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数学教育指导

分類: 图书,少儿,入园准备及幼儿园教材,
作者: 郑佳珍,朱炳昌主编
出 版 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4-12-1字数:版次: 1页数: 97印刷时间:开本: 大16开印次: 2纸张:I S B N : 9787040143027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为《明天幼儿教育指导丛书》之一,根据多位专家的理论及幼儿园实践经验编写,系统介绍了幼儿期数学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由小班到大班,一一向教师及家长介绍了利用日常生活环境进行数学启蒙指导的方法及帮助幼儿理解数学的游戏。另外,还根据小学与幼儿园衔接的需要,增加了二十以内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及百以内数的知识。 本书既可以作为幼儿教师的不可多得的参考用书,又可作为家长家庭教育的指导用书。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幼儿数学教育的意义和任务
一、幼儿数学教育的意义
二、幼儿数学教育的任务
第二章 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点
一、幼儿感知觉的特点
二、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
第三章 对幼儿进行数学教育的基本方法
一、数学教育中如何体现“美育”原则
二、幼儿数学教育的总原则和基本方法
第四章 教学活动设计与指导
一、感知集合、分类
二、认识量
三、数的概念
四、认识几何形体
五、认识空间方位
六、认识时间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章幼儿数学教育的意义和任务
一、幼儿数学教育的意义
数是一种高级的抽象概念,是对现实事物的高度抽象。数概念的形成,表明儿童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阶段。同时,它又对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幼儿是否能够接受数学教育呢?其实,刚出生的婴儿就会接触到色彩缤纷、形状各异的世界,在这个充满问号的物质世界中,形形色色的物体均表现为一定的形状,一定的数量,大小也各不相同,并以一定的空间形式存在着。这时他们就已经潜移默化地接触到了数学世界。如两三个月的婴儿用手触摸玩具,感知玩具是长的、短的、圆的、方的、大的、小的;稍大点的婴儿会被告知“1岁了”,跟大人要吃的,会说: “多多的” “大的”。幼儿在婴儿期,已不可避免地开始与数学打交道,并建立了朦胧的数概念。
幼儿在认识自然界美的现象、事物时,总要同数、形知识的获得和运用结合在一起,达到客观而准确认识事物的目的,从而建立美的意识,并为形成审美能力打下基础。例如3岁幼儿开始产生自我意识,他会发现自己有两只眼睛、两只手、两只脚、两个耳朵,自己的头是圆的,腿是长的,手指是细的,通过欣赏自我而理解自身的美丽。幼儿在接触大自然时,会发现美丽的花有几个花瓣,树叶有心形、掌形、椭圆形等,并发现对称美与不对称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