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案(3年级·下)(人教版)(课堂教学设计丛书)

分類: 图书,教材教辅与参考书,高中,高三,语文,
品牌: 程汉杰
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码:298 页
·出版日期:2006年
·ISBN:7303025448
·条形码:9787303025442
·包装版本:2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读者对象:高中生
·丛书名:课堂教学设计丛书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我社出版的中小学各科教案历来深受广大师生及家长的欢迎,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尤其对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所起的作用就更大一些。
近年来,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教材都相应地进行了一些修订,其目的就是为了培养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适应知识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一代新人,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此,我们组织仍在教学一线工作的特级教师和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高级教师,根据现行全日制高中教材(人教版)编写了各科教案,冠名为《课堂教学设计丛书》。该丛书与以往的教案有所不同,它更注重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方法上的探索。每堂课的教学分以下几个方面编写:
1.教学目标。注重对学生的价值观、科学态度、学习方法及能力的培养。构建培养学生全方位的素质能力的课堂教学模式。
2.教学重点、难点分析。其分析不仅体现在知识点上,还体现在方法、能力上。
3.教学过程设计。因材施教,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爱学、会学,教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每一堂课教学内容的设计都是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基础,构建教学的问题情景,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过程。
4.课后附有关的小资料,以备老师在教学时选用,解除老师到处找资料之苦。
为体现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有的课时可能有两个“设计”。
我们认为,本套丛书的编写内容适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较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目录
阅读
第一单元
1数学与文化
2熵:一种新的世界观
3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
4宇宙的未来
第二单元
5语言与文学
6语言的演变
7修辞是一个选择过程
8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第三单元
9诉肺腑
10宝玉挨打
11香菱学诗
12抄检大观园
第四单元
13报任安书
14廉颇蔺相如列传
15屈原列传
16信陵君窃符救赵
写作
1立意与选材
2思路与结构
3文体与文风
4本色与文采
高考总复习
第一部分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
1语音
2文字
3标点符号
4词语
5修改病句
6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7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8简明、连贯、得体
9修辞
第二部分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
1中国作家作品
2外国作家作品
3文学体裁
4名句名篇
第三部分古代诗文阅读
1理解与分析综合
2鉴赏评价
第四部分现代文阅读
1归纳段意
2提炼中心
3议论文思路辨析
4记叙文思路辨析
5说明文思路辨析
6理解文中句子
7理解文中词语
8评价和鉴赏
第五部分写作
1基础等级
2深刻
3丰富
4有文采
5有创新
……[看更多目录]
文摘假使黛玉永年……
郭预衡
我曾想过,黛玉之死,并非不幸,高鹗续书,水平不低。这正是“质本洁来还洁去”。倘不如此,而像某些续书的作者那样,使宝玉居然和黛玉结婚,那前途倒是很不美妙的。
嘉庆年间有个二知道人在《红楼梦说梦》里曾说:“宝玉,人皆笑其痴,吾独爱其专。”又说:“假使黛玉永年,宝玉必白头相守,吾深信之。吾于其痴而信之。”我看这位道人未免痴人说梦。他说宝玉钟情黛玉,既痴且专,其实是不确的。不管宝玉曾经有过多少次剖肝沥胆的表白和起誓,但正如黛玉所说:“你也不用起誓,我很知道你心里有妹妹,但只是见了姐姐,便把妹妹忘了。”
其实,宝玉还不只是见了姐姐便忘了妹妹,甚至可以说有时是见了这一个便忘了那一个。所以季新的《红楼梦新评》就说,“宝玉一生钟情于黛玉,而又往往滥及其情与旁人,此不足为训。”季新的话是有根据的。也就是在黛玉说了“你也不用起誓”这话之后,一转眼间,宝玉见了宝钗,便“只见脸若银盘,眼同水杏,唇不点而含丹,眉不画而横翠,比黛玉更具一种妩媚风流,不觉又呆了。”又在这以后不久,到王夫人房里看到金钏,就又有些恋恋不舍,说:“我和太太讨了你,咱们在一起吧。”再不久,见到那个画“蔷”字的女孩子,又是“不忍弃他而去,只管痴看”。如此等等,难以备述。至于他同袭人、睛雯的关系,更不必说了。像这样一个公子,结婚之前尚如此,结婚之后又该如何呢?能够既痴且专,和黛玉“白头相守”吗?
要知道,在公子王孙之中,所谓“白头相守”,说说而已。在实践中是从来没有过的。这不是我的话太武断了,请看紫鹃对黛玉是怎样说的吧:
紫鹃说:“公子王孙虽多,那一个不是三房五妾,今儿朝东,明儿朝西?娶一个天仙来,也不过三夜五夜,也就撂在脖子后头去了。甚至于怜新弃旧,反目成仇的,多着呢。娘家有人有势的,还好;要像姑娘这样的,有老太太一日好些,一日没了老太太,也只是凭人去欺负罢了。”紫鹃这番话,并非过甚其辞,不妨看作妇女遭遇的经验总结。不说远的,只从《红楼梦》里的老一辈和少一辈的人物来看,从贾赦到贾琏,以及薛蟠、孙绍祖等等,哪一个的妻妾不是这样的遭遇?当然,人与人的差别总是有的。贾宝玉同贾琏这些人也会有所不同。但不管怎样的不同,他们既然同属一个时代、一个环境、一个地位的人物,总是有其相同之处的。还是恩格斯的话:“奴隶制和一夫一妻制的并存,受男性完全支配的年轻美貌的奴婢的存在,使一夫一妻制从其开始之日起,就具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