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艺术心理学(高等院校艺术设计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

分類: 图书,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综合,
品牌: 许劭艺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南大学出版社
·页码:204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781105678X/9787811056785
·条形码:9787811056785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高等院校艺术设计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中国设计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有更多的人认识到设计,授受了设计,也更需要设计。设计不是美术绘画,不仅仅是表现自我情绪,而更重要的是为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的需要。人们通过设计来改造世界,规划生活方式,提高人类生活质量,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
目录
第一章设计艺术心理学概况
第一节设计艺术与心理学
第二节设计艺术心理学的定义
第三节设计艺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第四节设计艺术心理学的研究范畴
第五节设计艺术心理学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第六节设计艺术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实验
第二章设计艺术与视知觉心理规律
第一节观照习惯
第二节图形错觉
第三节色彩效应
第四节光影感
第五节空间感
第六节张力运动感
第七节视知觉表现
第三章设计艺术与消费者心理规律
第一节消费者需要分析与设计
第二节消费者行为分析与设计
第三节消费者态度与设计说服
第四节消费者决策与设计干预
第五节 消费者的人格特征与艺术设计
第六节当前中国消费者的心理分析
第四章设计艺术与审美心理规律
第一节设计艺术与审美
第二节设计艺术审美心理的认知因素
第三节设计艺术审美心理的情感因素
第四节设计艺术审美心理的意志过程
第五节设计艺术的审美创造
第五章设计师职业素质与创造心理规律
第一节人的创造心理、能力与设计
第二节设计师的个性心理
第三节设计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激发
第四节设计效果心理评价与设计师的职业自觉
主要参考书目
……[看更多目录]
序言人类的设计行为是人的市质力量的体现,它随着人的自身的发展而发展,并显示为人的一种智慧和能力。这币中力量是能动的,变化的,而且是在变化中不断发展,在发展中不断变化的。人们的这种创造性行为是自觉的,有意识的,是一种机智的、积极的努力。它可以用任何语言进行阐释,用任何方法进行实践,同时,它又可以不断地进行修正和改良,以臻至真、至善、至美之境界,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设计艺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结晶。
设计是一种文化,饱含着人为的、主观的因素和人文思想意识。人类的文化,说到底就是设计的过程和积淀,因此,人类的文明就是设计的怖现。同时,人类的文化孕育了新的设计,因而,设计也必须为人类文化服务,反映当代人类的观念和意志,反映人文情怀和人本主义精神。
作为人类为了实现幕种特定的目的而进行的一项创造性活动,作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行为,设计从它诞生之日起,即赋有反映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化的多方面内涵的功能,并随着时代的进程和社会的演变,其内涵不断地扩展和丰富。设计渗透于人们的生活,显示着时代的物质生产和科学技术的水准,并在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发生影响。它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艺带等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而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反映着文明的进程和)l犬况。可以认为:从一个特定时代的设计发展状况,就能够看出这一时代的文明程度。
今日之设计,是人类生活方式和生存观念的设计,而不是一种简单的造物活动。设计不仅是为了当下的人类生活,更重要的是为了人类的末来,为了人类更合理的生活和为此而拥有更和谐的环境时代赋予设计以更为丰富的内涵和更加深刻的意义。从根本上来说,设计的终极目标就是让我们的世界更台情台理,让人类和所有的生灵,以及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和谐,不断促进人类生活方式的改良,优化人们的生活环境,进而将人们的生活状态带入极度合理与完善的境界。因此,设计作为创造人类新生活,推进社会时尚文化发展的重要手段,愈来愈显现出其强势的而且是无以替代的价值。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我国经济也步八了一个高速发展时期。当下,在我们这个世界上,还没有哪一个国家和地区,在设计和设计教育上有如此迅猛的发展速度和这般宏大的发展规模,中国设计事业进入了空前繁盛的阶段。对于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对于一个具有五千年辉煌文明史的国度,现代设计事业的大力发展,无疑将产生不可估量的效应。
然而,方兴末艾的中国现代设计,在大力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诸多问题和不良倾向。不尽如人意的设计,甚至是劣质的设计时有面世。背弃优秀的本土传统文化精神,盲目地追捧西方设计风格;拒绝简约、平实和功能明确的设计,追求极度豪华、奢侈的装饰之风;忽视广大民众和弱势群体的需求,强调精英主义的设计;缺乏绿色设计理忿和环境保护意识,破坏生态平衡,不利于可持续性发展的设计;丧失设计伦理和社会责任,极端商业主义的设计大行其道。在此I睛形下,我们的设计实践、设计教育和设计研究如伺解决这些现实问题,如何摆正设计的发展方向,如何设计中国的末来,当是我们每一个设计教育和理论工作者关注和思考的问题,也是我们进行设计教育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目前,在我国提倡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之下,设计将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和谐”,作为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反映的是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协调、完整和台乎规律的存在状态。这种和谐的)l犬态是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
文摘插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