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库0806
分類: 图书,文化,文化评述,
作者: 张立宪 主编
出 版 社: 新星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1字数:版次: 1页数: 317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I S B N : 9787802256293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丹青赋》一文,是关于工笔仕女画大师王叔晖先生的生平传略。关于本文,作者蒋力先生有一段解说:
1988年,我写出《丹青赋——王叔晖传略》的初稿。1993年修改后,收入我的纪实文学作品集《变革中的文化潮》(中国和平出版社出版)。1997年,我又做了一次修订后,将此文交《文艺报》,发表时的题目是《洁来洁去岂常人乎?——一代画师王叔晖传略》,内容则不及原文的三分之一。现在留在网上的基本都是这个版本的缩编,标题则只保留了后一半。此标题是编辑定的,前一半出自一副挽联,后一半中的“一代画师”不是我的提法。同年,我又将此文中的“西厢情愫”一章投寄天津的《艺术家》杂志,1998年第三期发表时题为《一套震撼邮市的邮票》。前几年看到某位女性美术理论家(我没记住她的名字)的一本评述中国现代女画家的专著,涉及到王叔晖时,几乎通篇引用的都是我在《文艺报》上发表的文字。没想到的是,2008年9月的一天,接到素不相识的《读库》主编张立宪先生的约稿电话。由此,引出这篇在我二十年前旧作基础上第三次修订的《丹青赋》。我很乐意做这件事,因为我知道,这是我对先生的一次新的再认识。所以,我也希望走进《读库》的是一个未做任何删节的全本。
除这篇文章的全文外,本辑《读库》还刊发了王叔晖的若干代表作品,以及她从未公开发表的一些画页。这些作品,均是根据原作电分扫描,希望藉由我们的呈现,大家可以看出目前流行坊间的王先生作品与原作之间的差距。
《今夜我们说相声》是一部电视专题片的文稿,选择刊载在本辑《读库》中,是因为文中提到的几段相声,当年遭受禁播的命运。而这些重见天日的段落,又因为篇幅问题,未能在电视片中得以完整保留。
《断章》是北岛先生的回忆录,记录的是七十年代的历史风云和个人遭际,此前一些关于他个人的传言,在这篇文章中一一得到澄清。建议大家看就此文后,去找北岛老师的中篇小说《波动》(作者署名“赵振开”)来看看,那是我心目中最优秀的新时期小说。
《学子慕绥新》,写的是风光一时又遭法办的慕绥新的学生时代。作者余昌民老师是慕的大学同学,他在文中写道:“如今国人已经不再把伟人看作神,但感兴趣他们何以成为伟人;也不简单地把罪人理解为鬼,而关心他们何以成为了罪人,否则成功就会被当作幻影,为官便会被视为畏途。从慕绥新的悲剧来看,横亘将近三十年的空档,看清因果关系很难,但越是这样,越需要重视它的警世意义。我和所有的庶民百姓一样痛恨贪官,在一种情况下我更多几回扼腕叹息,那就是我深知他本来具有出众的智慧、魄力和雄心,却偏偏不是走进天堂,而是下了地狱。”
《南方人物周刊》总编说:“人性地述写一个问题人物,国内媒体少见。”
2006年1月27日,美国西联国际汇款公司正式宣布停止电报业务,这标志着电报在美国彻底进入历史。让人感慨的是,因为几乎没人使用电报了,这条公告一直到一周后才被人注意到。
电报在中国也是惨淡经营,到2008年,全国只保留了八个电报中心,电报也已基本淡出了我们的生活。斯事已逝,现在回想当年电报的辉煌以及辉煌背后的种种故事,叫人不胜感慨,马伯庸遂成就此鸿篇巨制,聊作纪念。而这些电报八卦,又与中国近代史紧密相连。
目录
丹青赋王叔晖传略
王叔晖作品选
今夜我们说相声
断章
学子慕绥新
暗地机关人不见近代中国电报八卦
从1986年的窗口望出去
八美千娇
西晋灭吴
你好,末日
声音
书摘插图
丹青赋王叔晖传略
