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大学教师专业化(国外教育新趋势丛书)
分類: 图书,教育,教师与学生,
品牌: 陈伟
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页码:310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7301141408/9787301141403
·条形码:9787301141403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国外教育新趋势丛书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在中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大学教师队伍的规模跨越式增长的背景下.为了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有必要认真思考大学教师专业化问题。《西方大学教师专业化》选择了大学教师专业化运动最富代表性的英、德、美三个国家,从历史学、组织学、社会学三个角度,对其进行了深入的考察、比较和分析,读者可以从中清晰地看到西方大学教师职业的发展历程及所面临的挑战。本书为我们理解和分析中国大学教师职业发展及高等教育改革等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作者简介陈伟,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副教授。
目录
序
绪论:“认识你自己”
一、大学教师专业化研究的论题由来和基本立意
二、大学教师专业化研究的进展与概况
三、本研究的主要论题及框架设计
四、本研究的主要概念
第一章 西方大学教师的神圣化特权:中世纪遗产
一、西方学术生活的体制化和学术专业的萌芽
二、萌芽状态学术专业的神圣性质
三、“神圣化”大学教师的社会特权
第二章 西方大学教师的专业化变革:历史学解读
第一节 德国大学教师的国家主义建构
一、德国学者社群的神圣化传统和民族化变革
二、第一次大学运动与德国学术专业的萌芽
三、柏林洪堡大学与德国学术专业的成熟
第二节 英国大学教师的妥协式变革
一、英国大学教师变革的历史前提
二、英国大学教师变革的历史概况:以牛津为例
三、英国大学教师变革的新型尝试:新大学运动
第三节 美国大学教师的专业化上升
一、殖民地时期北美学院的初建和教学人员的神圣性特征
二、独立战争后院校组织的创新和教学人员的专业化上升
三、美国大学教授协会的成立与美国学术专业的成熟
结语
第三章 西方学术专业的基层建制:组织学分析
第一节 德国学术专业的讲座制度
一、讲座制度的形成与德国学术专业的权力分配
二、讲座制度的运行与“研——教——学”连续统一体的系统构建
三、讲座制度的巩固与德国学术生活的理想设计
第二节 英国学术专业的学院建制
一、学院:英国大学教师专业化变革的组织依托
二、学院特色:英国学术专业类型特征的组织根源
三、学院忠诚:英国学术专业迅速定型的组织文化
第三节 美国学术专业的系科组织
一、系科:美国大学和学院教师专业化的组织依据
二、系科组织:美国学术专业的权力基础
三、系科制度:美国学术生活的核心支撑
结语
第四章 西方学术专业的身份模式:社会学阐释
第一节 德国学术专业的“政治阶层模式”
一、讲座制度与德国学术专业社会特权的获得
二、国家主义与德国学术专业身份特征的官僚化
三、专业特权和官僚身份的奇特结合
第二节 英国学术专业的“神圣身份模式”
一、学院的形成与大学教师的神圣化
二、英国国教与大学教师有限的世俗化变革
三、学术专业神圣性的保留和身份特征的强化
第三节 美国学术专业的“自由专业模式”
一、超越与建构:美国学者社群身份模式的形成机制
二、专业标准的构建与美国学术专业身份模式的内在逻辑
三、市场机制的运行与美国学术专业身份模式的外部特征
四、专业标准与市场机制的有机统一:自由专业模式
结语
第五章 学术专业的理论反思:寻找历史和逻辑的统一
第一节 学者社群专业化运动的逻辑梳理
一、构建专业市场
二、赢取社会信任
三、形成专业垄断
四、独享特权地位
第二节 学术专业的系统界定
一、完整的职业发展道路
二、专业化繁衍机制
三、组织化专业建制
四、专业服务承诺
五、专业伦理规范
六、学术专业价值的合法化
七、专业自治特权
第三节 学术专业:作为“准专业”
一、学术专业作为“准专业”的外部原因:政府对学术专业的资助
二、学术专业作为“准专业”的内在原因:学术专业内部的分化割裂状态
