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如老与梅兰芳
分類: 图书,传记,艺术家/建筑设计,
作者: 陈纪滢著
出 版 社:
出版时间: 2008-12-1字数: 135000版次: 1页数: 166印刷时间: 2008/12/01开本: 32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46100999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如老平时谈话,对梅氏的批评,有时虽深浅不同,但大体上总是称赞梅对戏剧领悟力之高,对艺术工作孜孜不息;待人和气厚道,就是对用人也从不疾言厉色,一派温谨的气质,永远可以从他身上觅得。
如老把身段研究好以后,第二天到梅家去教他。梅会得很快,但也有些身段、若干姿势,前后接连不上,不得已,如老也穿上有水袖的褶子,与梅同舞,经过几个小时的练习,居然练得很好。
齐如老告诉我,梅兰芳在北平住无量大人胡同时的情况,与现在上海这所小楼,真是难以比拟。以我亲眼所见,梅那时上海居住的环境,既比不上北平的徐兰沅,更不如尚小云。如老常说,像梅兰芳这种人,除了唱戏是他的拿手外,其余都非所长,包括财物与生活的经管;而且永远养活着一批吃闲饭的人。
——陈纪滢《齐如老与梅兰芳》
内容简介
本书无论追忆齐如山与梅兰芳在传承、改革京剧艺术中凝为晶华的友谊,还是回顾陈先生在漫长岁月里与齐梅两位大师的过从交往,连同涉及的梨园故人、氍毹故事,都不失为根柢资料,而且娓娓道来,让人亲临其境,仰其人而聆其声,很值得阅读并收藏。
作者简介
陈纪滢(1908-1997),本名陈奇滢,笔名有滢、丑大哥、生人、影影、羁瀛等。河北安国人。北京民国大学、哈尔滨政法大学夜间部毕业。1928年同孔罗荪创立蓓蕾文艺社。1935年创办《大光报》。30年代,他借《大公报》陆续结识大批文化名人,形成一个专发抗战题材作品的文化阵地,奠定了他的编辑家身份。40年代,他同沈从文主编《华北日报》的《文学周刊》,同时创作出版小说、报告文学。1949年8月赴台湾,50年代发表大量“乡土文学”作品。1954年在带领台湾文化界“除三害”运动之后,精力主要转入文学意识形态领域,有《文艺新里程》《文艺运动25年》等著作。
目录
齐如老与梅兰芳
一、一出汾河湾建立了毕生关系
二、编戏与排戏
三、梅兰芳这个人
四、齐梅之友
五、缀玉轩访问记
六、国剧学会与国剧陈列所
〔附录〕齐如山谈梅兰芳
编戏
国剧发扬到国外
梅兰芳游美别记
艺术探讨在北平
堂会戏单
梅兰芳艺术一斑
编后记
书摘插图
齐如老与梅兰芳
一、一出汾河湾建立了毕生关系
如果探索齐如老与梅兰芳由合作编剧、演戏,一至相得益彰而奠定师生之谊,构成中国文坛佳话,则不能不把当初两氏环境与北京的伶界情形先说一说。
如老两次赴欧
光绪末年,如老结束了八年(自二十六至三十三年)的商人生活,正想到欧洲去留学,忽然巴黎豆腐公司有一批中国工人,须有人护送前去。豆腐公司虽系李石曾先生所创,但主事的则是如老的长兄竺山先生。当时该公司在国内招募了二十几名工人,便由如老乘火车经西伯利亚护送前往。后值辛亥起义,又因如老的父亲于辛亥年十一月去世,于是赶紧回到北平,民国元年正月初十到达。此次回国,主要为奔丧,并对国家之巨变,有所献替。后来,蔡孑民、吴稚晖、张静江、李石曾与张溥泉诸先生创办留法勤工俭学会,先在北平设一预备学校,请如老主持,竺山先生仍回巴黎主持豆腐公司。民国二年,如老再送学生至法(李书华、汪申、郑毓秀等都在那批学生之内)。当年如老又回到北平,原定民国三年再回欧洲,可是第一次欧战在酝酿中,民四大战爆发,从此就开始研究起戏剧来了。如老生于民前三十五年(一八七七年即光绪三年丁丑),民国四年,三十九岁。
如老与戏剧的关系
