准的政府特殊津贴。长期从事语 言文学及翻译工作,并取得显著的成果,出版《美国哲学史》、《西方文学批评史》等20部专 著和《易经》、《孙子兵法》等英文译著,还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目录
前言
绪论
Ⅰ 语言力学原理
Ⅱ 语言力学原则
Ⅲ 语词力度
Ⅳ 语句力度
Ⅴ 语篇力度
Ⅵ 语言力探索对语用原则的评析
Ⅶ 语言力与心理素质
Ⅷ 语言力和思想工作的关系
Ⅸ 语言力和翻译的关系
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Ⅰ 语言力学原理
2
古典力学的第一定律告诉人们:通常人们把物体看作是相对静止的,而静止这个概念就是一种均速直线状态。每个物体都在持续地保持它的静止状态和均速直线状态,只有在外力作用时,它才被迫改变原有状态。该定律说明了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规律。该定律又称为惯性定律。可见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我们观察人际交往的情况,发现语言力的作用和牛顿所说的力学第一定律的情况非常相似。比如有一家公司,所有的工作人员都按照公司的作息制度运行着。因为公司的作息制度实际上就是制约工作人员的一种语言力。在没有特殊外力的情况下,公司的工作人员是不会改变他们的习惯的。但是,在快下班的时候,总经理通知他们说“明天早晨要提前一个小时到公司上班”。总经理的话就等于对他们施加的外语言力。这样,便使所有的公司工作人员改变了原来的作息制度。再从大的方面来看,清王朝几百年按照清王朝法律统治,广大老百姓也就在它的法律法规下惯性地生活着,在总的方面没有什么非常大的改变。而到了1911年,由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政权后,新的法律法规代替了旧的法律法规,人们的运动方向也就改变。和物理力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一样,语言力也可以改变人的运动方向。不妨再看另外一个例子:有一位农民推了一车菜到城里的市场去卖,他推着车沿着公路前进,这时迎面走过来一个人,对他说:
“赶快往回走,前面有强盗抢你的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