三、“去专业化”:学术专业作为“准专业”的理论确证
参考文献
后记
……[看更多目录]
序言大学教师,是高等教育的核心;大学教师的思想信念、价值取向和工作}:气,足以从根本上决定高等教育的质量、影响高等教育的成败。从欧洲近代大学产生起,每一次大型的高等教育变革,都会同时伴随着大学教师的变化与发展;每一个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急剧变革的时代,同时也是研究大学教师成长机制与发展规律的难得时机,往往会催生出大学教师领域富有时代特征的研究成果。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特别是欧美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黄金时期”逐渐消退、大学陷入“寒冷的冬天”时,为了寻求高等教育新的发展契机,有关大学教师的研究再次兴盛,并提炼出了一个专用术语——“academic profession”。以此为题,卡内基基金会、洛克菲勒基金会、OECD等组织曾资助r一-些大型的大学教师跨国调查和比较研究,阿尔特巴赫、伯顿•克拉克、欧内斯特•波伊尔等著名专家都曾领衔主持过此类项目。其中,20世纪90年代由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资助、由阿尔特巴赫等人主持的14国/地区调查,影响非常大;作为这次国际合作调查的延续和深化,2004年,以美国、德国、荷兰、英国、法国为主要发起国,一些著名的比较教育研究者决心再次对大学教师展开国际性调查和比较研究,这个倡议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包括21个国家/地区的研究项目。
文摘第一章 西方大学教师的神圣化特权:
中世纪遗产
一、西方学术生活的体制化和学术专业的萌芽
大概在12世纪左右——即中世纪晚期,西欧社会出现了几大值得注意的变化:(1)因蛮族入侵而几近被摧毁的西方社会开始复兴,新兴城市零星出现并逐渐发展;(2)原本发挥巨大宗教教育作用的修道院“更加重忏悔、祈祷和隐居生活”,“对教学工作的兴趣降低了”;(3)西方城市中以托钵僧等神职身份接替修道院从事教学职业的学者,在西欧文化沉寂多时的情况下,通过译介阿拉伯文化、整理由阿拉伯保存的古希腊罗马文明,积累了深厚的理智基础和丰富的文化素材;(4)在翻译阿拉伯文化、重拾古希腊罗马文化之光辉的过程中,西方社会出现了许多以知识和学术为业的知识分子团体。以这些变化为基础,新兴的知识分子群体借助城市中盛行的行会社团组织方式,逐渐组建形成了萌芽状态的大学社团,从而开启了中世纪学术生活体制化的序幕。历史学家证明,行会广泛存在于西方社会的城市之中。知识分子群体也按照城市的惯例采用了行会组织方式。“大学,无论是硕士的还学士的,都仅仅是行会的一种特殊形式:大学的上升仅是11世纪时期在欧洲城市中广泛盛行的巨大结社运动的一波而已。”由于大学社团对行会建制的特殊偏好,甚至可以说,“在11世纪时,‘大学’一词和‘行会’一词同样被用来专指一种学生团体。”
后记这本书是在我的博士论文《西方学术专业的比较研究 德、英、美大学教师专业化运动》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因此这个后记,可算是对自己三年博士研究生学习和生活的回忆、对六年来思路历程的交代、对十二年学习和研究高等教育经历的总结。
知识分子,总喜欢杞人忧天。以自己为例,这种杞人忧天的状态,半因不知天高地厚、不谙世事,半因个性化的思维习惯和思想倾向。大学毕业之前,自己曾被湘籍前贤左宗棠年少时的自勉联“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无数次感动,也一直被宋代张载《西铭》中“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即所谓的“横渠四句”)所震撼。遗憾的是,自己深陷空谈而乏经世致用之才,苛求精神家园之丰盈却又欠缺“内圣外王”之功力。正是应了“百无一用是书生”的古训。所以,逐渐懂事的女儿笑我是“打电脑的”,她妈妈才是“科学家”,因为她妈妈“做实验、搞研究”。童言无忌,它能触及事物的本真。女儿的话,至少部分地佐证了为什么在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的较量中,人文学科(包括社会科学)总是低人一等,总被人看作为“万金油”——尽管包括我在内的文人都非常希望改变这种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