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内监督机制研究

分類: 图书,政治 军事,政治,党政读物,
作者: 张建明 著
出 版 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4-1字数:版次: 1页数: 269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802065529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本书从研究党内监督制度中的“机制”包含体制、机制、制度三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构成党内监督整体等方面进行阐述。
内容简介
本书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健全完善党内监督制度体系的目标出发,以制度分析为主线,分析现行党内监督架构和制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提出了改革党内监督体制,创新监督制度健全监督机制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和具体对策措施。本书可作为从事党内监督实际工作同志的工作参考用书,对从事党内监督理论研究的理论工作者也有一这的参考作用。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执政党的党内监督
第一节 党内监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一、执政党的地位决定了党内监督在整个国家监督体系中居于主导和支配地位
二、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的重要地位
三、加强党内监督是国家监督体系有效运转的重要保证
第二节 党内监督与政党政治
一、政党政治与政治腐败
二、政党体制与党内监督
第三节 党内监督与党内民主
一、党内民主是党内监督的前提和基础
二、党内监督是党内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现形式
第四节 党内监督与依法执政
一、依法执政为党内监督提供基础和前提
二、宪法和法律是党内监督与依法执政的基本依据
三、健全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是党内监督与依法执政的共同要求
四、加强党内监督是依法执政的重要保证
第五节 党内监督与反腐败
第六节 党内监督的重点和难点
一、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
二、党内监督的重点内容
三、党内监督的难点
第二章 党内监督体制的分类与特点
第一节 资产阶级政党的党内监督体制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的党内监督体制
一、无产阶级政党党内监督体制的源流
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体制的演变与创新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与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党内监督的主要差异
一、从地位作用看
二、从成员构成看
三、从组织结构看
四、从行为特点看
第三章 党内监督体制及党内专门监督体制的改革
第一节 党内监督体制的改革方向
一、党内监督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改革党内监督体制的基本思路
第二节 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是党内监督的专门机关
第三节 党内专门监督体制的改革方向
一、现行党内专门监督体制存在的主要不足
第四章 党内监督机制的转制
第五章 党内监督机制的健全完善
第六章 党内监督的职责划分
第七章 创建党内监督制度的基本原则和总体框架
第八章 党内监督十项制度
第九章 党内其他监督制度
第十章 党内监督的保障
主要参考书目
书摘插图
第一章 执政党的党内监督
第一节 党内监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我国的政治监督体系由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政协监督、民主党派监督、司法监督、行政监督、审计监督、舆论监督和公民监督等所构成,相对而言,是比较系统完善的。这些监督都很重要,是社会主义监督体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但每种监督在整个监督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不相同,其中党内监督在现行监督架构中起着不同于其他监督的核心和枢纽作用。
一、执政党的地位决定了党内监督在整个国家监督体系中居于主导和支配地位
我国的监督体制是一个较为庞大和复杂的系统,是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党内监督、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三个部分组成。党内监督之所以在整个国家监督体系中居于主导和支配地位,是因为我们党是执政党,是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政治核心。政党作为现代政治制度的实际操作者,往往成为实际政治权力的中心。我们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影响,掌控公共权力的力度、深度和广度,都是任何一个西方政党所无法比拟的;党内专门监督机构在整个社会监督体系中的作用,也是西方国家政党专门监督机构难以企及的。一是从政治权力结构的横向关系看,与西方国家执政党只掌握行政权力或部分立法权力的情形不同,我国的政治权力是高度整合的,所有国家机关都要接受执政党的领导,党不仅全面掌控行政权力,而且牢固掌握着立法权和司法权,执政党权力与公共权力高度重合。无论是在国家权力机关还是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共产党员均居主导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