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精装)

分類: 图书,文学(旧类),综合,
品牌: 威尔·杜兰著
基本信息·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ISBN:7506017652
·条形码:9787506017657
·包装版本:1
·装帧:精装
·开本:0开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在本书中,您将看到: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那些灿烂辉煌的城市——佛罗萨、威尼斯、曼图亚、米兰、维罗纳,每一个主权国家在商业和艺术繁荣方面的竞争。
艺术家——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韦罗内塞、丁托列托、多纳泰洛、提香、葛雷基欧、利比、马萨乔。
美第奇家族:科西莫,冷静、机智的佛罗伦萨文化赞助人;洛伦佐,统治时期被誉为“黄金时代的回归”,其子为教皇莱奥十世。
恺撒·博尔贾,强大而野心勃勃的专制统治者。
萨沃纳罗拉,伟大的道德革命家,他看出意大利在财富和衰微的宗教信仰下道德日堕,便勇敢地、狂热地、无效地起而对抗当时的感官和怀疑精神。最终被绞死并被烧为灰烬。
罗马:帝国荣耀的回声。在被法国和德国残酷劫掠之前,一直被称为“世界的中心”。
作者简介威尔·杜兰(1885-1981),美国麻省北亚当姆人,生于1885年。美国最著名的通俗哲学史家、历史学家。他先后在圣彼得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受高等教育,曾担任报社的实习记者、中学教师。后来进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所追随毛根和盖尔金专攻生物学,并在伍伯利和杜威的指导下专攻哲学,1917年获哥大博士学位。
从1914年起,他就在纽约的一家长老会堂演讲哲学史与文学史,前后14年,为他的《哲学的故事》与《文明的故事》两部书预作准备。1926年,出版《哲学的故事》获得出乎意料的成功,从此偕同夫人投注毕生精力从事《文明的故事》的著述。1967年,该书荣获美国普利策大奖,并得到西方读书界、学术界的普遍赞誉。20世纪30年代杜兰的著作就被译成中文,为中国读者所熟悉。《文明的故事》被称之为20世纪之《史记》和《汉书》。
杜兰的其他著作还有:《哲学和社会问题》、《生命之解释——当代文学的考察》、《自传》。
媒体推荐后记
研究这几个多彩多姿、生气蓬勃的世纪里这么多的事物及人物,一直是一种深沉而又令人感谢的体验,这个文艺复兴的财富是多么的浩瀚,甚至于在它衰落的时候,都还能产生像丁托列托跟韦罗内塞、阿雷蒂诺跟瓦萨里、保罗三世跟帕莱斯特里纳、桑索维诺跟帕拉迪欧、科西莫跟切利尼这样的人物,以及像公爵宫及圣彼得教堂的圆顶这样的艺术!那些文艺复兴时代意大利人的生命力是多么的令人惊异!生活在暴乱、通奸、迷信及战争之中,竟仍然急于追求美及艺术的各种形式,而且还倾泻——整个意大利俨若一座火山——他们的感情及他们的艺术、他们的建筑及他们的暗杀、他们的雕刻及能奸、他们的绘画及抢劫、他们的圣母(Madonna)及荒诞不经的行为、他们的颂歌及歪诗、他们的秽行及虔诚、他们的亵渎及祈祷等等火烫的岩浆!还有什么地方有这么浓厚的豪迈生活?到今天,我们仍感觉得到那一阵风的气息。我们的博物馆充满着那一个充满灵性且又疯狂的时代的剩余物。
要冷静批判它是件困难的工作,我们谨慎地分析反对它的理论,第一,文艺复兴(仅限于意大利)实质上的基础是由少数聪明人操纵大多数单纯的人而达成的经济拓展,罗马的财富来自上百万的欧洲家庭虔诚的捐献,佛罗伦萨的光辉是成天工作的低级的无产阶级的血汗结晶,他们没有政治上的权利,只有在分享平民艺术的光荣及城市生活令人兴奋的激素上比中古时代的农奴富有。在政治上,文艺复兴时代由商业的寡头及军事上的独裁取代共和政体;在道德上,它是一种异教的反叛,腐蚀了宗教理论的道德尺码,放纵人类的本能,让它们能随心所欲地使用工商业的财富,没有经过本身已世俗化且好战的教会的检查,这便是宣称在政府、外交及战争上,立于道德之上的国度。
