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09)
分類: 图书,文化,中国文化,文化产业与事业组织,
品牌: 张京成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页码:445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7501791511/9787501791514
·条形码:9787501791514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09)》的基本框架大致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总报告:国际金融危机下的中国创意产业”;第二部分为第二章至第十七章,是《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09)》的核心,其中第二章至第十六章是北京、上海、香港等十五个城市的分报告,第十七章为各城市政策特点的评析;第三部分即第十八章“新视点:创意产业发展探索与思考”,这一部分收录了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
编辑推荐《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09)》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总报告:国际金融危机下的中国创意产业
第二章 北京:政策细化,投融资推进,奥运拉动
第三章 天津:创意产业步入快车道
第四章 石家庄:燕赵文化,创意新城
第五章 哈尔滨:冰雪名城弥漫创意气氛
第六章 上海:彰显世博城市魅力。走向创意和谐发展
第七章 南京:文化创意产业展翅飞翔
第八章 苏州:创意产业绘绣“新姑苏繁华图”
第九章 宁波:强劲市场需求带动创意产业发展
第十章 济南:破除体制机制性障碍,创意产业大有可为
第十一章 南宁:政策推动绿城创意产业发展。优势打造民族文化城市品牌
第十二章 昆明:西南文化创意集散辐射中心
第十三章 西安: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创造新的发展极
第十四章 台北:呈现新旧多元的创意城市
第十五章 香港:塑造“创意之都”品牌新形象
第十六章 澳门:特色资源助推创意产业起步
第十七章 评析:政策推动创意产业发展
第十八章 新视点:创意产业发展探索与思考
附录
附录一 各地创意产业政策列表
附录二 2008年各地创意产业交流活动表
附录三 各地创意产业规模数据表
参考文献
……[看更多目录]
序言自2006年“创意产业”字眼首次出现在官方文件——《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以来,各地争装“创意引擎”引领中国新经济,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植创意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创意产业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进行得如火如荼,取得了实质性和阶段性的进展。
四年以来,作为专注中国创意产业发展的一个研究团队,我们时刻关心着中国创意产业发展的进程,收集并整理分析相关政策规划和产业发展信息,在致力于研究创意产业发展战略的同时,我们及时跟踪创意产业发展的理论前沿,参与中国创意产业发展的实践,判断中国创意产业发展的方向与趋势,已连续三年出版了《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
如今《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09》又如期付梓。对我们来说,如实记录创意产业每一年的发展轨迹不仅是一种责任,更是形成了一种习惯。
过去的一年,各地创意产业呈现出差别化定位、特色化发展的趋势,具有地方特色的“创意城市”正在不断涌现。基于这个基本判断和全球金融危机仍在蔓延和扩散的宏观经济环境,《报告2009》的基本框架大致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总报告:国际金融危机下的中国创意产业”;第二部分为第二章至第十七章,是本书的核心,其中第二章至第十六章是北京、上海、香港等十五个城市的分报告,第十七章为各城市政策特点的评析;第三部分即第十八章“新视点:创意产业发展探索与思考”,这一部分我们收录了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
在总报告中,我们首先结合国际金融危机这个宏观经济环境对2008年我国创意产业整体状况进行了基本判断和定位:在世界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我国创意产业良好的发展环境没有改变,并呈现出政策导向逐渐明确、人才建设更加系统、产业交流持续繁荣、重点行业逆势增长等特点;在此基础上,系统分析了我国创意产业目前阶段仍然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是我们对我国创意产业发展趋势的一个预测。我们相信,展望2009年,中国创意产业将是一个面临更多机遇、对资本有更强吸引力、向其他产业不断渗透、发展特色更趋鲜明的一年。
文摘插图:
(四)把握产业本质,走出创意产业的实践误区
政府、企业、个人等围绕创意产业的一切实践活动必须符合其产业本质,脱离了产业本质,创意产业的发展将会走进误区,或者只带来短暂的表面繁荣。创意产业的各种实践活动需要在把握产业本质的基础上,进行方向性和战略性调整。
第一,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需要经济基础,政府不能不切实际地盲目模仿。文化创意产业是以创造差异化的精神体验为本质特征的,满足的是人们的精神消费需求,而精神的消费必然是在物质消费得到充分满足以后开始的,因此文化创意产业的产生一定是工业经济较为发达、社会文明较为成熟的产物。虽然当前社会的整体消费趋势正在由物质消费向精神消费转变,但是在我国仍有很多地区尚未解决温饱问题,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经济基础尚未成熟,一方面并不具备精神消费的生产能力和消费能力,另一方面对精神消费的需求也较为有限。所以,在上海、北京、深圳等发达城市举起创意产业的大旗后,其他城市切不可盲目模仿,一定要首先客观衡量自身的经济基础,然后再确定是否把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特别是围绕本地消费市场的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当前发展的首要重点。
第二,政府主导下的大面积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脱离产业本质,形式上的集聚并未带来内容上的相应集聚,对于集聚区的建设思路有待转变。在20世纪90年代高新技术产业园和21世纪初文化产业园成功的鼓舞下,中国城市在发展创意产业的过程中,多将集聚区建设作为发展创意产业的主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