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词赏读

分類: 图书,文学(旧类),诗歌词曲,中国古代,宋元,
品牌: 徐建委
基本信息·出版社:线装书局
·页码:146 页
·出版日期:2007年
·ISBN:9787801064554
·条形码:bkbk718710
·包装版本:2007年4月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人何处?连天芳草,望断归来路。
★李清照,宋词大家,堪称古今第一才女。经史子集四部学问广泛涉猎,尤精于金石书画,是中国金石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所创“易安体”是宋词典范之一,她也被认为是“婉约之宗”。
诗词是华美的,以致历经久远,仍被我们反复玩味,这也是诗词的重要价值之一。而造成这种美的因素很多,其中诗人的真诚占了重要份额。他们浓缩了深邃的体悟,用一生的执著写就了这美的诗章,诗人的生命之花绽放其中,可谓至诚。唯其如此,才流传千载而不昧,时时触动我们的心弦,让我们能够分享他们的智慧与经验,体味着“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的境界。而这种浸润心灵的阅读,对于忙忙碌碌的现代人而言,应该也算得上是一种修炼和享受吧。
本丛书分别从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杜牧、李煜、柳永、苏轼、李清照、辛弃疾共十位唐宋诗词名家的作品中,遴选其优秀者以成十部专辑。另外广泛撷取唐宋诗词名家精华之篇汇成两本合辑,一为《唐代诗人名家名作赏读》,一为《唐宋词人名家名作赏读》,一并呈献给读者。十位大家在唐宋两代诗词领域中,已经具备了较强的代表性,再加上两本合辑尽搜名家名作,故本丛书足具唐宋诗词之大致面貌,观止矣。
[关于本书]
李清照词虽传世不多,但几乎均为经典。本书在注释和赏读之外,另有“题解”,特对词牌名做了解释,堪称独特。
作者简介徐建委,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研究生,擅国画,著有《史记选评》等。做为专业,古典诗词是自跨入这个门槛后须臾不离的必修课,自然而然地浸润其中,直至内心最深处。
刘峥,山东大学中文系本科,曾为《齐鲁晚报》专栏作者。对于中国传统文学精髓的宋词一直钟爱有加,并从那流传千年而不朽的作品中,得到了充实和快乐。
媒体推荐书评
诗词是华美的,以致历经久远,仍被我们反复玩味,这也是诗词的重要价值之一。而造成这种美的因素很多,其中诗人的真诚是根本。他们浓缩了深邃的体悟,用一生的执著写就了这美的诗章,让生命之花绽放其中,可谓至诚。唯其如此,才流传千载而不昧,时时触动我们的心弦,让我们能够分享他们的智慧与经验,体味着“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的境界。而这种浸润心灵的阅读,对于忙忙碌碌的现代人而言,应该也算得上是一种修炼和享受吧。
编辑推荐诗词是华美的,以致历经久远,仍被我们反复玩味,这也是诗词的重要价值之一。而造成这种美的因素很多,其中诗人的真诚占了重要份额。他们浓缩了深邃的体悟,用一生的执著写就了这美的诗章,诗人的生命之花绽放其中,可谓至诚。唯其如此,才流传千载而不昧,时时触动我们的心弦,让我们能够分享他们的智慧与经验,体味着“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的境界。而这种浸润心灵的阅读,对于忙忙碌碌的现代人而言,应该也算得上是一种修炼和享受吧。
本丛书分别从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杜牧、李煜、柳永、苏轼、李清照、辛弃疾共十位唐宋诗词名家的作品中,遴选其优秀者以成十部专辑。另外广泛撷取唐宋诗词名家精华之篇汇成两本合辑,一为《唐代诗人名家名作赏读》,一为《唐宋词人名家名作赏读》,一并呈献给读者。十位大家在唐宋两代诗词领域中,已经具备了较强的代表性,再加上两本合辑尽搜名家名作,故本丛书足具唐宋诗词之大致面貌,观止矣。
目录
序言
李清照其人其词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
声声慢(寻寻觅觅)
……[看更多目录]
文摘声 声 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1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2。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3,怎一个愁字了得!
【题解】
《声声慢》属慢词,慢词相对应的是节奏更加舒缓的乐曲长调。这种慢词的流行从北宋柳永、周邦彦开始。柳永、周邦彦都是词史上的大家,而且都精通音律,他们写的词都是严格遵照音乐节拍对歌词的要求,适于演唱。柳永填词的歌曲在当时是最流行的,可以说是北宋时期的流行歌曲,柳永更是当时最红的歌词写手。正因为他们精通音乐,所以他们才可以将一些长调乐曲拿来填词演唱。同时自己也能根据演唱的要求对这些长调重新编曲。词所使用的乐曲主要由唐代的燕乐发展而来。燕乐就是娱乐音乐,节奏在今天看来虽然是缓慢至极,在当时却是快节奏的音乐,同时有歌唱和舞蹈一块进行,因此在上流社会非常流行。最早期的燕乐虽然在今天已经失传,我们也很难知道它们的音乐节奏是什么,但是通过早期的词我们可以知道,唐代以来用于娱乐的乐曲节奏都相对较快,曲子也很短,有的在表演中要重复演奏几遍,所以我们看到的白居易的《忆江南》就有好几片。因之,整个唐五代,词多以小令为主,原因是这一时期的乐曲多是节奏较快的。到了柳永、周邦彦时代,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民社会的壮大,这种流行音乐更加风靡,于是自然要有新的歌曲和新的旋律的要求,慢词随之大量出现,这与柳永密切相关。柳永是最早开始大量创作慢词的词人,他使用的乐曲也非常多,现存的柳永词就有一百三十三种词调,而其中慢词词调就有八十七种。慢词使用的音乐有的是将原有的曲子加以改编,有的是自己创作(如北宋时代的柳永、贺铸,南宋时期的姜夔)。这里我们要明晰一个概念,燕乐所使用的主要乐器是琵琶,因此无论是改编还是创作,都是在以琵琶为主要乐器的基础上产生的。当时琵琶的广泛使用,尤胜过今天吉他的使用。
《声声慢》词牌的得名来自于南宋词人蒋捷的词,那首《声声慢?秋声》押的是“声”韵,加之节奏缓慢,所以听起来满耳的“声”字,故而这首慢词被称作《声声慢》。北宋另外一位词人晁补之为这首慢歌填的词名为《胜胜慢》,其押的是“胜”韵。北宋著名词人贺铸填的词名叫《凤求凰》,另一首叫《寒松叹》,而《凤求凰》是这个慢词另一个较为常用的词牌名。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