文艺复兴时代的艺术是美,但是(批评者继续指出),很少是高尚的。在细节上.它胜过哥特式的艺术(Gothicart),但是,在宏伟、和谐及整体的效果上则又略逊一筹,它没达到希腊的尽善尽美,也没达到罗马艺术的庄严,富有的贵族之声使艺术家与工匠分开,使他与人群隔离,也使他依赖突起的君王与暴发户。其灵魂迷失于死亡的古物之上,建筑于雕刻拘泥于古代及外国的形式之中,如阿尔贝蒂在佛罗伦萨及不和谐的希腊罗马式(Greco-Roman)的前庭搭配哥式的教堂该是多么的荒唐。也许,艺术上的全部复古是件可悲的错误:一种风格一旦死了,便不能适当地再复活除非它所表现的文明也能恢复。风格的气势与健康在于与当时的生活相和谐,在希腊艺术及罗马艺术的伟大时代中,有一种禁欲的节制,被希腊思想理想化,并常常在罗马的特征中实现出来,但是那种节制跟文艺复兴的自由精神、热情。骚动及过度是迥异其趣的,还有什么能比表现文艺复兴时代的宫殿的特征——平屋顶及天花板,规则的长方形正面。单调的窗户排列——更违反十五六世纪的意大利风尚呢?当意大利的建筑厌倦这种单调与虚伪的古典时,它便任其发展了。就像一个威尼斯商人为提香加衣袍,太过装饰与华丽。于是便从古典降为庸俗——可悲的无知之堕落。
……
目录
第一部分 文艺复兴总述
第一章 彼特拉克与薄伽丘时代
第二章 在阿维尼翁的教皇
第三章 美第奇的兴起
第四章 黄金时代
第五章 萨沃纳罗洛拉与共和国
……[看更多目录]
文摘书摘
美第奇时代,人文主义者占据了意大利心灵,使它从宗教转向哲学,从天堂转向地上,也向讶异的一代泄露了异教思想和艺术的宝藏。这些为学术疯狂的人士,早至阿廖斯托 开始就已接受了“人文主义者”的名称,因为他们称呼古典文化的研究为“人文学科”——不是更富人情味,而是更人性化的学问。现在人类研究的适当题材是人,是他潜在的力量和身体的美,是他感官和感情的欢乐、痛苦,是他理性的脆弱尊严;是丰富、完美地显露这些题材的古希腊、罗马文学。这就是人文主义。
现存的大部分拉丁古籍和不少希腊杰作都已为中古学者所知悉;13世纪更有人熟知了大部分的异教哲学家。但是那个世纪几乎完全忽略了希腊诗,很多现在受重视的宝藏当时在寺院或教堂的图书馆中无人理会。彼特拉克和他的继承人就在这些被遗忘的角落中发现了“遗失”的古典作品,他称这些作品为“被野蛮狱卒囚禁的文雅犯人”。薄伽丘参观蒙特·喀昔诺,诧异地发现不少珍本在尘土中面临腐朽,有些被删改成祷文或护符。波焦趁着参加康斯坦(Constance)会议之便,参观圣高尔(St.Gall)的瑞士寺院,发现昆体良的《学校论》(lnstitutiones)躺在污秽的地窖中。当他重拾这些书卷的时候,不免觉得这位古大师正伸手求援,希望脱离“野蛮人”的魔掌;因为有文化良知的意大利就像古希腊和罗马人一般,正是用这个名字称呼阿尔卑斯山彼侧的强大征服者。其中只有波焦由严冬的寒雪中铲除障碍,从坟堆中救出留克利希阿斯、克伦姆莱(Columella)、弗仑蒂努斯(Frontinus)、维特鲁维亚、弗拉库斯(Valerius Flaccus)、德尔图良、蒲劳塔斯、彼得罗纽斯(Petronius)、马西利努斯(Ammifnus Mar-cellinus)等人的作品和西塞罗的几篇主要演讲。萨卢塔蒂(Coluccio Salutati)在韦尔切利(Vercelli)这个地方掘出西塞罗的信件《论家庭》 (Ad Familiares) (1389年);兰德安尼(Gherardo Landriani)在洛迪(Lodi)城的古箱中发现西塞罗谈修辞学的论文(1422年);特拉弗沙利(Traersari)在帕多瓦拯救那坡斯(Cornelius Nepos)的作品免于湮灭(1434年);塔西佗的作品《阿格里科拉传》(Agricola)、《日耳曼尼亚志》(Germania)和《对话》(Dialogi),在德国被发现(1455年)塔西佗的另一作品《编年史》(Annales)前6册,以及小普林尼的信件全稿都在Corvey寺院发现(1508年),成为莱奥十世的重要财产。
土耳其人占据君士坦丁堡的前半世纪中,12位人文主义者在希腊读书或旅行,其中奥里斯帕(Giovanni Aurispa)带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