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

分類: 图书,艺术,书法,书法理论,
品牌: 邱振中
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码:414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7303097376/9787303097371
·条形码:9787303097371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其他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书法》对书法进行新锐而深刻的解说,以深入浅出的语言把书法的魅力和当代进展介绍给读书界。这些进展揭示了书法从未被人窥知的一面,以及书法对于整个艺术、文化、哲学等领域的重要意义。作者高屋建瓴的阐述,使得《书法》既是一本专门的书法学习教材,更是一部书法艺术的研究论著。
《书法》生动、睿智,往往从不经意处提出有意味的问题,从人们熟悉的作品中引发新颖的思考,在不断深入的思考中,引导读者深入书法艺术最前沿的话题。书中配有数百幅相关插图,特别是大量古典名作的配图,使读者在理论学习过程中全面感受古代杰作的魅力。与《中国书法:167个练习》配套使用,将理论学习与技法训练相结合,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简介邱振中,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书法与绘画比较研究中心主任、潘天寿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美术馆书法艺术委员会委员。1947年生于南昌,1981年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研究生毕业。1995-1997年任日本文部省外国人教师、日本国立奈良教育大学客员教授。致力于书法理论与艺术创作。著有《书法的形态与阐释》、《当代的西绪福斯——邱振中的书法、绘画与诗歌》等。于北京、日内瓦、奈良、洛杉矶等地举办个人作品展览,书法与绘画作品曾参加国内外多种重要展览。
编辑推荐《书法》既是一本专门的书法学习教材,也是一部书法艺术的研究论著,往往从不经意处提出有意味的问题,从人们熟悉的作品引发新颖的思考,展现书法独特的魅力,揭示书法从示被人窥知的一面。
目录
前言
绪论
一 墨迹与拓本
二 墨迹与印刷品
三 书法作品的形制
四 字体的大小
五 落款与印章
六 作品欣赏
第一章 书法的起源
一 汉字与毛笔
二 书法:语言的视觉形式
三 中华民族的语言观
四 易象与书法:自觉意识的发展
五 书法艺术的认识论基础
六 日常书写
第二章 书法作品的构成
一 书法作品的构成
二 笔法
三 一支毛笔可能的运动方式
四 两类空间
五 汉字的演变
六 字体的演变与笔法的演变
七 空间特征:字结构的又一种观察方式
八 章法:定义与构成方式
九 章法的演变
十 墨法
十一 书法的有机性
十二 节奏与动力形式
第三章 含义与表现机制
一 书法中“表现”的概念
二 表现的机制与内涵
三 “神”、“韵”、“气”及其他
四 含义系统
五 表现与艺术敏感
六 法度与表现
第四章 书体流变
一 甲骨文
二 金文
三 先秦墨迹
四 小篆
五 隶书
六 草书
七 楷书
八 行书
第五章 书法家
一 书法家:形象的确立
二 “人书俱老”
三 修养
四 临摹
五 现代社会中的书法家
六 书法家、现代艺术家与前卫艺术家
第六章 书法创作:自觉意识的演变
一 书法:自觉意识的演变
二 创作状态
三 布置
四 模式
五 忘情
六 通变
第七章 书法理论
一 书法理论:困难之所在
二 古典书论的主要内容
三 古典书论的意义
四 书法理论的现代进展
附录一 插图作者简介
附录二 引用著作要目
附录三 进一步阅读的书目
后记
……[看更多目录]
序言我一直想写一本书——《书法究竟是什么》。我虽然做了多年书法教师,但接触得最多的,还是书法专业之外的人。他们经常会问到关于书法的一些事情,也会说到他们对书法的看法。在这些交谈背后,便始终隐藏着这样一个问题:书法究竟是什么?一次,一位计算机专家听我说到书法博士生的教学,他非常惊讶:“书法还有博士生?i书法不就写字吗?他们研究什么呢?”我简单地做了一些解释。但这不仅是个博士学位的问题,它涉及整个社会对书法这个领域的认识。
对所有希望了解书法的人们介绍书法的深层性质和它在今天的进展,成为我的一个心愿。它应该是一本朴素的、容易理解的书,同时也是一本轻松而有趣味的书。好几次,我开始写作,有一次甚至把前言都写好了,但我觉得它还不是我想要的。书没写下去,前言后来作为一篇文章发表了,题目就是《书法究竟是什么》。
2002年,在各院校为其他专业的学生做了几次关于书法的讲座。同学们对新事物的敏感、向各个不同方向发展的热情和可能性使我想到,把书法领域的现状和未来告诉他们,对书法将具有积极的意义。他们渴望深入传统文化,但更希望从中找到引向现代思考、现代创造的途径,而书法正是一个能够激发他们的欲望和创造力的领域。如何把书法传统的核心和对传统的现代思考传达给所有大学生,成为我经常考虑的一个问题。有时,我会写下一些我的想法,于是渐渐形成了一个关于《大学书法手册》的构思。这部手册应该包括关于书法传统的基础知识;包括对传统简明、扼要的阐释,但不是重复过去的言说,而是对书法本质最新的思考;此外,它应该指出更深入地感受与思考书法需要做的准备,更深入的阐释所面临的困难以及克服这些困难可能的思路。总之,它应该是一部关于书法的知识、思想与深入途径的手册,为所有人准备一份进入书法的最初的读物,为所有可能深入书法领域的人准备一份导览。
文摘第一章 书法的起源
使用文字的民族,几乎都形成了自己民族文字的书写艺术。但是汉字书写与其他民族文字的书写有一个很大的区别,那就是其他民族文字的书写几乎总是导向一种装饰趣味,而汉字书写走的却是完全不同的一条道路,一条以日常书写为基础,以人的充分表现为目标的道路。
为什么中国书法会选择这样一条道路?要回答这一问题,必须追溯到中国书法的起源。
对书法起源的探究,可以利用的考古发掘材料十分有限,商代以前几乎是一片空白。此外,即使有朝一日我们掌握了较为丰富的关于早期书迹和书写工具的材料,那也仅仅对揭示书法产生的过程有所帮助,这一过程背后的思维方式、文化机制的揭示,仍然要依靠其他方面——例如文献、理论等——的支持。
书法是语言的书面形式这一简单的事实,几乎被人们完全忽略。这一简单的事实极为重要。现代学术对语言的思考,使我们在考察一切与语言有关的现象时获得了有力的支持,书法与语言的这一重关系,使我们对书法起源的思考能够在当代语言研究的广阔背景前展开。
插图:

后记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慨允,本书前三章利用了《邱振中书法论集》中的部分文字。
邱昕博士拍摄、修整了全部插图,周勋君博士协助编制附录,出力尤多。没有他们的帮助,本书是不可能按时完成的。
于此谨致谢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