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版通史(1):先秦两汉卷
分類: 图书,新闻出版/图书馆/档案学,出版,中国出版事业,
品牌: 肖东发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书籍出版社
·页码:415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7506817837/9787506817837
·条形码:9787506817837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中国出版通史(1):先秦两汉卷》不仅力图反映由编辑、印刷、管理、发行、版权及书籍装帧等图书出版活动的各个环节及其之间的相互联系,关注文字、复制技术、载体的发明、发展对出版事业所起的巨大推动作用,而且将报纸、期刊、电子出版、网络出版等多种出版形式的发展史纳入研究的视野,同时。对以前研究相对薄弱的版权保护、经营管理、出版教育等问题。也进行比较系统的论述,以开辟出版史研究的新领域。拓宽出版史的对象和范围。
《中国出版通史(1):先秦两汉卷》各卷在中国出版史史料发掘方面用功尤深,考证、补充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具有重要文献价值的史料。这些新史料和新发现,对于拓展中国出版史研究的视野,对于中国文化史等相关学科的研究。均具有重要价值。
《中国出版通史(1):先秦两汉卷》以历史的客观性为中国出版史研究的基础,在充分吸收已有研究成果的同时,对于中国出版史上一系列重大史实及理论问题进行总结性研究,并力图作出具有说服力的回答;在充分发掘史料的基础上,将出版活动放在不同时期的社会大背景下进行考察,以社会史的视野。从出版的角度,对中华文明发展史进行全面的解读,把图书史、印刷史、文字史等各个出版史分支学科整合到“出版史”的框架内,由此在立意、结构、行文等方面形成出版史所独有的学术风格,以初步确立出版史研究的新范式。
作者简介肖东发,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代出版研究所所长、院学位委员会主席。
编辑推荐《中国出版通史(1):先秦两汉卷》讲述了:中华民族以其悠久辉煌的文明著称于世,出版对于文化传播和文化交流的作用功不可没。中国出版业形成发展的历史是中华文明的缩影。
目录
第一章 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出版活动的萌芽
第一节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传播活动
第二节 汉字的产生
第三节 原始图书典籍的出现
第二章 原始编辑出版活动的出现和发展
第一节 商朝和西周的概况
第二节 商周时期的原始图书典籍
第三节 原始编辑活动的出现
第四节 早期史官与原始的编辑出版活动
第五节 商周时期原始编辑出版活动的特点
第三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编辑出版活动
第一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出版环境
第二节 出版活动的发展
第三节 编辑出版活动取得发展的原因
第四节 战国时代的简牍及其形制
第四章 秦朝的出版活动
第一节 秦朝的文字统一工作
第二节 “焚书坑儒”与秦朝文化政策
第三节 秦朝的编辑出版活动
第五章 两汉出版的历史背景与整体特征
第一节 两汉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概况
第二节 两汉的文化政策及其对出版活动的影响
第三节 两汉出版的历史分期与整体特征
第六章 两汉时期的图书编校与出版活动
第一节 两汉图书典藏与编校机构
第二节 西汉的图书聚散与编校活动
第三节 东汉的图书聚散与编校活动
第四节 两汉时期的图书流通与贸易活动
第七章 两汉时期编辑出版的图书
第一节 两汉时期编辑出版的哲学著作
第二节 两汉时期编辑出版的文学著作
第三节 两汉时期编辑出版的史学著作
第四节 两汉时期编辑出版的科技著作
第五节 两汉时期编辑出版的字书和工具书
第六节 两汉时期编辑出版的宗教著作
第八章 两汉时期的出版物形制与文字载体
第一节 竹木简牍与缣帛
第二节 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
第九章 先秦两汉时期的著名图书编撰(辑)家
第一节 先秦著名图书编撰(辑)家
第二节 两汉著名图书编撰(辑)家
第十章 先秦两汉的出版与社会
第一节 先秦两汉出版在中国出版史上的地位
第二节 先秦两汉的出版思想
第三节 先秦两汉出版的特点
附录一 先秦两汉出版大事记
附录二 参考文献
后记
……[看更多目录]
序言中国是世界上出版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涌现出了大批优秀编辑家、出版家,创造出了数不胜数、承载积累、传承文明重任的优秀出版物,在编辑思想、编辑方法、出版技术、发行方式、组织管理等方面都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不仅直接推动和促进了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而且为世界出版事业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作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对中国出版的历史进行深入研究,梳理中国出版事业的源流、演变及其发展脉络,对于探索中国出版事业发展的规律.展示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促进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无疑是很有意义的。
一、中国出版史研究的回顾
与中国出版实践活动的悠久历史相比,中国出版史研究的历史并不长。其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初创阶段(19世纪末至1949年)、曲折发展阶段(1950-1979年)、繁荣阶段(1980~)。
文摘第一章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出版活动的萌芽
(远古至公元前1600年夏亡)
出版是人类文明活动的重要内容。一方面,不同的古代文明孕育了不同的出版历史活动,出版是古代人类传播活动日益高级化和复杂化的产物;另一方面,不同的出版历史活动又促进了各自文明的发展,出版作为高级阶段的传播形式不断地推动文明的进步与流传。中国古代出版历史活动就是在中华文明形成以后开始萌芽和发展起来的。离开了中华古代文明沃土的滋润和早期中国传播活动的发展,中国古代出版活动不可能发芽、成长和结果。追溯中国古代出版活动的起源,必须从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早期传播活动的发展说起。
在出版活动产生以前,人类主要通过口耳相传和简单的符号记录进行信息的交流和保存,但是由于口头语言和原始符号记录受到时间、空间和内容的限制,人类的许多早期活动资料很难保存下来。而早期的出版活动产生以后,人类文明才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古代出版活动的萌芽和出现,也是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一大里程碑。从此以后,出版活动随着中华文明的发展而发展,同时又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中华文明的更大发展。
后记
中华民族以其悠久辉煌的文明著称于世,出版对于文化传播和文化交流的作用功不可没。中国出版业形成发展的历史是中华文明的缩影。《中国出版通史》是由国家级出版科研机构——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组织编撰的首部出版通史,力求全面、系统、综合地反映中国出版史研究的历史传统和最新成果,成为最具权威性的出版通史。
作为整部通史的首卷,先秦两汉卷自有许多难点,例如汉字的产生、图书的要素及形成、出版的起源、编辑的雏形等问题,都是众说纷纭、能引发诸多争论的问题,也是出版史研究不可回避的基本问题。
这一点可以成为共识:事物的发展应该从源头讲起,研究出版要从文字的产生、图书文献的要素及成型开端。先秦两汉卷讲的是出版从无到有、奠基萌芽、逐步形成的过程。出版的起源不等于出版的完善。所以,原始的出版活动是比较粗糙的、不完善的,只是具备了出版活动的一些关键环节与基本功能。用这样的观点衡量,《逸周书》中的“铭之金版”,《黄帝内经素问》中的“著之玉版”,《墨子》中的“镂于金石,书之竹帛,传遗后世子孙”等行为,都可称为早期的出版活动。“版”的概念虽产生于木质,又不仅仅局限于此,作为文字的物质载体,各种质地的版如木版、玉版、石版、金版等,都曾为古人广泛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