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动机与宏观行为(当代世界学术名著,经济学系列)
分類: 图书,经济,经济学理论与读物,宏观经济学,
品牌: 托马斯·C·谢林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页码:230 页
·出版日期:2005年
·ISBN:7300065473
·条形码:9787300065472
·包装版本:2005-11-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丛书名:当代世界学术名著,经济学系列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微观动机与宏观行为》的主题是关于个体动机、行为(或微观动机)与其所带来的总体结果(或宏观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它不仅探讨个体行为所导致的令人惊奇的宏观结果,也讨论宏观结果中所蕴涵的个体动机或行为,以及是否可能从观察到的宏观行为中推论出微观动机。
作者简介托马斯·C·谢林是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的卢修斯·N·李特尔(Lucius N. Littauer)政治经济学教授。获加州伯克利大学学士学位,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其著作有《国际经济学》,《冲突的策略》,以及《武器及其影响》。1977年他获得了政治经济学弗兰克·E·塞德曼(Frank E. Seidman)杰出贡献奖,获2005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
媒体推荐书评
每个忙碌的清晨,高速公路都带着人们奔向城市的各个角落。突然之间,红灯亮了,汽车开始减速,车流慢了下来。出城的道路上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为什么城市之间的交通就因此发生了阻塞?司机们纷纷减速,只为了看一眼道路另一边的车祸现场。结果,为了能看上10秒钟,多数人在路上多花了10分钟。每个司机为了看一眼都花了10分钟。然而,其中只有10秒钟是为了自己能看一眼,另外的9分50秒都付给了前面司机的好奇心。这实在不是一桩好买卖。
本书研究了以上现象。无论这类现象很严重还是很古怪,所有这些现象都包括了一种行为系统,处在这个系统中的人在不断对自己周围的环境做出反应,试图适应,然而他们并没有意识到,或者不关心他们的行为与其他人的行为一道产生了他们并未预期的后果。本书举例深入浅出、生动、富于想像,并充满了哲理。
编辑推荐《微观动机与宏观行为》作者谢林教授通过人们耳熟能详的、简单易懂的例子说明了当总体行为不仅仅是个体行为的简单累加时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社会成员为何对他们的单独行动所产生的集体后果视而不见,以及为何从群体现象中推导个人意愿的尝试是一种投机取巧的行为。在《微观动机与宏观行为》中他还建立了一些既不太艰深又并非显而易见的模型,以及一些基本的分析系统,并将这些模型和分析系统应用于解决类似于由种族、性别、年龄和收入所引起的社会分隔问题上。
目录
第1章 微观动机和宏观行为
目的性行为
市场行为
均衡分析
交换和其他交易行为
人为市场和局部市场
互动行为
第2章 抢凳子游戏中必要的数学分析
概念的定义
两类群体的匹配
两类群体的分布率
成长的动态学
加速原理
在分配中的地位
排队等候和循环运输系统
漏损与衰退系统
模式和结构
第3章 自动调温器、次品以及其他类拟模型集合
社会科学中的模型
临界密度、倾余以及次品
临界质量图解
公地
自我实现及其他预期
自我约束的传统习俗
社会契约
第4章 分类与融合:种族与性别
个体激励和集体性的结果
一些数量限制
分离的机制
分类和争先恐后
一个自我形成的邻里模工
连锁反应
这是“分隔”状态吗?
有界邻里模式
关于“容忍度”分布的描述
“容忍度”数据的图形转换
位移的动力
另外一些容忍度的安排
另外一组数据
种族融人事论者的偏好
政策和工具
第5章 分类与融合:年龄与收入
……
第6章 选择孩子的基因
第7章 曲棍球头盔、夏令时以及其他二元选择
……[看更多目录]
序言作为译者和审校者,我有幸仔细阅读了托马斯·C·谢林教授的《微观动机与宏观行为》。书的主题是关于个体动机、行为(或微观动机)与所带来的总体结果(或宏观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作者在书中不仅探讨了个体行为所导致的令人惊奇的宏观结果,也讨论了宏观结果中所蕴涵的个体动机或行为,以及是否可以从所观察到的宏观行为中推导出微观动机。由于有在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系的经济学教育背景,以及在美国社会的十几年生活经历,再加上在美多年的工作径历,因此,我对美国人的行为和思想较为了解,所以,对书中的内容深有体会。. 在人类的行为中,我们常常观察到一些特异的集体性行为,如一个民族聚集为一个国家,或..
文摘自我约束的传统习俗如果每个人都认为其他人都会走右边,那么大家都会走右边。如果在听音乐会时每个人都认为别人不会在演奏间歇鼓掌,那么基本上就没有人会在这时鼓掌。多数单行道标志不需要警察来执法,在这里指挥人们行为的——或者说提醒人们行为的——就是自我约束力量。许多法规具有这样的特征,无论这样的法规是好是坏,有总比完全没有法规强;通过人们的预期实现的习惯是非常有用的。(想一想如果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字母顺序的时代,该是多么糟糕的事情!)但是自我约束力量有时候也会误导人们的行为。一个糟糕的单行道系统与一个良好的单行道系统所产生的自我约束力可能是一样的。男人和女人、自人和黑人、学生和老师、雇主和雇员之间存在的细微差别也是很强的自我约束力,尽管有时候他们的一方或双方不喜欢这种传统,但是只要
明显的例外并不存在,这种情况就会一直延续下去。发明交通信号的人一定有化繁为简的天赋。他认识到在两条街道的交叉处,因为人们互相影响而会出现混乱和时间损耗;也许出于个人的经验,他发现行人的自律和相互礼让无法解决这一通行问题。在这里,即使那些很礼貌的人也会因为相互等待而耽误时间。而一旦人们对自己过马路的时间判断错误,就会引起碰撞事故。他以高度的概括性将所有行人分成两组,一组行人是东西向的,一组行人是南北向的。他把交通问题转换成了一种交互模式。人们过马路时不需要买票,不需要时间表或者事先约定。所有必要的指令都简化成了两种信号:绿灯和红灯;在这个十字路口平面的所有行人都能看见信号;一个简单的信号转化机制就能控制两组交通灯。不需要事先的计划安排,对信号灯和行人都不需要和其他活动进行统一协调,甚至也不需要执行:一旦行人习惯了交通灯的指示,他们就知道,逆交通流而行是很危险的。交通灯创造了一种秩序,不遵守秩序就会受到惩罚。同时交通灯对每个人都是不偏不倚的:它们不对行人区别对待,也不会因为给予某些人好处而伤害另外一些的感情。社会管理者可以从交通信号灯的例子中得到很多启示。交通信号提醒我们,尽管计划管理往往与控制联系在一起,协调通常才是关键因素。人们需要根据他人的行为,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事实上,人类社会最具有
创造性的一种计划,有可能就是把时钟和日历进行统一的机制。我不用每天早上起床时都把时间拨到零,并让它按照十进制运行一整天。我的表和你的表所显示的时间是一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