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体育的理论与实践

分類: 图书,体育/运动,体育理论与教学,
作者: 周君华编著
出 版 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1-1字数:版次: 1页数: 307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040251760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婴幼儿体育,是指整个学龄前时期(0~6岁)的体育教育和身体活动,包括零岁体育、胎儿体育、新生儿体育、婴儿体育、幼儿体育和学龄前儿童体育。
体育锻炼育儿。就是让孩子在生理机能超出其以往的经验及能力的限度内进行活动。
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体育锻炼育儿”观念。让“体育锻炼育儿”普及到千家万户,让每一个做父母的或正要做父母的懂得“体育锻炼育儿”的方法和好处,让我们的“小皇帝”、“小公主”们个个生龙活虎,人人体健身美。
作者简介
周君华,女,汉旅,山东栖霞市人。1991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获教育学学士学位;1998年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获教育学硕士学位。现供职于山东烟台鲁东大学体育学院体育人文社会学教研室。副教授,主要从事体育人文社会学课程教学与研究工作。主持参与完成国家体育总局、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课题4项,省部级课题3项。校级课题3项,校教改课题3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参与出版学术专著2部。曾多次获山东省、烟台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鲁东大学优秀科研成果奖、鲁东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
目录
上篇
第一章婴幼儿体育概述
第一节婴幼儿体育的地位、作用、目的和任务
第二节婴幼儿体育各年龄阶段的划分
第三节婴幼儿体育的特点、内容分类和锻炼(活动)原则
第二章婴幼儿体育的科学基础
第一节婴幼儿体育要遵循人体发展的规律
第二节婴幼儿体育要遵循人体解剖、生理活动的规律
第三节婴幼儿体育要遵循个体心理发展的规律
第四节婴幼儿体育要遵循早期社会化发展的规律
第五节婴幼儿体育要遵循美育发展的规律
第六节婴幼儿体育要遵循婴幼儿活动技能发育的规律
第三章婴幼儿体育活动的主要手段——游戏
第一节游戏本质探源
第二节游戏的分类
第三节婴幼儿体育游戏
第四节婴幼儿游戏的创编与改编
第五节婴幼儿游戏玩具的作用、分类、选择和制作
第四章婴幼儿体育活动的重要场所——家庭
第一节家庭婴幼儿体育
第二节亲子代体育
第三节祖孙代体育
第四节子代体育
第五章婴幼儿体育活动的能源基础——营养
第一节营养与锻炼
第二节营养与健康
第三节营养与智力
第四节营养与疾病
中篇
第六章发展婴幼儿体育是时代的要求
第一节开展婴幼儿体育教育的现实意义
第二节我国婴幼儿体育开展的现状
第三节开展婴幼儿体育活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第七章倡导体育锻炼育儿的关键是提高家长的体育素养
第一节家长体育素养的内涵
第二节婴幼儿体育施教者现状简析
第八章为孩子健康成长创设良好的环境是全社会的义务
第一节建设良好的生活环境
第二节创设良好的体育活动环境
第三节建设良好的美育环境
下篇
第九章零岁至胎儿期体育
第一节零岁体育
第二节胎儿体育
第三节胎儿的运动教育
第十章新生儿体育
第一节新生儿的解剖生理和随意动作发展的特点
第二节新生儿的体育活动
第十一章婴儿体育
第一节婴儿身心发育的特征
第二节婴儿体育教育
第三节婴儿体育(或体质)的检查与评价标准及方法
第十二章幼儿体育
第一节幼儿身心发育的年龄特征
第二节幼儿体育的内容与方法
第三节幼儿体育教养策略
第十三章学龄前儿童体育
第一节学龄前儿童形态机能的年龄特征
第二节学龄前儿童的心理特征
第三节学龄前儿童的社会特征
第四节学龄前儿童体育的内容和教材
第五节学龄前儿童体育教学特点和指导策略
第六节学龄前儿童体育锻炼效果的检查与评价
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上篇
第一章婴幼儿体育概述
婴幼儿体育,亦称之为“学前体育”,是指整个学龄前时期(0~6岁)的体育教育和身体活动。它是社会体育的组成部分,也是终身体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人生奠基初期的启蒙体育。它包括零岁体育(受孕前)、胎儿体育、新生儿体育、婴儿体育、幼儿体育和学龄前儿童体育。目的是促进婴幼儿身体正常发育、机能协调发展、身心和谐,培养他们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发展基本活动能力。
开展和研究婴幼儿体育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婴幼儿体育是学前教育的重要内容,在现代体育、终身体育和家庭体育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在全社会中广泛地开展婴幼儿体育活动,对婴幼儿的身心发展和未来的成长,对中华民族体质水平和国民素质的提高,对早期发现和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特别是竞技运动人才,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婴幼儿体育要遵循科学规律,选择适合婴幼儿生理条件的各种活动,充分利用空气、阳光、水等各种自然因素。对活动场地、服装、设备、器材和项目等的安排要以安全、卫生为原则,合理掌握活动的生理负荷,一般以中等强度的有氧代谢为主,教法手段要生动活泼、有趣、多样化,活动组织游戏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