1984年的中央美术学院,地处京城闹市王府井东侧的帅府园,与现在的望京新址相比,说是逼仄一点不为过。这年四月里的一天,美院建系时间最短的连环画系(后改为民间美术系,几年后取消)举办了一次别致的教学活动,活动内容是放映北京科影厂新近摄制的影片《王叔晖工笔人物画》。放映之前,当时的系副主任、主持该项活动的版画家杨先让教授讲了这样几句充满感情和敬意的话:
王叔晖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女画家,她的作品将载入美术史册。我们这一辈人都是她看着长大的。……一个画家形成风格容易,想在自己已有风格的基础上继续创新是很难的,王叔晖的可贵之处就正在于这一点。
在学生们的掌声中,王叔晖起身向大家致意。学生们发现,被杨教授如此推崇的画家竟是一个矮矮瘦瘦的小老太太。
与王叔晖先生共事多年的画家、后来成为国际艺苑假日酒店董事长的刘迅曾在一篇文章中这样归纳王叔晖留给他的印象:
我总觉得这样一位值得尊敬的女画家,要用几句话概括地说出来是不可能的。但她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却深深印入我的脑海里,这就是:她对于任何事都是那样严肃、认真,一丝不苟。
在王叔晖先生的追悼会上,有一副对联这样写道:
将普及者提高将提高者普及善始善终真同道也
为红花之绿叶 为绿叶之红花 洁来洁去岂常人乎
联名敬献这副挽联的八位画家都是王叔晖的同事,他们是:姚奎、张广、徐淦、王里、许全群、徐希、林锴、江荧。
1988年,先生去世三周年忌日前,我填有《水龙吟》以作纪念,词曰:
一生毫素相陪,嫦娥寂寞图中见。银辉月涌,蝶飞梁祝,西厢轻叹。偏爱晴雯,木兰锐气,红楼唱晚。算巾帼英豪,古来无几,堪称是,知肝胆。
寄意千秋共此,写诗魂,男儿难辨。不须泼彩,凝眸颦处,风华尽染。未识闲愁,惜春当即,梦弦惊断。更无人续笔,临窗把盏,了东篱愿。
王叔晖,浙江绍兴人,生于1912年,病逝于1985年。她毕生孜孜以求,探索工笔画艺,作画题材以古代仕女为主,其作品计有连环画《孔雀东南飞》、《梁山伯与祝英台》、《生死牌》、《杨门女将》及单幅人物画王昭君、李清照、花木兰等,或为中国历史上的杰出女性,或为古代文学作品中有个性的女性。晚年以《红楼梦》人物创作为主。其代表作《西厢记》所赢得的声誉远远超出了国界,她为我国工笔画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叔晖先生晚年深居简出,闭门作画,极少应酬。关于她的身世、性格和从艺经历,见诸文字的材料并不多,已经刊布的文字中亦有疏漏或失实。笔者随先生左右二十余年,愿藉此文勾勒出她绘画生涯的一个轮廊,奉献给喜爱她作品的读者,亦慰先生在天之灵。
少年奇志
这是一家南方人,准确地说,祖籍为浙江绍兴。绍兴古称山阴,历史上孕育了难以计数的文化名人,但王叔晖却与绍兴无缘。清咸丰年间,一个王姓老头带着五个儿子离开绍兴北上,落脚京城。老头自己做玉工,儿子们的职业各有不同。大儿子在吏部当书吏,二儿子因故被老头打了一顿,从此不再姓王,改成了姓玉。据说最有出息的三儿子,十七岁就在玉蝶馆写字,专门负责黄绫裱折的誊写,字写得确实漂亮,也曾因这笔漂亮的字而飞黄腾达。四儿子在一金姓人家学徒,帮助主人捶金页子,一副金页子捶好,可得两个烧饼四两酱牛肉。其实最有出息的还是五儿子,他是王家几辈人中唯一开了洋荤的一个——远涉重洋,留学德国,与詹天佑同学,专学铁路建筑,回国后协助詹天佑,一起设计了著名的京张铁路。
民国初年,王家的三儿子和四儿子跑到天津,开办了天津第一座浴池——华园大澡堂,男部女部餐馆应有尽有,老三做了经理。次年,老四得一女儿,这就是王叔晖。从出生之日起,她在天津住了九年。
生不逢时,动荡的岁月在王叔晖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了深深的印痕。民国六年夏天,一场有史以来罕见的大水淹了天津城。那天她正在日租界内自己家的院子里玩儿,忽而发现,地上的砖缝滋滋地往外冒水。她觉得很有趣儿,找了几个煤球,蹲在那里塞砖缝。塞了这一处,水从另一处又冒出来,她忙不迭又去堵另一处,忽而发现几乎每条砖缝都在往外漾水了。这时,家里的厨师买菜回来,一见此状,夹起她就往屋里跑,径直奔上二楼。到了楼上,从窗户往外探头一看,水已淹没了地面。三天以后,三大爷派来的一条船直接划到窗前,把她接走送到了华园。
