遁迹水云间
分類: 图书,文学,中国现当代随笔,
作者: 周闻道著
出 版 社: 百花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4-1字数:版次: 1页数: 248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30648988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抛却一切世俗的存在,遁迹水云间,回归原初的本我。这里的无,就是最大的有。
内容简介
本书20万字,16开条形本,收入在场主义散文创始人、代表作家周闻道先生近年来创作的散文68篇。周闻道的散文,坚守散文性的基本立场,致力于追求散文写作的精神性、介入性、当下性、发现性和自由性,力求在身体在场、灵魂在场和语言在场的水乳交融中,传达出世界的本真呈现。在创作方法上,周闻道追求散文在场、思想、诗意、发现的统一,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特征。
作者简介
周闻道,本名周仲明,男,1956年出生于四川青神县,现供职于四川省眉山市发改委。文学硕士、作家、经济专家。“在场主义”散文命名者、发起人、旗手和主要作家。兼职天涯社区一散文天下首席版主。散文、杂文、小说、报告文学和文学评论等均有涉及。主张散文应当是“在场,去蔽,敞亮,本真”的,具有思想、诗意、发现性,追求汉语写作的本真回归。先后在《人民日报海外版》、《文艺报》、《十月》、《散文》、《中华散文》等报刊发表作品七百余篇,三百余万字;已出版《悲剧,本可以避免》、《主权回归前的香港》、《夏天的感觉》、《点击心灵》、《对岸》、《家的前世今生》等文学专著九部,一百六十余万字;经济学专著三部,一百余万字。
目录
第一辑斯水若愚
……后
一水间生命如花
稻田,生命的涅槃或者分娩
碎影
田野里的火焰
清晨的村庄是一个仙境
轻轻……
斯水若愚
那些风干了的树叶想要发芽
第二辑天路与对岸
底层
对一座城市的进入
在一条并不通幽的曲径行走
仿佛
天路
对岸
身边
前面
对一个黑夜的穿越
云是天堂跌落的忧郁
对视
今夜月归何处
一个城市的空间简史
太阳是否照常升起
第三辑借我一个夜晚
带一本书去江边
桃源,借我一个夜晚
贵阳,贵阳
黑竹沟的涛声是我走不出的梦幻
一半火焰,一半草原
第七牧场
遁迹水云间
黄龙溪是一段呓语
在一间带风景的房间想入非非
穿越,挪威森林
要醉就醉倒在府河边
第四辑天籁的回声
阳光在前面
天籁的回声
林子里飘来一缕天庭之云
这阳光砸碎了城市的忧郁
川南的菜花有多美
阳光是生命前世的眼神
阳光从原野穿过
痕迹
大雁来兮……
风起的时候
吹皱的阳光把我包裹
第五辑来路如烟
暗影
透过父亲的泪光回望如烟来路
在春风里等我
有一种滋养从口入
别向我提起窗外的秋
天涯,天涯,好一朵真情的花
亲爱的,我来晚了……
搂抱是生命最美丽的时尚
我想,或许是在等我
心存感恩陶醉于一种莫名的幸福里
面对灾难,生命该怎样命名
书摘插图
第一辑斯水若愚
……后
并不是一切“后”都表示方位和时序,有时,它还是一种心灵物语……
雨后
悠走于小区曲径间时,刚好是雨后。靛蓝色的天幕,显得格外高远,一些不成规则的白云,同样无规则地缀在天幕下,像是天幕上的吊灯。雨后便是天晴,这是不是天气的正常行程?我在想,我在问。国庆长假第一次天晴,第一次这样出来溜达,一切都被一种生动的新鲜牵动。
有点怀想那绵延了几天的秋雨。此刻,它已收拾起了那淅淅沥沥的忧郁,就这样悄然退去。柔和的阳光,欲要轻轻拂去这忧郁带给人们的晦气。这个上午,我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门的,手里牵着岳母刚刚带回来的晓晓,带着一身的清爽新鲜,悠闲地走在嫩黄嫩黄的秋阳下,穿行于小区的林木青草间,一切都是随心所欲。然而,当我来到一方草坪旁,闭目入定,将张开的双臂轻轻举起,又缓缓放下,对着苍穹做个深呼吸,气人丹田,然后,调动所有的感官,细细地感受四野的一切,我又有了一种淡淡的迷惑。我发现,我们平时对自然的了解中,包含了多少误解;我们常常把一些肤浅的表面,当成事物的本质。比如雨后,。这蓝天,白云,阳光,树木,草地,还有这个刚被秋雨洗涤后的城市。
