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代生人成长史
分類: 图书,文学(旧类),纪实文学,回忆录/口述,
品牌: 黄新原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页码:247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7500683529/9787500683520
·条形码:9787500683520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五十年代生人成长史》是一部描述中国的50年代生人由童年到壮年的身心成长历程的书,也可以说是一部50年代生人的心灵成长史。50年代生人的青春时期是在70年代的一元的理想主义的红色氛围中度过的,50年代生人的青年是在80年代的由一元到多元的剧变以及由此带来的失落、激荡、亢奋中度过的。
媒体推荐旧影已支离,偏爱忆往昔。
豪情常入梦,不叹路崎岖。
洒泪祭蹉跎,大笑迎风雨。
铮铮一代人,猎猎满天旗。
——作者题
父辈们,20世纪50年代出生的人。作为“80后”,心中的他们,神秘,遥远,精神力量强大。历史终止了他们中很多人由璞玉琢成美器的进程,他们无言地担承。他们的特殊经历,后辈无法模仿。他们有种渗入骨髓的特殊气质,一股倔犟,一种潇洒。
今天,他们仍活得那么认真,宽容大度地领受岁月的馈赠,无论丰厚还是菲薄;深情咀嚼着曾经的幸福与磨难。像一座座无字碑,
目录
序
随共和国诞生
祥和的土地
“无菌”世界
他们这样降生
幼儿园
记忆中的天堂
幼儿园种种
童年消费
吃
穿
用
有这样一群孩子
父母在哪里
他们没有家
上学了
四个关键词
毛主席
祖国和党
社会主义
小学生活
老师们
课文与课堂
课外活动
鲜亮的演出服
少年之家
酸枣和煤核儿
牛痘和宝塔糖
阳光少年
崇拜抗美援朝英雄
时代“冠名”
“郑重”的故事
学雷锋
“没打过仗也是英雄”
做好事
雷锋和阶级斗争
苏联情结
孩子的直觉
文化影响
展览馆与“老莫”
“左”的寒风
右派的孩子
他第一批没有八队
不一样的眼神
父女在火车上相遇
吝啬女人
小姐身子丫环命
她的诉说
立凡一席谈
饿的回想
小学食堂的变化
酱油稀饭
特殊生活
……[看更多目录]
序言一位朋友把她1969年的日记借给我,于是有了下面一段短信对话:
“你看了不许笑我。”
“你的日记堪称典范.说明毛主席和你爹妈教育的成功。”
“这不是‘夸’我傻吧,毛主席的教育咱们都接受了,你也如此啊。”
“我可写不出你那一笔一画的日记,我那时写的家信,现在连自己都认不得。”
“当年有人告诉我,写日记是给别人看的(如雷锋、王杰),所以你别当真。”
“你成了雷锋、王杰,日记才是给别人看的,成不了,还是给自己看的。”
文摘同学欣欣记得小时候上幼儿园,保姆送她,她不愿意去,躺在地上打滚。一次正好遇上她爸爸上班路过,大吼一声,欣欣吓得爬起来就跑进幼儿园大门。1954年出生的朋友王清,讲起她小时候的幼儿园生活,充满幸福回忆。她生下来56天就被送到幼儿园全托,一直到上小学。在幼儿园里她很受宠,因为她从小唱歌跳舞都很出色。唱歌经常领唱,跳舞经常领舞。她记得小时候她们跳老师编的小鸡舞,孩子们都穿上鹅黄色的小裙子,头上戴着用硬纸壳儿做的小鸡的冠饰(那都是老师做的)。小朋友如果排成竖排,她就在第一个,如果排成横排,她就在最中间。她说,那时候孩子的幸福感真是常伴左右。前些年她去看望当年幼儿园编小鸡舞的老师,白发如雪的老师把她记得清清楚楚。说:"你上学走了以后,小鸡舞改由一个叫润园的小朋友领舞,她可没你跳得好,有个固癖动作,经常爱提裤子。有一次我喊了一声:怎么又提裤子,她吓了一跳,没提裤子,倒尿裤子了。"我小时候在幼儿园老调皮,中午不睡觉,经常去捅捅这个,挠挠那个,弄得一屋子小朋友叽叽喳喳地笑闹,老师常关我禁闭,罚我等小朋友吃完点心都去外面玩了,再给我吃。但50年后回想起来,仍觉得那是最美好的生活。
幼儿园种种
当问到一些没上过幼儿园、50年代出生的朋友时,有人武断地说,那时是干部、教师的孩子才上得起幼儿园,比如当年北京的六一幼儿园、北海幼儿园和分司厅幼儿园、中央军委保育院和北师大二附小幼儿园等,入托的都不是一般人的孩子。其实政府当时已经注意到幼儿园向工农子女开门的问题,规定废除幼儿园招生考试,双职工的孩子优先录取,延长孩子在园时间,以利于妇女正常上班,经济困难子女,可以减免保育费等。同时,大力提倡街道办幼儿园,工矿企业办幼儿园,并接办私立幼儿园,接收外国在我国设立的孤儿院、慈幼院、育婴堂等,把它们改造成新式的幼儿园。
幼儿园的生活,讲述得十分清楚。他家住北京白塔寺宫门口,从3岁到5岁都在幼儿园度过,上的是“宫门口二条幼儿园”。那是一个大四合院儿,北房有住家,南房是幼儿园。他还记得当时管他们的阿姨姓门,“人特好”,他工作以后还时常去看这位老太太。当时托儿费分几种——有每月2块5的:中午不在幼儿园吃饭。这种孩子的家长多在附近工作,中午下班接孩子吃饭,然后再送回来;有3块5的:中午幼儿园管饭;还有5块的:这种是既管午饭,晚上还管送。这位朋友“记得很清楚”,每天晚上,幼儿园门口停着两辆带篷子的三轮车,“韩大爷往阜成门方向
……[看更多书摘]
后记2008年5月7日晚,林栋来电约写“50年代生人”,并给了一个“参考”期限。我意识到,他这是给了我一次“话语权”。从那时起,我一直处在一种难压的亢奋中。直到12月7日晚脱稿,不多不少,整整7个月,几乎用尽了一个心脏病人全部的力气。
这使我明白了,原来人的潜能是可以这样被开掘的,只要他以激情扑向那里,只要他愿意承受,只要他有点责任感。
其间,访问与写作是并行的,今天访了,明天也许就变成文字。我被每次访问感动着,他们都是50年代出生的人,都能在瞬间听懂这一命题,然后像在尽自己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