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台文学的文化亲缘(闽台文化关系研究丛书)
分類: 图书,文学(旧类),文学理论,文学评论与研究,综合,
品牌: 朱双一
基本信息·出版社:福建人民出版社
·页码:478 页
·出版日期:2003年
·ISBN:7211043725
·条形码:9787211043729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闽台文化关系研究丛书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闽台文学的文化亲缘》论述了福建和台湾两地的文化之间的亲缘关系。全书共分六章,探讨了台湾和福建两地的种族、环境、时代要素与区域文学特征,明郑前后闽台文学的初步遇合,清代中叶闽台文学的深层对接等。
台湾与祖国的文化亲缘关系,最先、最直接的就体现为台湾与福建的关系。这是由地理和人文关系决定的。福建和台湾,都是以中原南徙的移民为主体而建构起来的社会。稍有不同的是,在福建,中原移民南徙入闽,至宋代已基本完成;而在台湾,则是自明末清初开始,才由南徙入闽的中原移民后裔再度大规模迁入台湾。其文化也随同移民一起,从中原经由福建的本土化发展,再度播入台湾。因此,闽台社会都先后经历过一个共同的内地化、文治化,实质也就是中原化的过程。
作者简介朱双一 1952年3月生。厦门大学中文系研究生毕业,现为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研究员,《台湾研究集刊》副主编。著有《彼岸的缪斯一台湾诗歌》(合作)、《近二十年台湾文学流脉》,参与编撰《台湾文学史》、《台湾新文学概观》、《台湾百部小说大展》等。曾参与或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有《近50年台湾文学思潮的变迁》、《海峡两岸文学艺术的文化亲缘》、《作为世界性语种文学的华文文学之研究》等。
目录
第一章 导论闽台文化之特征
第一节 种族、环境、时代三要素与区域文学特征
第二节 闽台文化的地域特征
一、闽台文化的“海洋性”特征
二、闽台文化的“边缘性”特征
三、闽台文化的“多元反差性”特征
第三节 闽台文化的核心要素及其中华文化属性
第二章 海洋意识和遗民忠义传统
--明郑前后闽台文学的初步遇合
第一节 抗倭靖海眺望台湾
一、海洋:开阔中国传统文人的视野和心胸
二、中国“海战文学”的滥觞
第二节 遗民气节一脉相承
一、郑成功父子的创作及宁靖王之绝命诗
二、闽台源远流长的“遗民文学”传统
第三节 东林后劲乡愁文学源头
一、海外几社与经世思想的经闽入台
二、乡土文学:卢若腾对民生苦难和闽台文化的反映
三、乡愁与乡土、思归与扎根的辩证
第四节 从割据走向统
一、禁海、迁界和施琅克台.
