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语文:表现与存在(上下)

语文:表现与存在(上下)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參考價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類: 图书,教材教辅与参考书,高中,综合,
  品牌: 潘新和

基本信息·出版社:福建人民出版社

·页码:1456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7211049367

·条形码:9787211049363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20

·正文语种:中文

·套装数量:2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语文:表现与存在(上下)》主要讲述了:语文教育,不是要求学生被动地“应需”,把学生“塑造”成符合成人社会的教育观念的统一的“人”,将他们“修理”为能根据外部世界的指令行动的机器人,甚至为此不惜专断地干预、窒息他们的言语禀赋,以求得毫无灵性的工具化的言语操作能力,而要顺其自然。这个自然,就是内存于人的生命本能中的言语欲求和言语天赋。语言教育要唤醒学生固有的言语生命意识和言语潜能,使之得以良好的养护和培植,使他们的言语才能得到积极主动的发挥和张扬,从中感受成功与失败、满足与自尊,并最终成为言语上自我实现的人。人的言语欲求、言语意识、言语才情、言语智慧、言语能力、言语抱负和言语信仰,是从每一个人的鲜活自由的内在生命中生长、绽放出来的花朵。这便是与实用主义、行为主义的“应付生活”动力学相反对的人本主义、人文主义的动力学——符号(言语)生命动力学。语文教育能与人(学生)的言语生命特性统一,语文教育的目标能与人的言语生命欲求契合,使言语学习和言语活动成为人的自发的需要和自觉的追求,这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的教育。

媒体推荐我以为,这部精心结撰的百余万言的鸿篇巨制,是我国现代语文教育发轫以来罕见的力著。

学术的价值,并不仅仅取决于命题的提出,更重要的是取决于论证的严密。值得庆幸的是,潘先生不但善于破,而且善于立;不但有批判,而且有创造。在“占语生命动力学”的总体概念之下,他从容地推出了自己原创的范畴系列,衍生出多个系列的亚范畴,力求让各个亚范畴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支持,相互说明,构成相当严密的内在的链接,层层深入地展现了一种森严的体系。其思考领域之广,逻辑覆盖之大,思想密度之高,学术视野之开阔,如果不是绝后的话,至少也可谓空前。他的理论建构不仅提供了一个新的高度,而且开辟了语文教学的新途径,研究涉及了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等各个领域。尤其是写作教学论,以其可操作的实践性使人大开眼界。

——孙绍振

放在我们面前这部潘新和教授的新著《语文:表现与存在》,足一部一百数十万言的煌煌大作。当语文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在全国推进,当在课改中出现一些矛盾和困惑的时候,我们读到了这部书。潘新和教授以一人之力,穷数年之功,大胆突破了语文教育理论既有观念、方法以及思维模式的拘限,铸就此一追求语文教育学现代品格的扛鼎之作。作者的魄力和才气,想像力和洞察力,那种势如破竹的逻辑力量和冷峻、深刻的批判,不畏权威、唯真理是从的学术良知,固然给人以震撼;而充溢全书的高远的教育理想、宏大的学术抱负,以及热爱语文教育、挚爱下一代、为民族的未来深忧远虑的社会责任心,更令人肃然起敬。统观全书,潘新和教授对语文现象的研究,有一份厚重的历史感和深邃的前瞻性;注重多学科最新成果的融会贯通,具有多元的理论视野;在新世纪现实需要和理论创新的双重召唤一卜,致力于语文教育理论范式的重构,以图带动整个语文教育实践的深刻变革。我愿意向所有在语文课改中行进、不懈地追求教育理想的人们,郑重推荐这部语文教育理沦新著。

——方智范

有幸先睹潘新和教授的巨著,深为语文教育研究这一丰硕成果而激奋、而鼓舞;尤其使我感到震撼的,是作者基于学术道德的理论勇气和履行学术责任的扎实功力。

我以为,潘新和教授所著的《语文:表现与存在》,在理论勇气、分析功力,在勇气和功力的相互映照、相互支撑上,堪称语文教育研究的楷模。

——王荣牛

编辑推荐《语文:表现与存在(上下)》介绍了我国的学术传统,向来都是注重实践理性的,几乎没有欧洲那样在基本概念和范畴中追本穷源的传统。在超越现实的抽象世界中遨游,和我们的民族性格格不入。这当然有好处,至少避免了欧洲中世纪那种繁琐哲学的自我迷惑。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的弊端在我国学苑里是很少见的,占据主流的学术潮流都集中在实践理性方面。

