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少年百科全书1(1.9亿学生必读书)

分類: 图书,辞典与工具书,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类书,
品牌: 全国中小学校本课程与教材研究中心
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页码:181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7200075280/9787200075281
·条形码:9787200075281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读者对象:青少年
·丛书名:1.9亿学生必读书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中国青少年百科全书1》有400个精心选编的知识条目,500幅鲜明震撼的精羹彩圈.带领您了解量新的科学技术。领略人类的惊人智曩。走进异彩纷呈的百科天地。
编辑推荐谁发明了“O”?永动机是科学还是妄想,不用洗衣粉的洗衣机是怎样工作的?机器人离我们有多远7癌症墨怎样产生的7我们是否应该克隆人?水刀是如何“削铁如泥”的7你能看懂条形码吗?磁悬浮列车是如何浮在空中的?未来的汽车是什么样的原子弹、氢弹、中子弹有什么不同?气象武器如何“呼风唤雨”?……《中国青少年百科全书1》给你答案。
目录
1 数理化篇
诞生之初的数学
数学的起源
巴比伦泥版:卓越的数学成就
金字塔与纸草书中的埃及数学
中国十进制和二进制的故乡
有趣的数字
“0”的发明:人类伟大的发明之一
阿拉伯数字:印度人发明的数学符号
负数的引入:中国古代数学家的贯献
小数与小数点
无理数的风波
质数的性质
数学工具与符号
印加人的奇普
尺与圆规
算筹与算盘
机械计算机:帕斯卡加法器
加减乘除符号的由来
等号的出现
阿拉伯人的分数线
有趣的数学问题
棋盘上的麦粒问题
哥德巴赫猜想:数学璺冠上的明珠
罗紊悖论:谁为理发师理发?
鸡兔同笼问题
七桥问题:欧拉的数学模型
为地图着色的四色问题
形象万千
黄金分割的发现
独具魅力的勾股定理
美妙的对称
神奇的莫比乌斯带
动与静
万物都在运动
速度:运动快慢的标准
密度:质量与体积之比
重力:来自脚下的力
苹果落地与万有引力
惯性:维持原状
摩擦与摩擦力
重心:不倒翁的奥秘
杠杆:省力的装置
奇妙的浮力
冷与热
冬暖夏凉的井水
温度计与温度
热胀冷缩与冷胀热缩
对流、传导与辐射
无法制成的永动机
绝对零度:无法达到的低温
电与磁
摩擦起电
电流的产生
导体与绝缘体
安全电压
电器的并联与串联
看不见的磁场
光与色
七彩的阳光
五颜六色的物体
光的反射:视觉产生的条件之一
光的折射:闪烁的星光
光的散射:蔚蓝的天空
光的干涉:彩色肥皂泡
神奇的望远镜
哈勃望远镜
显微镜:洞见微观世界
红外线与紫外线
萤火虫与冷光
激光:希望之光
量子物理
原子的世界
×射线的发现
卢瑟福与粒子加速器
居里夫人与镭
狭义相对论:高速世界
核能:用之不竭的能源
化学创造的世界
合成橡胶
塑料时代
高吸水性树脂
水泥:高楼大厦的材料
油漆与涂料
化肥:农作物的营养添加剂
农药:寂静的春天
玻璃家族
生活中的化学
富含矿物质的矿泉水
去除异味的活性炭
味精的发明
肥皂与洗涤剂
蕴含能量的干电池
一擦就燃的火柴
营养丰富的酸牛奶
y射线:看不见的消毒剂
2 电子科技笢
身边的电器
电饭煲:煮饭必备
电磁炉:不见明火
微波炉:瞬间加热
电冰箱:低温保鲜
家用洗衣机
不用洗衣粉的洗衣机
家用热水器
吸尘器:清洁能手
电风扇:凉爽的风
空调:四季如春
电视机:坐观天下
等离子电视:保护眼睛的电视
液晶电视:长寿电视
交互式数字电视
指纹电子锁
家用机器人:住在家里的朋友
电子与通信
从电报到电话
程控电话:电信的重大变革
移动电话:即时通信
蓝牙技术
传真机:远程通信
微波通信:现代化的通信方式
光导纤维:信息高速公路的“路面”
光纤传感器
神通广大的卫星通信
走进电脑时代
……
3 生物技术篇
4 工业新知篇
5 交通运输篇
6 军事兵器篇
……[看更多目录]
序言我国有1.9亿的青少年正在中小学接受基础教育,学习相应的课程内容,接受统一的质量评佶,追求共同的价值目标,以期满足不同的人生愿景。的确,青少年时期是人生获取基础知识最关键的时期,中小学基础教育对此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课堂教学只能为青少年传授必要的书本知识,提供基本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的训练。要使学生视野开阔,获得更丰富、生动、有益的知识,掌握更成熟、高效的学习技能,高质量的课外阅读是非常必要的。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在校园的普及和应用,青少年的课外阅读问题日益凸显,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无疑
文摘1 数理化篇
诞生之初的数学
数学的起源
数学是一门最古老的学科,它的起源可以上溯到一万多年以前的原始时代。当时的人过着群居生活,平均分配猎物和采集到的食物,由此逐渐产生了数量的概念。为方便计数,人们开始尝试结绳计数或用石块计数,计数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项重要活动。
从现存资料来看,当时的四大文明古国都产生了自己的计数法和数学知识。然而,迄今为止,人们只在古代埃及和巴比伦发现了比较系统的数学文献。
随着古代埃及和巴比伦的衰亡,这些数学知识被好学的希腊人所继承,并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系统的理论科学。古希腊文明毁灭后,这些数学理论又被阿拉人保存和继承了下来,并在几百年后传回欧洲,数学再次走向繁荣,最终形成了近代数学体系。
插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