二、有关海洋及台湾之战略地位的思考
三、闽人写闽事褒扬明末忠义
第三章 风土杂咏和儒学教化
--清代中叶闽台文学的深层对接
第一节 发现台湾:风土杂咏诗风之流播
一、身心老成的传统文人与荒莽台湾的遇合
二、描绘台湾潮流中的《小琉球漫志》
三、扩充见闻于海外的《海南杂著》
四、风土杂咏诗的福建渊源
第二节 以闽学为基本传承的教化
一、从海滨邹鲁到海东邹鲁
二、“追溯高风仰宋贤”,“道延一线合真传”
三、“闽泉旧族”章甫的理教和诗教
四、理学在竹堑郑氏家族创作中的投影
第三节 “家族文学”的形成及作用
一、闽台大家族及“家族文学”的形成
二、维护家族稳固和家庭伦理的郑用锡等人
三、林占梅的家亲、族亲和乡梓之情
四、家族园林中的交游酬唱和切磋磨砺
五、台湾南、北、中的家族性文学群体
第四节 儒学教化对于粗陋民风的疏导
一、《海音诗》:兴利除弊的黄钟大吕之声
二、《陶村诗稿》:分类械斗的描述和劝戒
三、儒家教化对于鬼神巫觋之风的纠正
第四章 主战、内渡和近代变革
--割台前后闽台文学的交流互动
第一节 近代闽台反抗外来侵略的“主战”传统
一、禁烟、“射鹰”和死战:鸦片战争中的闽人
二、饿死亦不肯为犬羊之奴:鸦片战争中的台民
三、牡丹社事件和抗日前奏曲
四、粉碎法夷“据地为质”的阴谋
五、“有诏班师臣不奉”:遭遇割台之厄的台湾军民
第二节 内渡和留台作家的互动及其民族气节
一、兴盛一时的歌咏郑成功的诗文创作
二、海峡两岸的相互眺望
三、沉潜和奋起:台湾文人在闽创作活动
四、留台文人的悲愤和洪弃生等的弃地遗民气节
五、“击钵吟”的盛行及其意义和缺失
第三节 走在中国近代变革前列的闽台
一、发展船政、培养经世人才的沈葆桢
二、闽籍近代文化名人:从改革走向保守
三、连雅堂等台湾文人的革新倾向和传统情结
第四节 闽台诗坛唐宋诗风的起伏消长
一、福建诗坛与“唐宋之争”
二、“宗唐”与“宗宋”在台湾的传衍和交融
三、日据中期台湾“宗唐”诗风的再起
第五章 新文化的冲击和洗礼
--现当代闽台作家的双向环流
第一节 五四新文学的火种东传
一、五四浪潮中的留厦台湾学生运动
二、赖和在鹭岛:确立关心民众、医治国病的方向
三、张我军于厦门:接受五四新思潮的前奏
四、参与左翼革命活动的旅厦台湾作者
第二节 闽籍或经闽入台作家的贡献
一、郁达夫浸渍闽文化及其台湾之行
二、覃子豪的《永安劫后》组诗和《海洋诗抄》
三、活跃于闽台文坛的雷石榆
四、写出台湾文学“好样本”的福州青年欧坦生
第三节 厦大校友中的当代台湾文坛名家
一、推动厦大抗战剧运的王梦鸥
二、姚一苇:树立献身戏剧志向和为人生艺术理念
三、厦门--余光中文学的发祥地
第六章 文化形态和民性特征
--闽台新文学中的历史、宗教、民俗和语言
第一节 文学反映的闽台历史及其相互关联
一、闽台现代文学中的抗倭驱荷民族英雄形象
二、械斗的恶习及天地会的饮恨
三、闽台作家对于抗日斗争的描写
四、“台湾浪人”在厦门
五、台湾海峡硝烟的升起和散去
第二节 福佬和客家:闽台民性特征
一、客家人:质朴、保守、刚毅的山地子民
二、福佬人:遵奉“爱拼才会赢”的准则
三、山与海的互补:福佬和客家的交汇
第三节 佛教禅理在闽台文学中的投影
一、闽台佛教禅理文学的特色
二、许地山:佛学义理与亲情观念的融合
三、当代台湾禅理散文
第四节 台湾新文学中的民俗描写
一、早期新文学中民俗描写的反帝反封建的双重意义
二、“皇民化”压力下保存汉民族文化的曲折手段
三、回归传统:当代台湾乡土文学的民俗描写
第五节 闽南方言在台湾文学中的应用
一、闽南方言的历史渊源及其与普通话的辩证关系
二、台湾新文学作家的方言词汇、句法的运用
三、俗谚、歌谣等展现的闽台文化灵魂
四、台湾、闽南、中原:闽台方言的流与源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看更多目录]
