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的邀请(培文书系·大学之旅)

分類: 图书,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社会心理学,
品牌: 戴尔·米勒
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页码:179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7301140959/9787301140956
·条形码:9787301140956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培文书系·大学之旅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社会心理学的邀请》以“自我审查”为中心,除了提供一个对社会心理学领域的介绍之外,还提供了对自我审查及其动机、形式、结果的分析,阐明了自我审查在日常生活中的普遍性和重要性。社会有心理吗?为什么说我们是社会动物?为什么人们会照他们说的和做的那样去说去做?为什么人经常言行不一?为什么人们在私下及公开场合的表现会有那么大反差?社会心理学中多数引人注目的研究或理论,都与人们的言行与其私下感受相矛盾这一情形的因果有关,而社会心理学的使命就是阐明形形色色的社会体验,从日常生活中那些人人都会注意到的事情,到那些骇世惊俗的常人不为之举。
作者简介戴尔·米勒(Dale Miller),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
编辑推荐人生就是一声旅行
青春是最美的一段风景
你,永远自由的心灵
请接受我的邀请
与我同行
在苍茫的路途
燃烧激情
刻下这独一无二的我和你
融入那亘古不变的天和地
在路上.....
快来读《社会心理学的邀请》!
目录
前言
致谢
第1章 引言
什么是自我审查
社会心理学与自我审查
我们为什么要审查我们自己
自我审查是否是有意识的
自我审查的结果
第2章 社会交往准则
没有言明的社会准则:尊重他人的情境定义
顺从:当请求者的解释被接受
事情的另一面:提供合理解释的压力
权威与顺从——米尔格莱姆实验
在他人的空间面对他人
偏见与歧视的规范
第3章 从众
惩罚异议者
惩罚行为偏常者
(不)受欢迎的偏常
没有压力的从众
顺从于理想自我
无意识的从众
第4章 自我审查与集体
多元无知:个体担心过度反应导致群体不反应
多元无知的起源:透明性幻觉
多元无知与不受欢迎的社会习惯的持久性
当态度改变时规范没有改变
当规范改变时态度没有改变
改变态度与消除多元无知
第5章 自我审查与个体
不适当的自卑感和缺乏感
不适当的差异感和疏远感
自我的行为后果
克服多元无知
第6章 审查和表达偏见
反对种族偏见的规范
寻找偏见——尽力比审查员高出一筹
控制有偏见的想法
得到许可的偏见:发现可以接受的表达渠道
第7章 审查和表达非理性
最大化金钱价值超过心理健康
自我利益合理的影响
用自我利益来提供心理学隐藏
增长的理性理想的力量
参考文献
后记
……[看更多目录]
序言一个人是否可以在对社会心理学了解甚少的情况下,学到很多有关社会心理学的东西呢?我相信是可以的——实际上,我写这本书就是想要证明这一点。社会心理学的使命是,阐明形形色色的社会体验——从日常生活中那些“人人都会注意到的事情”,到那些骇世惊俗的“常人不为之举”。从根源来看,社会行为的寻常形式与极端形式之间的相似性,要远远大于其差异性,这既是社会心理学也是本书的一个重要主题。
在追求使命的过程中,社会心理学家采用了传统科学工具(如实验操作、控制组)与社会心理学领域更专业的工具(如实验性的故事情节、同谋)相结
文摘插图:

后记没有一本书能够声称它可以告诉读者所有关于社会心理学已经了解的东西,这本书自然也不例外。实际上,考虑到它是这么小的一本书,它的内容一直都是经过筛选的。那么,像这样一本书,能够希望向读者传递社会心理学领域什么独到的东西呢?我的目的有两个。
首先是,我希望能让读者学会欣赏社会心理学技艺——展示社会心理学家如何看待社会世界、如何把他们的想法转化成经验研究。本书经过精心挑选的内容,比一般社会心理学书要更为详细地描述了这些研究,尤其是它们的历史背景、方法、程序。能对社会心理学中的经典研究提供全面而不是浮光掠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