这样的感觉,是一种境由心生,还是与节日的悠闲有关呢?晓晓摇头摆尾,时而前,时而后,表现得异常兴奋。我被眼前的景象推向熟悉的陌生,总禁不住要这样问问自己。当我再一次抬头仰望或俯身观察,确认了雨后的许多细节,才感到我事先的种种设问,也都不着边际;那些固化了的优雅记忆或神圣经验,其实现实中并没有那么简单。我对雨后许多景象的重新认识,确定于再一次踏入草坪。就在我们悠然地行走中,晓晓咋呼一声,突然挣脱了我牵着的绳子,跃人草坪,东嗅嗅,西闻闻,显得异常兴奋。我赶紧追了去,一把抓住了那根细细的绳。这种敏捷,几乎是过去晓晓跑失留下的条件反射。就在我踏进草坪,埋头抓绳的一瞬,我的心触摸到一种轻轻的搁绊。几乎是不假思索,我就知道,这搁绊与刚刚过去的几天阴雨有关。
这样的判断也不是没有依据。那雨虽已然离去,雨后的草坪里,却留下了它许多徘徊的脚迹。许是附离去的那场雨,身子太细腻,太轻盈,它的践踏,已异化了通常的摧残,演变成了一种温婉的抚摸与热吻。脚下,那秋雨吻过的草坪,地面是潮潮的,润润的,柔柔的,软软的,泥土也张扬着肥沃,颜色也由浅黄变得深黑。仿佛这一吻,便唤醒了这土地经久的板结,焕发出一种难得的精神。就在我俯下身子,贴近地面的瞬间,我分明感到,那甜蜜而湿润的潮气,正滋滋地不断从酥软的地面冒出,顺着青青的草茎往上传,传到我的指尖,然后,与我的血脉对接。这是生命的气息,它无影无踪,却具有摧枯拉朽的冲击力。连天阴雨带来的沉闷,就是在这样的对接中一下被击醒,一种少有的神清气爽,一下涌遍我的全身。我知道,这是真正的生命活力啊,它怎么悄悄隐藏在这里!我曾多少次孜孜以求,此刻,却在不经意间从雨后的大地获得。
我又注意到这雨后的草。引起我注意的,不仅是刚才那草对生命气息的传递,也包括草本身。这草不同于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边的顿尼克草,没有淡薄的香味压下来,没有坚硬的秆茎昂首张望。也不像艾•莫兰黛笔下的草坪。这里的草没有闪闪发光,没有天竺葵与百里香相伴。它与我在内蒙古草原看见的草也不一样,最大的区别,在于它的纯粹、稠密与有序,并因此而多了许多人工的痕迹。只见草挽着草,横竖交错的草叶,织成了一张绿色的网,在大地上密密匝匝地网了一层,宛如大地的迷彩或秋衣。要不是紧紧贴近,是看不见草下的泥土的。土地哺育了草,而草则专心地依偎、庇护着土地,它们多像一对相依为命的母子。见到这情景,你就不得不感动于这泥土与草的亲密;就会相信,这土地与草都重情重义,知恩图报,是通灵性的。不管人工还是天然,雨后的草,都展示着同样的生命意义。
再跨前一步,当你进一步观察这草的微妙变化,你就会感触到生命之爱与灵性的魔力。我不知道这草的名字,据说是一种引进品种。不管它有何不凡的身世,有何超然的高贵,此刻,我仍然只能以一种草的眼光去观照。草叶都是一些新发出的苗,有点像冬至前后的麦苗,嫩绿,柔软,有一种成长的勃勃生机。我突然有了一种诧异,对这草的逆向而行。节令正由秋到冬,一岁一枯荣,乃草的生命规律。记得,在每年的冬天,风霜都会染黄这草的长发,带给草坪一些金色的枯萎。就在前不久,这场秋雨之前,我已分明发现这草坪的色彩变化,泛着浅浅的黄。怎么一场雨,一场裹着寒气的萧萧瑟瑟的秋雨,就让节令倒错,令这草坪也返老还童呢?难道节令本来就敌不过雨的魔力,生命的坚韧可以颠覆时序;难道是好雨不择时,节令归好雨,古诗词里的“好雨知时节”的说法,也要重新改写。
于是,我有点怀疑,怀疑那些我们一直奉若神明,常常以仰视眼光观望的东西。比如习惯,经验,季节,还有那些庸常的节令定理。它们也许从小就深藏于我们不可亵渎的祖宗之法里,或经院哲学中,被一种传统的面纱包裹。它们是否也像这雨后的风景,在貌似神圣与神秘中,掩饰了许多质朴而浅显的道理;而这种掩饰,又一直被我们在高蹈的眼光下严重忽视。结果是,我们在一种错觉中寻找着感觉,既看错了对象,又忽略了自己。
秋意正浓,正走近严酷的冬季。别愁,也不要担心,不要忧虑,给你一场心灵的雨,颠覆这行走的季节!
