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新大纲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历年真题精解及当前热点观察(公务员录用考试捷足先登备考丛书)

分類: 图书,考试,公务员考试,申论,
品牌: 李如海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工人出版社
·页码:243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7500842163/9787500842163
·条形码:9787500842163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公务员录用考试捷足先登备考丛书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2009新大纲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历年真题精解及当前热点观察》内容简介:本套《公务员录用考试捷足先登备考丛书》编者权威,内容全面,为人民大学国家公务员研究所教授倾心打造;各类考试历年真题,不仅解读精准,“授之以渔”,让考生快捷掌握应试技巧,而且“一书两用”,事半功倍,考生拥有此书可同时备考中央、省级公务员考试 ;丛书全面把握当前命题趋势、时事焦点;全真模拟试题更是提倡实战演练,帮助考生零距离贴近真实考场!
作者简介李如海,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原国家公务员研究所所长。中国公务员制度研究领域的“拓荒者”,80年代起即开始从事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教学与研究,是我国最早开始在该领域进行深入的、坚持不懈的研究的专家之一。曾多次参与国家及地方公务员录用考试命题和阅卷工作。目前,在全国各地多所重点公务员录用考试辅导班均有授课,极受考生欢迎。
孙秀秋: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教授,是申论考试写作规范与评分标准方面的权威专家。多次在全国各地重点公务员录用考试辅导班上担任申论课程的辅导工作,与李如海教授一起被誉为公务员录用考试辅导班的“黄金搭档”。
编辑推荐《2009新大纲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历年真题精解及当前热点观察》编辑推荐:作者权威——人民大学国家公务员研究所教授倾心打造
历年真题——解读精准授之以渔快捷掌握应试技巧
热点观察——100篇精选时文全面把握当前时事焦点
实战演练——全真模拟试题零距离贴近真实考场
品牌过硬—“捷足先登”丛书力做中国最好的考试辅导专家
目录
第一部分 申论命题分析及应试指导
申论命题分析
申论应试指导
第二部分 申论历年真题及参考答案
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
参考答案
200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
参考答案
200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
参考答案
200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
参考答案
200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
参考答案
200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
参考答案
200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
参考答案
200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
参考答案
200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
参考答案
第三部分 当前申论热点观察100篇
中国经济篇
经济秩序篇
安全生产篇
医药和食品安全篇
就业、收入和社会保障篇
医疗篇
住房篇
土地和拆迁篇
环保篇
能源篇
三农篇
法治政府篇
社会管理篇
应急与救灾篇
教育篇
信息与网络篇
奥运篇
社会风尚篇
文化、舆论和媒体篇
知识产权篇
第四部分 申论全真模拟试题
申论全真模拟试题一
参考答案
申论全真模拟试题二
参考答案
申论全真模拟试题三
参考答案
……[看更多目录]
序言申论是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的一个必考科目,主要是对应试者在阅读理解能力、分析和归纳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文字表达能力等方面进行的一种综合考查。
分析近几年来的申论试卷可以看出,申论考试的命题虽然每年都会有些变化,但其侧重考查的要点和出题思路并没有多大变化,考试题型主要是三大类:概括型、对策型和论述型。要用最短的时间了解题型的规律,从而进入最佳应试状态,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要抓住真题。有人曾形象地把申论取得高分的主要经验概况为“做真题”,这并非言过其实,因为真题的题目精、质量高,其导向性作用是任何
文摘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应考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
2.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作答。
二、给定资料
1.缓解和消除贫困仍然是中国今后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为加快解决在一定程度和特定地区仍然存在的贫困问题,我国于2001年5月召开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对21世纪前10年中国的农村扶贫开发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这次会议后,我国正式颁布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提出其后1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目标任务、指导思想和方针政策。
2.经过20多年的努力,中国的贫困人口已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已经有了较大幅度的改善,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明显增强,具有了一定的发展能力;在过去扶贫开发的实践中,已创造和积累了很多成功经验,并探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这些都有助于使今后的扶贫开发迈上新的台阶。实践证明,经济增长是解决贫困问题的关键。根据测算,20世纪90年代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与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为一0.8,即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农村贫困人口就降低零点八个百分点。经济的稳步增长将扩大劳动力需求,有利于贫困地区劳动力的就业。同时,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家可以投入更多的力量促进贫困地区开发建设,为贫困地区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3.陕西是一个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的欠发达省份。2001年全省贫困人口有817万人,占全国贫困人口的9.1%;其中未解决温饱的382万人,低收入的435万人。全省50个县被定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27个县被定为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10。700个行政村被确定为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村。2002~2003年,陕西省以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和增加他们的收人为目标,整村推进,全面抓好移民扶贫、信贷扶贫、科技扶贫、外资扶贫和社会扶贫等项工作。到2003年底,陕西贫困地区人均占有粮食达到368公斤;人均纯收入达到1580元,较2000年增长17.9%。2001~2003年,陕西省共解决109万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帮助161万低收入人口实现了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