如老曾拿六种原因说明看戏的由来:(一)高阳县自明朝起,昆弋腔就很发达。乡间早有戏剧演出,北平的梆子班,也时常下乡唱戏,所以自幼就有听戏的习惯;(二)如老的曾祖竹溪先生(名正训)会唱昆曲,他的祖父叔才先生(钟庆)能唱昆曲百余出,他的父亲禊亭(令辰),甲午进士,也能歌数十曲,与高阳昆弋班都熟识,并且能背诵昆曲多出,对于子弟看戏不加禁止;(三)因乡间的武术会、花拳及兵器使用,促起爱看戏的习惯;(四)到北京人同文馆后,因同学文质川在都察院服务之便,常相偕看戏;(五)庚子后,洋兵进京,偶然因德国兵与戏园中人发生误会,请他排解,使他增多听戏机会;(六)两次到巴黎,因法国人为推广生意,常常向豆腐公司推销或赠送戏券,因而得着很多机会看西洋大歌剧与舞台剧(话剧)。
由于以上六种原因,所以如老说:“请看我自孩童到三十多岁,总有听戏的机会,因此也就当然引逗的对戏剧有了浓厚的兴趣。最初只是爱看戏,并没有研究的性质。那么为什么我才研究戏剧呢?从前自然是很喜欢国剧,但在欧洲各国看的戏也颇多,并且也曾研究过话剧,脑筋有点西洋化,回来再一看国剧,乃大不满意,以为绝不能看,因此跟旧日的朋友们抬杠,总之以为他不合道理。我于民国二年,曾写过一本书,名日《说戏》,立论一、一出汾河湾建立了毕生关系是完全反对国剧的。彼时汪大燮正长教育部,特别索去,存于部中。其实,我在书中所写的改良国剧的话,到如今看来,都是毁坏国剧的。”
民国元年,北京戏界总会精忠庙,改组为正乐育化会,谭鑫培、田际云为正副会长,所有戏界人员都是会员,所有的名伶都有名义。每年召开大会一次,全体会员都到场,研究戏界一切事官.齐如老曾出席过他们的大会,并发表一次长达三小时的演讲,大致都是介绍西洋歌剧的长处,如服装、布景、灯光、化妆术等,同时也有贬抑国剧不进步之意。却不料引起谭鑫培、田际云等的特别恭维。
民国元二年间,北京各界举行菊榜(就是票选名伶),结果状元朱幼芬、榜眼王蕙芳、探花梅兰芳。三个人都是后进,当时菊埴趋势,一如现在之提拔年青人。
“宦统末年与民初,梅兰芳才十六七岁,号召能力,已轰动北京,虽谭鑫培也望尘莫及,杨小楼就更差了。有一次(按:司能是民二冬天),戏界为自己创立的育化小学校筹款,在大栅栏广德楼演义务戏,全体好脚,尽行加入。是夜,大轴子是谭鑫培的戏,倒第二是杨小楼的戏,倒第三是梅兰芳与王蕙芳的《樊江关》。适是日梅兰芳有三处堂会戏,连此共有四处,当然赶不过来。倒第四出戏演完了,他还未赶到,于是杨小楼先扮上,就上去了。戏界人都以为后头有杨小楼与谭鑫培二人之戏,则兰芳不演,也算不了什么,没想到小楼一出台观众不干了。……人声嘈杂,大嚷梅兰芳非来不可,不来就得退票。……我们花钱来看梅兰芳的,没有他的戏就得退票,用不着废话。彼此僵持了半个多钟头,忽然台上有人报告说,梅兰芳到了,于是一场风波,才归平息。那一天兰芳虽有四出戏但都是《樊江关》,在堂会中演完,也没卸妆,围上个斗篷就来了,来到后也不用另化妆就上台了。这件事情,于梅兰芳的面子,算是十足,但于小楼、鑫培太不好看。小楼一出戏,整个在人声嘈杂中唱完了,等于白唱。鑫培以北京第一名脚,抵不过兰芳,而他又是爷爷辈,比兰芳大四十多岁,今竞落了个这样一种情形,其难过也不减于小楼。小楼演完,一句话也没有说就走了。鑫培老早把行头穿好,脸彩揉好,只是没有戴网子,田际云过来乐着告诉我说:谭老板要看兰芳的戏。我问他何以知之?他说,您看他都扮好了,只差戴网子了。他若不是想看戏,他不会这么早就扮上。我也以为然。及至兰芳一上场,观众之欢迎起哄,是不必说,老谭果然在台帘内看了多半出。我当然也要看看。看完之后,谭摇了摇头,对我说,没什么呀!意思没什么好处。我点点头没说什么。这天晚上,唱的也实在没什么好,但从此我便很注意他了。按艺术说,也很平平。但何以人缘这样好,风头这样足呢?以后倒要详细的看一看。这是我看梅兰芳最重要的一种原因。”(见《齐如山全集》第八册〔下〕《齐如山回忆录》第一○○页至一○二页)
梅兰芳与其天才
齐如老看梅兰芳的戏,这还不是第一次。第一次,大约在三个月以前(民二秋季)。他的表兄段叔方约他去看梅兰芳的戏,并且说梅怎么好怎么好。如老本不想去,但因知段平素是不大爱看戏的人,居然“盛赞一脚,颇觉新颖”。于是如老便同他看了一次。那次如老对梅兰芳的印象是:“虽说不像他说的那么好,但天才实在难得,面貌尤美。由此就看了几次其他脚色,乃引起我一种特别的心思来。”(见同书《回忆录》第八四页)。
如老为什么说梅的天才实在难得呢?