目录

上卷:语文教育原理论

绪论语文:人的确证

第一章 语文教育:走向表现与存在

一 语文的革命:言语生命论转向

二 范式的诠释:生活、阅读本位

三 现代语文教育范式批判

四 表现本位的理性崛起

五 语文之醇境:引领言语人生

六 语文之化境:诗意地安居

七 语文之使命:生命的表现与存在

八 生命之维:言语生命动力学语文学纲要

第二章 语文之蔽:“工具论”和人文论

一 “工具论”的历史渊源

二 语言不是“工具”而是本体

三 言语表现:主体的突围

四 符号动物的悖论:规范与反规范

五 人文性是人文学科的共性

六 言语性才是语文学科的种差

七 言语:人文与存在的家

第三章 陈旧的新陷阱:“语感中心说”

一 能力的“发现”:“语感中心说”的兴起

二 语感论、言语论:实用论、“工具论”的翻版

三 误区之一:抽象语感论

四 误区之二:语感图式目的论

五 误区之三:阅读语感论

第四章 归化和异化:寻找语文之途

一 为修己:有德者言可不学而能

二 为功名:修身以求进也

三 为生活:供谋生应世之要需

四 知识本位:“双基”与训练转化论

五 能力本位:从语言到言语

六 素养本位:从言语到语文素养

七 存在本位:引领诗意的言语人生

第五章 言语生命动力学:我写故我存

一 动力的缺失是根本性的缺失

二 动力学视阈:精神性、智能性、生命性

三 当代言语动机论:言语动机和动机系统

四 应试与“应世”:“人”的缺席

五 “不朽”论的存在性价值

六 “我写故我存”的当代动机论

七 人类学哲学思考:人是写作的动物

八 自救和自娱:战胜并享受孤独

九 存在性动机论:选择言说是人生之至幸

第六章 言语人格:超越生存性与功利性

一 分裂人格与理想人格的对峙

二 言语操守:呼唤真人格、真情性

三 言语人格:俳优人格与良史人格

四 言语表现:为分数,.抑或为生命的表达

五 荣誉和金钱不可能在同一个钱袋里找到

六 宁静淡泊,学而优不仕

七 从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开始

八 语文教师:具有言语人格魅力的人

第七章 教学主体论:主体间言语生命的互助

一 “三主说”的涵义及其思想渊源

二 对“三主说”非逻辑思维的批判

三 判据失误:“学生主体说”“教师主体说”

四 “互为主客体说”“轮流主客体说”等的局限

五 “复合主体说”:摆脱师生“主、客”思维

六 超越传统视界:作为亚主体的师生的存在

七 唯真理是从:质疑“平等者中的首席”

八 教育的归宿:师生共同发展

第八章 师生关系:言语生命的存续与默契

一 师生主体间性:言语生命的存续

二 “主导说”:师道尊严、教师中心的呓语

三 “非指导性”:传统强势教师的退隐

四 言语生命互动形态:对话、隐对话和潜对话

五 对话方式:逻辑、隐喻和感应

第九章 表现论阅读视界:解释学之吸纳与反思

一 作者理论: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

二 从作者崇拜到体验作者的言语生命状态和动机

三 文本理论:哈姆雷特是剧本中的哈姆雷特

四 从就文论文到感悟言语创新和言语个性

五 读者理论: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六 从读者介入解读到读者言语生命意欲的扩张

七 解构批评:哈姆雷特不再是哈姆雷特

……

第十章 读、写新观念:写人高于阅读

第十一章 说、写新观念:书面语重于口语

第十二章 言语创造力:依存于存在的生命

第十三章 言语想象力:诗意生命的馈赠

第十四章 教育科研:教师诗意人生的呈现

下卷:语文教学实践论

绪论 牧养言语生命的“野性”

第一章 语文教师:言语生命意识的传递者

第二章 教学目的:存养言语生命和言说素养

第三章 动力指向:言语生命的鼓荡和激扬

第四章 言语教学法:贵“无”,抑或尚“有”

第五章 表现与存在:触摸言语生命的体温

第六章 写作:养护言语个性和精神创造力(上)

第七章 写作:养护言语个性和精神创造力(下)

第八章 口语交际:释扬言语生命能和应对机智

第九章 阅读:为言语生命的化育和创造奠基

第十章 评改与测试:对言语生命的赞美和激励

第十一章 教案与反教案:教学行为的辩证法

基本概念解释

主要参考书目及版本

后记

……[看更多目录]

序言摆在我眼前的,是一部高水平的原创性著作,作者继《中国现代写作教育史》《中国写作教育思想论纲》以后,登上了又一学术高度。我以为,这是我国现代语文教育发轫以来的一部罕见的力著。

