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回顾与省思
分類: 图书,军事,世界军事,军事史,
品牌: 钮先钟
基本信息·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码:373 页
·出版日期:2003年
·ISBN:7563341919
·条形码:9787563341917
·包装版本:2003-09-0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回顾与省思》是一本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论文集,由战争初期、希特勒进攻苏联起始至败亡、太平洋战争三部分组成。 作者以宏观的视野,依据翔实的史料,回溯了战争爆发至结束的全过程以及当时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客观分析了导致大战中诸多战役成败的因素,并在深刻检讨其中缺失的基础上,总结出具有警世作用的教训。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回顾与省思》可以帮助读者从更宽的层面去了解并思考“战争”之更深层的意义。
作者简介钮先钟,1913年7月生。金陵大学理学士。曾任《台湾新生报》总编辑、《军事译粹》杂志社总编辑、中国台湾淡江大学欧洲研究所教授等职。现为淡江大学国际事务与战略研究所荣誉教授。出版译著及著作近百种。
媒体推荐序言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战争。自从战争结束之后,有关此次大战的著作也就纷纷出现,而且历久不衰。概括言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战争结束之后,首先出版的书以亲身参加战争的重要人物所写的回忆录最为畅销。尤其是名将对战争经验的叙述和感想更是具有高度的吸引力。但从学术研究的观点来看,这一类的著作既不能视之为信史,而且也缺乏较深入的分析。此即所谓的第一阶段。到了1970年代,许多较详细和较深入的著作开始问世,尤其是美英两国官方所编辑的战史更是具有权威性的记录。不过,这一类的著作不仅篇幅浩繁,
编辑推荐《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回顾与省思》可以帮助读者从更宽的层面去了解并思考“战争”之更深层的意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回顾与省思》是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论文集,由战争初期、希特勒进攻苏联起始至败亡、太平洋战争三部分组成。
目录
序言
第一篇
第一章 战争的起因
第二章 张伯伦与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三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同盟关系
第四章 1940年挪威战役的检讨
第五章 曼施泰因及其计划
第六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国失败的检讨
第七章 希特勒为何未能击败英国
第二篇
第八章 1941年希特勒征俄失败的检讨
第九章 论1942年南俄战役
第十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意大利
第十一章 北非战役的分析
第十二章 从德国人的观点论诺曼底之战
第十三章 诺曼底登陆战的历史分析
第十四章 诺曼底作战与法国南部作战的比较研究
第十五章 战略与后勤: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验
第十六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对德国的战略轰炸
第十七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德陆军战力的比较
第十八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高战争指导者
第三篇
第十九章 日本为何发动太平洋战争
第二十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基本战略的决定
第二十一章 珍珠港事件
第二十二章 中途岛会战评述
第二十三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美军为何不曾进攻中国台湾
第二十四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无条件投降之分析
……[看更多目录]
文摘书摘
说起第二次世界大战为何会在1939年爆发的原因,论者几乎无不一致认为罪魁祸首就是希特勒。概括地说,在30年代所有欧洲国家都无一不希望和平,假使希特勒不甘为戎首,则战火应不至于燃起。从表面上看来,这种判断与事实相符,无懈可击,应可作为定论。但50余年来,由于各国的机密档案逐渐公开,而使研究战争史的学者获得很多新的资料,于是所谓修正主义(Revisionism)的风气遂开始盛行。换言之,对于过去已经定论的问题又经常被提出来作新的再检讨。
国际事务,无论战争或和平,都是一个相对的问题,也就是说一定有正反两面,一切的现象都是由正反两面的互动所造成的,而不能把责任只归之于某一面。因此,在分析某一问题时
必须同时兼顾双方,而不能把一切注意力都集中在某一方面。过去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起因的学者似乎有过分偏重德国而忽视英国的趋势。事实上,扩张的意图与战争的引发并无必然关系,诚如克劳塞维茨所云,侵略者可能爱好和平,因为他也希望不战而胜。所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之终于爆发,英德双方是同样不能辞其咎的。但是英国方面的情况却几乎很少有人研究。
本文就是针对着这一盲点。英国人对于希特勒的挑战采取了何种对策?英国的战略是如何演变的?英国对策的失败原因安在?是否仅为执行的偏差抑或实为基本观念之错误?英国的战略对于战前危机的加深,和战争爆发的时机具有何种影响?大致说来,本文的目的就是想要对这些问题提供合理的答案。而在此种分析过程中,也就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能够获得较深入的新认识。
1941年的北非战役是一场真正的拉锯战,隆美尔虽然已经进到埃及的边界,结果还是退回到其在利比亚的原有起点上。1942年才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年,这一年的战局,除了斯大林格勒会战(南俄战役)以外,整个战潮的起伏也都是以地中海为中心。
以地略形势而论,西方在地中海、甲东和北非这一广泛地区享有一种传统的优势:(1)生活在地中海沿岸的人是惯于接受英国的统治,对轴心存有先天的敌视心理。(2)西方在此地区据有若干战略要点,居于进可攻、退可守的有利地位。(3)英国人始终认为地中海是其帝国生命线,所以不惜付出重大成本以求生存。德国人则始终认为这是一个副战场,不曾给予足够的重视。
希特勒在1940年法兰西战役胜利之后,若能一鼓作气渡过海峡入侵不列颠,则欧战可能急转直下而告结束。当“海狮”作战未能发动之后,希特勒遂决心先击败俄国再来解决英国。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