序言台湾问题是萦系在海内外所有中华民族子孙心上的一个最牵动民族感情的问题。一个多世纪来,台湾无论沦入日本的殖民统治,还是处在两岸对峙的政治纠葛之中,都是作为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存在着,无论处在什么样的压力下,都不能把它和祖国分开。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台湾同胞和祖国大陆同胞一样,都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子民;台湾社会和祖国大陆社会一样,都是在中华文化的基础之上建构和发展的。共同的文化,是一股潜在的、巨大的力量,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维系台湾与祖国密不可分的精神纽带。这一切正如江泽民同志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讲话中所指出的:“中华各族儿女共同创造的五千年灿烂文化,始终是维系中国人的纽带,也是实现祖国统一的一个重要基础。”
台湾与祖国的文化亲缘关系,最先、最直接的就体现为台湾与福建的关系。这是由地理和人文关系决定的。福建和台湾,都是以中原南徙的移民为主体而建构起来的社会。稍有不同的是,在福建,中原移民南徙入闽,至宋代已基本完成;而在台湾,则是自明末清初开始,才由南徙入闽的中原移民后裔再度大规模迁入台湾。其文化也随同移民一起,从中原经由福建的本土化发展,再度播入台湾。因此,闽台社会都先后经历过一个共同的内地化、文治化,实质也就是中原化的过程。
文摘第一章 导论:闽台文化之特征
第一节种族、环境、时代三要素与区域文学特征
不同区域文学间的差异和变迁,缘于“种族”、 “环境”和“时代”等三大要素,古今中外的史家学者,对此多有榻橥。先秦之《诗经》和《楚辞》,已初显文学的北南之别。汉代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指出了各地风俗民情与地理环境之密切关联。此后班固《汉书·地理志》更直接揭示了文学创作与地理、民风等的关系。它按秦、魏、周、韩、赵、齐、鲁、宋、卫、楚、吴、粤等十二地域,“凡有诗见于《国风》者,皆具引之”,盖由诗以知俗,由俗以明诗,“此尤足证诗与地域之关联也”。①如以“舒缓之体”指称齐诗(如《齐风·著》等),后世遂有“齐体”、“齐气”之称。南北朝时刘勰所撰《文心雕龙》中“文变染乎世情,废兴系乎时序”的说法,为人们所熟知和普遍认同。到了近世,刘师培倡言“南北文学不同论”②,而汪辟疆则有《近代诗派与地域》论及文学流派与地域的对应关系,称: “若夫民函五常之性,系水土之情,风俗因是而成,声音本之而异,则随地以系人,因人而系派。溯渊源于既往,昭轨辙于方来,庶无诜焉。”
后记本书的题目,是丛书主编提出的,我特别喜欢“文化亲缘”四个字。所谓“缘”,它不同于政治、经济关系中的“关系”。“关系”或许会有阴晴圆缺,“缘”却更多地是先天地、历史地存在那里,有始而无终,延绵不绝,不会被人为割断,是一条永恒的纽带。这也是本书没有像一般著作那样,有个“结束语”的原因。
本书所由产生的寒舍,背山面海。海是鼓浪屿至大担、二担、大小金门之间的海道,也是厦门港出海的必经通道,只要盯着它,任何一艘进出的船只,都逃不出你的视线。当年硝烟弥漫,郑成功的舟师就在此进进出出,扬帆赴台。左边毗邻的村庄,叫曾厝±安,从徐孚远等南明文人到民初赴厦的赖和等台湾作家,其诗作中都曾提到它。解放战争时期,厦门“侨师”建址于此,主编《明日文艺》和《星光日报》“星星”副刊的许虹执教于此,此地也就成为厦门进步文艺运动的策源地之一。右边不远处,则是胡里山炮台,那门号称“炮王”的巨炮,见证着百年来厦门港的荣辱和兴衰。不知是否这特殊的地气使然,在写作过程中,一种思古之幽情常不期而至,令笔者深刻感受那历史沧桑的巨大魅力。尽管主编叮嘱《后记》中万勿“抒情”,但写作过程中时常突然涌现的这种特殊感动,还是不吐不快,谨在此聊记数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