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干预策略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心理学,
作者: (美)詹姆斯,(美)吉利兰著,高申春等译
出 版 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1字数:版次: 1页数: 876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I S B N : 9787040252293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本书的主要写作目的概括地说是要在应用层面介绍治疗意义上的心理咨询,具体地说是要讨论危机干预,追求的写作方式是能够有效地描述据以缓解危机的各种切实可行的实际策略。据编者的经验来看,绝大多数当事人之所以要求助于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是因为在他们的生活中出现了某种危机。在本书写作过程中,编者自始至终努力使读者对危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好像危机正在发生着一样,从而有助于读者体验危机干预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的感受。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是危机干预领域的开拓者和权威代言人,本书在美国也几乎被视为该领域的“圣经”。第一部分(第一至三章)引入基本概念,讨论危机干预的一般模型。第二部分(第四至九章)讨论各种特殊形式的危机类型,每一章讨论一种危机,并对这种危机的背景和动力学特征进行详细说明。第三部分(第十至十三章)讨论各种社会机构包括危机干预机构内部的危机问题及其解决方案。第四部分(第十四至十五章)探讨危机干预领域的最新动向和未来发展趋势。全书强调危机干预的实际操作而不是纸上谈兵,可以说是危机干预的实用知识百科全书。本书可供专业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人员使用,尤其适合有志于从事危机干预工作的心理健康工作者、社会工作者、高校心理健康教师及其他相关人群阅读。
目录
第一部分危机干预的理论与应用
第一章什么是危机干预
危机的定义
危机的特征
危险与机会共存
症状趋于复杂化
成长与变化的机缘
不存在万验灵药或速效解决法
选择的必要性
普遍性与特殊性
应用性危机领域
发展性危机
情境性危机
生存性危机
环境性危机
危机转移状态
危机及危机干预的理论
基本的危机干预
扩展的危机理论
危机干预模型
平衡模型
认知模型
心理-社会交互模型
折中的危机干预理论
富有成效的危机干预工作者的特征
生活经验
沉着、镇定
创造性和灵活性
多元文化的适应能力
精力及精力的恢复
快速的心理反应
成长潜能
其他特征
从事危机干预工作的回报
决定是否从事危机干预工作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基本的危机干预技术
第三章危机案例处理
第二部分具体危机的处理:走向实战
第四章创伤后压力障碍
第五章致命性危机
第六章性暴力
第七章婚姻暴力
第八章化学物质依赖:成瘾危机
第九章丧失亲人:居丧与悲伤
第三部分人类服务场所中的危机
第十章公共机构中的暴力行为
第十一章校园里的各种危机
第十二章危机/人质谈判
第十三章陷入危机的人类服务工作者:职业倦怠、替代性创伤、情感疲劳
第四部分新的发展动向
第十四章危机干预的生态系统论和多元文化论
第十五章走出诊所,服务社会
译者附记
书摘插图
第一章什么是危机干预
危机的定义
关于危机的定义有多种说法,这里列出六种供你思考。我们相信,这六种说法结合在一起可以很好地界定危机是什么,并为理解本章讨论的各种理论概念提供了基础。同时,关于危机定义的这六种说法也将贯穿全书而构成理解全书的基础。
1.当一个人在追求重要生活目标的过程中遭遇到某一障碍时,我们便说他处于危机之中——这里所谓障碍,是指用常规方法一时无法解决的问题。每当此时,当事人一定会经历一段时间的精神迷茫和情绪紊乱;期间还会针对障碍作出很多无效的努力(Caplan,1961,P.18)。
2.危机产生于通向生活目标的障碍,而这些障碍一定是当事人确信用通常的选择方案及行为方法无法克服的(Caplan,1964,P.40)。
3.危机之所以是危机,就是因为当事人无从应对所面临的生活境遇(Carkhuff&Berenson,1977,P.165)。
4.危机是当事人所面对的一个困境,这个困境不仅让当事人无能为力,而且还使当事人完全失去对自己生活的主动控制力(Belkin,1984,P.424)。
5.危机是一种生活解体状态,在这种状态中,当事人经历着重要生活目标的挫折,或是他的日常生活全面崩溃,应对压力源的各种方法完全失效。通常,危机一词指的是对这种状态的恐惧、震惊及悲苦的感受,而不是这种状态本身(Brammer,1985,P.94)
6.危机一般要经历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a)当事人生活中出现某一重大变故,并作出判断,自己通常的应对机制能否顺利解决这一变故;(b)随着事态的发展,紧张和混乱的程度不断增加,远远超出当事人的应对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