风后
此时,并没有风。满山葱郁的秋林,都静默地伫立着,各是各的姿势,仿佛在守望什么。就连地上的碎影,那些阳光与秋林枝叶携手的杰作,也是静静的,只有斑驳,没有动弹,怕任何些微的动,都会惊扰了这纯净的秋静。惊扰秋静的是我们。我们这群寻幽觅静的不速之客,伍立杨,半夏,高虹,还有两位与我同姓的书画家。此刻,2006年的10月2日,我们正散漫悠然地行走在青神中岩寺的幽深古道上。
风是我在行走中捕捉到的影子。鸟儿飞过,把影子留在空中。突然想起这样的诗句。诗句中充满浪漫的遐想,其实只是一种意象的捕捉,鸟儿飞过时的景象。真正的影子,是留不住的,至少不能留在天空,只能留在人的心里。不只飞鸟,许多事物都是这样。比如阳光,风雨,爱情,快乐,忧伤,幸福,不幸,等等,都会时过境迁。而风,一场不知什么时候突然光临的风,。却长久地把影子留在了这里,这中岩寺的石板路旁。那影子是通过几笼竹显现出来的,那么清晰,明显,用不着诠释。
竹是慈竹,川西南原野到处可见,苏东坡吟咏.“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那种慈竹。那天,在主人的引领下,我们几个优哉游哉地一路闲走,约定的目标,是在中岩寺中寺的玉泉山庄品茗咏诗,观赏伍兄立杨及两位书画家的现场表演。我们从下寺的江月亭出发,在当年苏东坡与王弗唤鱼联姻的一池清水边,击了一会儿掌,唤出一群鱼;伍兄与女友温情地手挽手,肩靠肩,许了一些愿,以相机留下美好的一瞬。然后,我们沿着当年苏东坡,黄庭坚,范成大们走过的路,踏着岁月与先人们的足迹留下的一路印痕,以脚步度量着沧桑,往目的地悠走。大约在下寺与中寺的中间,在那两尊因经年的争斗,已落得遍体鳞伤的上山虎与下山虎对峙之处,我们发现了那几笼竹。
竹在古道的右侧,植根于一壁严重倾斜的山岩。可以自然地想象,这竹与满山密匝的树相携相挽,形成了一把硕大的伞,原本是在呵护这古道的。它以翠竹扶疏的姿态,为古道遮风挡雨,赋予着古道千百年来的幽静与安详。然而,此时这伞却破裂了一个狰狞的洞穴。它缺缺拉拉,无规无则,龇牙咧嘴,虎视眈眈,守候在争斗不休的二虎之间。遮蔽的天豁然开朗,一袭柔软的秋阳,从洞穴口漏下,跌落在倾斜的山岩,低矮的灌木丛中,洒下一摊亮亮的碎片。仔细一看,却是几笼夭折了的竹林,猥琐地龟缩于洞穴的底部,以它们倒伏的身躯,腾空了一片蓝天。我顿然明白,眼前的一切,都是风的杰作,一场张狂暴戾的风,曾肆虐这里;此刻,我们正行走在中岩寺风后的某一天。我在想,那定是一场少有的灾难了。我看见,往日风姿绰约的竹,一色的被拦腰折断,并不是被连根拔起;挺立的竹桩,与灌木般高低。这使人怀疑,那场过去不久的劫难,是否有武大郎式的背景。那断痕惨烈,深刻,随意,透射出一丝残忍,令人不敢去多想那疼痛的一刻;只是,已有些陈旧,像人身上正在结痂的疤痕。倒伏的竹身,并没有枯死,而是坚韧地生长着。在许多枝节处,还长出了一些新的枝叶,无论它的根部在下面,还是上方,它们都勃勃向上,充满生机,指向同一方向。
最令人震撼的,是那些挺拔的竹笋。它们从夭折了的竹林的原地长出,已手腕般粗细,正在洞穴的中央昂然生长。在它们的身上,看不见那场灾难的影子,看不出伤痕,很难与什么风联系在一起。我不知道,它们的出生与生长,是否与那场过去的风暴有关。我只知道,川西南的慈竹笋,生长于炎炎盛夏,跨过寒冬便成林。以此计算,这些竹笋当有三四个月年龄了。就这样,那风给我留下了许多谜,怎一个猜字了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