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应试技法攻略

分類: 图书,中小学教辅,中考,语文,
作者: 麦坚主编
出 版 社: 作家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1字数:版次: 1页数: 353印刷时间:开本: 32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06345439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作文的根本在于心灵的丰富。
从作文教学实际出发,以体现新课标精神为基本理念,注重作文的思维性,注重作文的方法性,注重作文的人文性,从根本上还原作文所承载的时代色彩和文化内涵。立足于作文本身,通过对作文过程的展现与解读,进行系统而规律的有效指导,在提升作文思维的同时,获得科学的、可操作的技巧与策略,不断强化作文的能力,帮助考生建立一套循序渐进的训练体系。
正是基于如此的理想情怀,我们怀着一种虔诚与热爱,开始了一次拓荒式的行进。由原《新作文》首席编辑麦坚领衔,力邀全国百余位一线名师和作文专家,精心打造了凝聚作文教学的精华体验与研究成果的“作文大讲堂”。“应试技法攻略”通过对文本深入而细致的分析,总结出作文的原理所在;“发展等级达标”对评分标准予以全面解读,以期有序而高效地掌握所要达到的要求;“满分作文导写”立足必备主题的发散训练,指导如何写出高分甚至满分作文;“创新构思演练”注重对作文思维的培养,力求建立从形式到内容的写作状态。正如“作文大讲堂”所追求的高端品质与专业姿态,并非简单的编撰,而是一种跨越,一种对梦想的见证。
作者简介
麦坚,中小学作文研究专家,原《新作文》首席编辑,“第三代作文”发起人之一。主持“青年作家访谈录”,陆续采访过蒋峰、步非烟、水格、笛安、七堇年等作家。有作品发表在《中华读书报》《中国图书商报》《文汇读书周报》《新京报》《星星》《青年文学》等。策划、主编图书“感动作文”系列、“满分作文新智囊”系列、“第三代作文”系列、“考试阅读虫”系列、“解密满分作文”系列等40余部。
目录
前言
第一部传统篇
第1招 推敲词语法
第2招 选用句式法
第3招 比喻增色法
第4招 排比铺陈法
第5招 旁征博引法
第6招 夹叙夹议法
第7招 人物对话法
第8招 一波三折法
第9招 时空交叉法
第10招 承转起合法
第11招 巧妙对比法
第12招 由事及理法
第二部发展篇
第13招 烘托渲染法
第14招 内心独自法
第15招 哲理渗透法
第16招 意境营造法
第17招 欲扬先抑法
第18招 换位自述法
第19招 托物言志法
第20招 浓墨重彩法
第21招 开门见山法
第22招 卒章显志法
第23招 小题大做法
第24招 文白交杂法
第三部创新篇
第25招 反弹琵琶法
第26招 幽默诙谐法
第27招 节目导演法
第28招 童话寓言法
第29招 书信传情法
第30招 会议记录法
第31招 论坛跟帖法
第32招 日记连缀法
第33招 情景再现法
第34招 故事新编法
第35招 一线串珠法
第36招 随心所欲法
媒体评论
作为必须要面对考试的学生,阅读其中或是优秀的作文或是易懂的指导,都让我们体会到作文的诗意与深刻,让我们不再因枯燥的考试而磨灭对于文字的灵感,让我们真正体验到作文的精髓——而这些常常能让我们更积极而轻松地面对考试。 ——张牧笛(曾获得“全国十佳文学少年”称号,天津作协会员)这套书充溢着语言之美、思想之美与写作之美,相信每一个正在面临或即将面临中考、高考的学生都会喜欢的。同时,对我们语文老师来说,也能得到许多关于作文教学的启示。——王岱(山东省实验中学语文教研组组长,《作文通讯》等多家刊物编委,指导学生多次获得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这里有许多好作文,在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也能从中学习成功的经验,以便在今后的考试中胸有成竹,稳操胜券。 ——黄孟轲(浙江省特级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如果说读作文只是一个借鉴的话,那么我要说,这套书的借鉴意义就在于,它让我们重新回到阅读状态,一种接近原始而朴素的阅读状态。 ——钟能文(《作文与考试》“钟Sir评作文”专栏作者)这是一套能让每个学生都心潮澎湃的作文书,且不说它收集了那么多优秀的作文,单是牢记这些章节标题就是掌握了应试的“秘笈”。 ——麦坚(“作文大讲堂”主编,原《新作文》首席编辑)
书摘插图
第一部传统篇
第1招推敲词语法
[技法解说]一个运用恰当的词语,就像王羲之写“鹅”字的那一点,只要一点上去就会腾空而起;一个运用恰当的词语,就像夏天的那一泓清泉,只要稍稍地吸上一口,你就会感觉到全身无比舒服;一个运用恰当的词语,就像三月里的春雷,只要轻轻一响,万物就会从冬眠中苏醒过来;一个运用恰当的词语,就像母亲的那一声声叮咛,让我们永远不能忘记……
词语推敲是杜甫在《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中的“语不惊人死不休”,是贾岛在《题诗后》中的“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是陆游在《幽居夏日》中的“形骸已与流年老,诗句犹争造物工”。这就是语言的力量,能使文章有更加璀璨的光彩。
对词语的运用进行推敲,会使文章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于是,就有了贾岛“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在“推敲”中让人感受到在万物入睡、周围沉静得没有一点声息的时候,敲门声的急促,动中突出夜晚的深邃与宁静;有了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在“推敲”中感受到春天里“绿”的层次美,以及春天景物的变化;有了任翻“前峰月映半江水,僧在翠微开竹房”,在“推敲”中感受到了“前峰月映”一定会出现“峰掩月”的情况,月光不会照遍一江流水的哲理情思……
进行词语推敲,就有了《春》中“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的叠词;就有了《济南的冬天》中“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的动词;就有了《望天门山》中“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的表颜色的形容词……作文是语言的艺术,只有不断地推敲语言,才能渐趋完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