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哲学

分類: 图书,管理,金融/投资,货币银行学,
作者: (德)席美尔著,朱桂琴译
出 版 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1字数:版次: 1页数: 218印刷时间:开本: 大32开印次: 1纸张:I S B N : 9787802068209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席美尔以一种独特的文化视角,对货币进行了深入、透彻的现代性分析。阐释了西方发达社会与货币相联系的经济现象和社会现象。作为选译作品,本书主要阐述货币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其中对货币物质性的描述,以及它在现代社会中对人类的价值观走向所起到的决定性作用进行了深入分析,揭示了货币及其制度化的发展对现代人们文化生活的影响。
作者简介
格奥尔格席美尔,德国社会学家、新康德学派哲学家,主要以关于社会学方法论的著作闻名。他开创了许多不同的理论风格,把不同学科、不同方法论的视野融为一体,并借助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及神学的各种分析模式,研究了诸如宗教、货币经济、道德起源、群体自我保存等重要的文化现象。在西方,席美尔赢得了哲学、社会学和美学等领域的崇高声誉。卢卡奇把他称为那个时代最伟大的“过渡哲学家”,韦伯和哈贝马斯也曾对席美尔的研究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主要著作有《论社会分化》《历史哲学问题》《道德哲学导论》等。
目录
【译序】
【分析卷】货币的物质性价值
第一节货币的内在价值和作为量度的价值
度量的问题
有效货币的量
货币是否具有内在价值
货币纯符号性特征的发展
第二节货币材料的非货币作用的丧失
对货币仅仅只是一种符号的第一次反驳
对货币仅仅只是一种符号的第二次反驳
货币的供应
现实和纯粹的概念
第三节货币从物质到功能的发展历史
社会互动及其在各个结构上的结晶
货币政策
社会互动与交换关系:货币的功能
经济循环的本质及其相对于货币的意义
货币向普通功能性的转变
货币物质性意义的下降
货币价值意义的提升
【综合卷】生活方式
书摘插图
【分析卷】货币的物质性价值
第一节货币的内在价值和作为量度的价值
当我们知道货币的本质后,就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为了完成度量、交换和表征价值的作用,货币本身应不应该有价值;或者说货币只是单纯的表征和象征,而没有内在的价值,就像账户上的数掌代表一种价值自身却没有价值,这样行得通吗?
这个问题涉及到货币和价值理论最深刻的观点,如果我们用一种经常用到的逻辑辩论的方式讨论这个问题,那关于这个问题所有的技术上的和历史性的讨论就都变得肤浅了。
据说,一种度量工具必须要与被度量的事物具有同样的性质:测量长度的工具本身要是长的;测量重量的工具本身要是重的;测量空间大小的工具本身要有维度;因此,衡量价值的工具本身就要有价值。两个事物在其他方面没有联系并没关系,但当我用它们彼此互相度量对方时,它们都必须具有我所测量的那种性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