戏界老辈常说唱戏的要有六个点儿(六项条件)。合于六个点儿的,便是头等脚色,差一点儿的,就沦为次等脚色。什么是六个点儿呢?第一点儿是嗓音好,第二点儿是会唱。嗓音好不会唱,固然不好听;唱的好而嗓音不好,也不会好听。第三点儿是身材好,第四点儿是身段好。身段即是动作。身材好不会动作,固然不好看;倘身材不好,则动作多么好,也不会好看。第五点儿是面貌好,第六点儿是会表情。只是面貌好不会表情,固然是一副死脸无足观,倘面貌不好,那你越表情,观众越讨厌。以上一三五个点儿是天赋的,人工训练只能帮助一些,但甚微;二四六个点儿是以人工为重。果能得到好师傅,指点得好,传授得好,自己再认真用功,则定有功效,成就必高。
“彼时梅兰芳的艺术虽然不够水准,但天赋太好,前三个点儿都很优越,虽然不能说都够一百分,但同时的旦脚谁也不及他。后三点儿虽差的很多,但是可以加人工,且可以有很快的进步。于是我就想要多看一看他的戏,或者可以帮帮他的忙。”(见《回忆录》二○二页)
前文所谓“特别心思”,就是“可以帮帮他的忙”。
这便是如老想扶植梅兰芳的原始动机。于是他就“看了几次戏,以为确是不错,确是一块好材料”(此语系谭鑫培背地夸奖梅的话)。
但是怎样帮助他呢?要知道,当时社会一般风气,仍未脱离鄙视伶人的观念。旧时代把舞台演员与剃头的,澡堂搓背的,合并而论,视为贱业。因此凡与伶人有往来的,也就招人暗地议论。清代末年,成立升平署专司演剧,并选名伶供奉,虽然已把伶人地位提高,但社会上仍难免轻视心理。于是,如老说:“我就想同他(梅)谈一谈,但也不愿太冒昧。”
其实,以当时如老的年龄(四十岁左右)、地位(同文馆毕业生,两次赴欧,并已有《说戏》的著作),与社会关系(认识谭鑫培与田际云等),他有足够资格把梅请到家里,把他的“心思”说与他听。但他仍嫌“冒昧”,所以才有后来以写信指导,为帮助梅兰芳之始。
汾河湾信件为助梅嚆矢
有一次(民二冬)去看梅兰芳演《汾河湾》,如老看梅的扮相固然很美,身段也很好,只是在薛仁贵在窑外唱一大段时,柳迎春(梅饰)坐在窑内,脸朝里休息。薛仁贵唱了半天,她一概不理会,俟薛唱完,才回过脸来答话。当时(现在仍然)唱青衣的脚儿,通通都是这样;但从前老脚,则不如此。这不但是美中不足,且可以说与剧情不合。于是如老便给梅兰芳写了一封很长的信,讨论这等地方应该怎样表情。原文大意如下:
(前略)昨观《汾河湾》,演的很好,一切身段都算美观,尤以出入窑的身段最美,所以美丽的原因,在水袖运用合宜,与该身段增色很多。此戏有美中不足之处,就是“窑门”一段.您是闭窑后,脸朝里一坐,就不理他了,这当然是先生教的不好,或者看过别人的戏都是如此,所以您也如此,这是极不应该的,不但美中不足,且甚不合道理。有一个人说他是自己分别十八年的丈夫回来,自己虽不信,当然看着也有点儿像,所以才命他述说身世,意思是他说来听着对便承认,倘说的不对是有罪的。在这个时候,两个人说了半天,自己无动于中,且毫无关心注意,有是理乎?别的脚虽然都这样唱法,您则万万不可,因为果如此唱法,就不够戏的原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