也是在这年,王叔晖进了天津竞存小学,度过了她此生中仅有的为时两年半的学生生涯。
按规范的标准来要求,不能说王叔晖是一个好学生,但几十年后成为画家的她,却时常回忆起那段当学生的岁月。
教室里的第一排有一把红椅子,最后一排有一把黑椅子,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生坐红椅子,成绩最差的坐黑椅子。王叔晖曾因成绩突出而坐上了红椅子,她发现坐这里离老师很近,于是就偷偷给老师画像。没想到被老师发觉,罚到最后一排坐黑椅子去了。
这期间,父亲很少问及她的学业,因为他在家的时候本来就不多。民国五年,他就任甘肃皮毛局局长,民国九年,应江西省长杨继高和督军陈光远之邀,任江西烟酒工业局局长,三大爷则当上了江西税务局局长。哥儿俩一起南下,也带上了王叔晖。把女儿带在身边,不过是略表一点亲情,其时,父亲已玩乐成性,又娶了一房年轻貌美的姨太太。他的官做了不到三年便被免职,随三哥来到北京。
到了京城的王叔晖没有因不能上学而感到痛苦,十二岁的孩子看重的不是课堂和老师,更愿意无拘无束地玩儿。经常在一起玩儿的是她的弟弟和两个叔伯兄弟,那两个兄弟喜欢京剧,其中一个作为票友,曾为京剧老生名角余叔岩操过琴。他们影响着小叔晖也爱上了京剧,以至于有一段时间里她见到有眼儿的东西就想吹,见到有弦儿的东西就想拉,甚而动了报考戏班子的念头。为此,她一人躲在家中后院独自练功,还挖了一个大坑,在腿上绑上了沙袋,从坑里往上跳。她幻想着将来能成为一个名角,也幻想着身轻如燕,出外劫富济贫。
家里的大人发现了她的动机,明确表示,不允许她去唱戏。那个练功的火坑也被填掉,彻底毁灭了她小小的心愿。
怕她外出淘气的大人,索性没收了她的鞋,给她剃了光头,让她在床上学女红。她困在床上,仅有的几本书翻来覆去地看,最后真可以倒背如流厂。除了背书,她鼓捣个旧相机,竟学起照相来,对着人物和景物,她忽然想起了上学时的爱好:画画。于是,她看着窗外雪后的景致,饶有兴趣地摹画起来。家里米了客人,她便在一边偷偷描摹客人的服饰。家里人看到她的画,都觉得画得还挺像。一日,有位客人发现了正在画画的她,仔细审视了一番她的“作品”,郑重地向她父母建议:送这孩子去学画吧,或许将来会有出息。
就这样,十五岁的王叔晖由二姐夫的弟弟、日后颇有名气的画家吴光宇介绍,进了中国画学研究会。入会时她带去的是一张临摹的作品。
中国画学研究会始建于1920年,是在当时的北洋政府总统徐世昌的支持下,用日本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创建的,研究会的会长和副会长分别是金北楼和周肇祥,会址设在中山公园“来今雨轩”东侧。王叔晖入会时,金北楼已逝,周先生升任会长。周肇祥,字养庵,清末举人,晚年担任北京古物研究所(现故宫博物院的一部分)所长,是京津画派的领袖人物。那时每个月有六次例会,届时,学员们带来画稿,请研究会的评议、讲师等先生们指教。周会长仗职务之便,时常从陈列所借出一些古画,让研究会的学员临摹。王叔晖从这时起开始看到一些历代名画珍品,并有幸带回家去认真临摹。
研究会汇集了身居京城的一批画家,众多文人聚于一处,切磋技艺者有之,相轻相蔑者亦有之,这种相轻相蔑对同辈中的佼佼者和后学者及女性尤甚。所幸,一位名叫孙诵昭的女画家对王叔晖格外赏识,才使她免遭更多的白眼。孙先生出身书香门第,自幼读文史,亦通琴棋,曾在京城女子师范大学等数所高等学府任教,并在研究会任评议。解放后她任职于中央文史馆和北京画院,1968年去世,享年九十高龄。孙先生长于花卉和书法,但留下来的作品数量有限,我只见过各一,倒是所书内容给我印象更深:“虚室绝尘想,良晨入奇怀”,非凡人之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