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学术棱镜译丛——作为实践的文化
分類: 图书,文化,文化理论,
作者: (英)齐格蒙特鲍曼著,郑莉译
出 版 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4-1字数:版次: 1页数: 292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301147979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是当代社会学大师鲍曼的代表作之一,文化研究和社会理论领域的经典之作。
书中关注文化这个为难了无数社会学家的主题。鲍曼将文化的意义分为三类:作为概念的文化、作为结构的文化以及作为实践的文化。鲍曼研究进路的中心是认为,文化是内在矛盾的。因此,文化既是失序的动力,也是秩序的工具;既是老化的因素,也是不朽的条件;它是创造性的温床,同时也是规范法则的框架。
作者简介
齐格蒙特鲍曼(Zygmunt Bauman,1925-),波兰裔英国社会学家与思想家。现为利兹大学和华沙大学社会学荣休教授,当代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研究最著名的理论家之一。译者简介: 郑莉,1973生于哈尔滨。北京大学博士,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后,现任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
目录
《当代学术棱镜译丛》总序
导言
作为现代社会自我意识的文化
系统还是基质(matrix)
文化与认同
文化的相对性与人性的普遍性
第一章 作为概念的文化
作为等级概念的文化
作为区别性概念的文化
文化的一般性概念
第二章 作为结构的文化
结构的概念
结构的本体论与认识论地位
结构主义的规划纲要
第三章 作为实践的文化
文化的与自然的
文化与社会学
书摘插图
第一章 作为概念的文化
文化这个概念所具有的根深蒂固的模糊性已是人所共知。而不太为人所知的是如下观念,即文化的模糊性与其说源于人们对文化的定义方式,不如说源于历史上以文化术语聚合起来的众多思想线索的不相容性。睿智的学者们一直明白,术语的相似不足以作为判断概念间相同或相异的依据。何况,方法论的自觉性是一回事,而语言的魔力则是另一回事。对于很多人来说,往往无法摆脱的一种倾向就是把相似的术语牵强地解释为同一个概念,这种倾向相当草率,但相当普遍。这种做法对于科学的人工语言或许有效,但如果我们所探求的术语比如文化术语本身已经具有相当长的前科学和世界历史的特征,那么这种方式就很难奏效了。此类术语几乎总是被不同的学术团体用来解答基于不同研究旨趣的形态各异的问题。一般说来,术语的固有特性不会太多地限制它最终的概念用法。然而即便如此,也不存在每当意识到需要一个特定的概念时就拿一个意义模糊的术语来搪塞这样的“自然的”必需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