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路径动词的演变与位移事件的表达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语言文字 ,
作者: 马云霞著
出 版 社: 中央民族大学
出版时间: 2008-12-1字数:版次: 1页数: 264印刷时间:开本: 大32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811085426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以Talmy(2000)的词汇化模式理论为视角,首次全面描写了路径动词的演变、路径卫星成分的演化过程,阐述了汉语史上位移事件中路径表达的变化,揭示了汉语在语言类型上的转换。
全文共分五章:
第一章绪论。对本书研究的理论背景和所涉及相关研究作了概括介绍,并针对汉语中的语言事实对有关概念作了界定和评析;
第二章路径动词的演变。分类描写了三类路径动词中典型成员的历时演变,并阐述了其演变机制。
第三章路径卫星的演化。通过详尽描写“趋向类路径卫星”、“介词类路径卫星”的语法化历程,展示了路径卫星成分的形成过程;
第四章路径表达的变化与影响。讨论了从上古汉语到近代汉语,路径表达方式的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影响。
第五章“结语”,总结全篇。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1理论背景
1.1.1词汇化模式的类别
1.1.2“核心图式”的构成
1.1.3路径的构成
1.2相关研究综述
1.2.1关于Talmy的词汇化模式的研究
1.2.2关于位移动词、介词的研究
1.3本书的研究
1.3.1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1.3.2研究的材料
第二章路径动词的演变
2.1位移义消失的路径动词
2.1.1如类
2.1.2造类
2.1.3小结
2.2位移义分化的路径动词
2.2.1缘类
2.2.2即类
2.2.3小结
2.3位移义扩展的路径动词
2.3.1自移意义的扩展
2.3.2致移意义的变化
2.3.3小结
2.4本章小结
第三章路径卫星的演化
3.1趋向类路径卫星的演化
3.1.1上
3.1.2下
3.1.3 出
3.1.4入
3.1.5起
3.1.6开
3.1.7还
3.1.8 回
3.1.9过
3.1.10到
3.1.11小结
3.2介词类路径卫星
3.2.1 向
3.2.2往
3.2.4着与在
3.2.5小结
3.3指示成分
3.3.1来
3.3.2去
3.3.3上来/去
3.3.4下来/去
3.3.5出来/去
3.3.6入来/去
……
第四章路径表达的变化与影响
第五章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章 绪论
1.1 理论背景
语言形式与意义之间的关系,是语言学中的“终极关怀”。朱德熙先生曾经说:“语言包括形式与意义两个方面。语言研究的最终目的就是弄清楚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之间的对应关系。”(朱德熙1985)所以在研究这种对应关系时,有两个基本的切入点:从形式出发,从意义出发。从形式出发,是在表层语言成分固定的情况下,看它能够表达什么样的语义成分;从意义.出发,是在语义成分固定的情况下,看看它能用哪些表层语言成分来表达。在实际的语言研究中,人们总要从其中一个切入点出发来进行研究。Talmy(2000)的词汇化模式理论,则从上述两个方向出发,在大量语言调查基础上,分别分析了语言中所存在的词汇化类别,提出了词汇化模式理论,并在此基础上从句子结构的角度进一步提出了语言类型的划分。
Talmy有一个工作假设:研究者可以分别将表层形式领域与意义领域内的成分分离出来。他是将一个事件的表达作为单位来离析表层形式与语义成分的。如形式领域内可以分析出这样的表层成分:动词词根(verb)、介词(adposition)、从句(subordinate clause)、卫星成分(satellite)等;而在意义领域可以分析出如下语义成分:运动(motion)、路径(path)、凸体(figure)、背景(ground)、方式(manner)、使因(cause)等。在此基础上检查表层成分与语义成分之间的关系,即哪一种语义成分用哪一种表层成分来表示,这种关系在大部分情况下不是一一对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