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车辆结构与设计

分類: 图书,工业技术,汽车与交通运输,铁路运输,
作者: 赵洪伦主编
出 版 社: 中国铁道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3-1字数:版次: 1页数: 300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113095611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介绍由轨道导引的广义轨道车辆(铁道机车车辆、城市轨道车辆与磁浮车辆以及其他新型轨道交通车辆)结构、作用、原理和设计分析技术。内容包括:轨道交通系统概况,轨道车辆总体,走行部原理及基本结构,走行部重要部件结构与设计,牵引驱动及缓冲连接装置,制动装置,车体设计及其典型结构,车辆结构强度设计与分析,轨道车辆结构被动安全设计等九章。
本书为高等学校相关专业教材,也可供研究生和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第一章轨道交通系统概况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轮轨交通系统
第三节 磁浮交通系统
第四节 轮胎交通系统
第五节 其他轨道交通系统
复习思考题
第二章轨道车辆总体
第一节 车辆的特点、分类及组成
第二节 车辆主要技术参数
第三节 车辆限界
第四节 车辆总体设计
第五节 典型轨道车辆总体布置
复习思考题
第三章走行部原理及基本结构
第一节 走行部的功能与结构原理
第二节 走行部的分类
第三节 轮轨系统典型走行部的结构
第四节 磁浮车辆走行部的结构
第五节 新型结构形式的走行部
复习思考题
第四章走行部主要部件结构与设计
第一节 轮 对
第二节 轴箱及轴箱定位装置
第三节 弹簧悬挂元件
第四节 减振元件
第五节 构架结构与设计
第六节 转向架与车体连接装置
复习思考题
第五章 牵引驱动及缓冲连接装置
第一节 牵引驱动装置类型
第二节 驱动轴系联轴器
第三节 缓冲连接装置的用途及分类
第四节 密接式缓冲连接装置
第五节 缓冲器的种类、性能及结构
复习思考题
第六章制动装置
第一节 制动控制系统
第二节 基础制动装置
第三节 电磁制动与非黏着制动
复习思考题
第七章车体设计及其典型结构
第一节 车体的功能、结构承载形式及主要类型
第二节 车体的轻量化设计
第三节 高速列车车体设计
第四节 典型车体结构
复习思考题
第八章车辆结构强度设计与分析
第一节 车辆强度设计内涵及其技术进展
第二节 轨道车辆工作载荷
第三节 结构有限元静强度分析
第四节 车辆结构模态分析
第五节 车辆结构的疲劳强度分析及寿命估算
复习思考题
第九章轨道车辆被动安全设计
第一节 车辆被动安全技术概述及耐撞击安全性能评价
第二节 车辆被动安全系统组成及设计
第三节 撞击吸能元件及装置
第四节 乘员二次碰撞安全防护
第五节 车辆碰撞仿真和试验技术
复习思考题
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第二章轨道车辆总体
第一节 车辆的特点、分类及组成
一、轨道车辆的基本特点
轨道车辆是一种广义的轨道列车组成单元。轨道车辆与其他车辆的最大不同点在于这种
车辆的走行装置必须在专门为它铺设的轨道上运行。这种特殊的关系成了轨道车辆结构上最
大的特征,并由此产生出许多其他的特点。
1.自行导向
除轨道交通车辆之外的各种运输工具几乎全有操纵运行方向的机构,唯轨道车辆通过其
特殊的导引结构,车辆即能沿轨道运行而无需专人掌握运行的方向。
2.低运行阻力
除坡道、弯道及空气对车辆的阻力之外,运行阻力主要来自走行机构中的轴与轴承的摩擦阻力,对于磁浮系统和直线电机系统,牵引力和制动力来自磁场间的相互作用,因而运行阻力很小,至于轮轨系统中车轮与轨面的摩擦力,由于车辆的车轮及钢轨接触处的变形较小,而且铁道线路的结构状态也尽量使其运行阻力减小,故铁道车辆运行中的摩擦阻力也是较小的。
3.编组、连挂组成列车成列运行
为了适应成列运行的特点,车与车之间需设连接、缓冲装置,且由于列车的惯性很大,每辆车均需设制动装置。
4.严格的车辆限界制约
轨道车辆只能在规定的线路上行驶,无法像其他车辆那样可以主动避让靠近它的物体,为此需要制定限界,严格限制车辆的外形尺寸以确保运行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