我国的学术传统,向来都是注重实践理性的,几乎没有欧洲那样在基本概念和范畴中追本穷源的传统。在超越现实的抽象世界中遨游,和我们的民族性格格不入。这当然有好处,至少避免了欧洲中世纪那种繁琐哲学的自我迷惑。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的弊端在我国学苑里是很少见的,占据主流的学术潮流都集中在实践理性方面。语文教育学也不例外,一直是把经世致用的实用性放在第一位的,从孔夫子到叶圣陶都强调写作为了应付社会需求,为了争取生存条件的改善。经世致用,修齐治平,国脉所系,文脉所存,香烟不绝,源远流长。直至21世纪,这种语文、写作教育思想从未有人质疑过,被当做不言而喻的大前提。这并不奇怪,不用太高深的学问,就能感觉到它的某种合理性。语文学习和写作难道不是为了社会的进步和生活境界的提升?一切学问,难道不都是为了人生,为了人生的竞争?但是,从学术研究上来说,没有一种学说是绝对正确的。

文摘四 应试与“应世”:“人”的缺席

在以往的语文教育实践中,是以应试、“应世”为基本动力定型。我们所说的动机的缺失,主要是指“应性”“存在性”动机的缺失。

“应世”包含了应试,这两个概念本来不应并列。但由于在学校教育中,长期以来是以应试为行为动机和目的的,在学生受教育阶段,应试动机是“应世”动机的具体体现,因此,有必要将其从“应世”动机中抽取出来进行讨论。

学生对应试、“应世”动机的认识来自于老师,而老师的观点也没有多少是自己的。应试动机是来自应试教育机制相沿成习的影响,考试便是一切,考试要考作文所以要学写作文;“应世”动机大致上是来自主流的语文教育思想,而主流的语文教育思想又来自西方实用主义哲学、教育学和传统的文艺理论、政治观念,是长期形成的集体无意识。应试动机虽然在实践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却是上不了台面的,一般限于“口耳相传”、心领神会。在教育理论中,却是“应世”动机的一统天下。我国主流的语文教育思想基本上就是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看看叶圣陶先生是怎么说的:

训练学生写作,必须注重于倾吐他们的积蓄,无非要他们生活上终身受用的意思。这便是“修辞立诚”的基础。①

假若有所表白,这当是有关于人间事情的,则必须合于事理的真际,切乎生活的实况;假若有所感兴,这当是不倾吐不舒快的,则必须本于内心的郁积,发乎情性的自然。这种要求可以称为“求诚”。②

旧式教育可以养成记诵很广博的“活书橱”……可以养成学舌很巧妙的“人形鹦鹉”,可以养成或大或小的官吏以及靠教读为生的“儒学生员”;可是不能养成善于运用国文这一种工具来应付生活的普通公民。①

叶圣陶还在《中学语文教材编辑座谈会发言》中说:“语文是人与人交流和交际的必不可少的工具。不善于使用这个工具,就无法工作和生活,甚至可以说就不能做人。”由此可以看出,在“应世”方面,同学、老师们的观点和叶圣陶的观点是完全一致的,那就是都讲到了两个方面:一是工作、生活的需要;一是倾诉宣泄内心情绪的需要。这两个方面,前者是来自外界的被动的强制性需要,后者主要是一种“缺乏性需要”。

但在这里,我们发现,当叶圣陶把言语实践的经验感悟上升为语文教育本体论的认识的时候,强调的是前者,而对后者是不怎么重视的,或者说是比较淡化和压抑的。那么叶圣陶的这个经“简化”过的重实际生活实用(应需论)的语文教育思想又是从何而来的呢?显然叶圣陶的写作价值观贯穿其中的

……[看更多书摘]

后记虽然研究语文教育学不是我的“专业”,但我希望它成为我后半生事业的最重要的一部分。这是一部我自己最看重的著作,标志着我的研究的一个转折,我的“言语生命意识”的新觉悟。

在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历来“语文学科教学论”(原称“语文教材教法”)是最被人瞧不起的课程。因为,长期以来担任这门课的多是中学资深教师。这些教师在中学都是出类拔萃的,可是到了高校,由于语文学科理论底子薄,且是面向基础教育的,远不如文学、语言这些传统学科地位显赫;这些由中学调入的优秀教师,长期沉溺于教学,学术研究能力相对较弱,在以“科研”取人的大环境下,学术成果少就没什么地位可言。这是在一个尴尬的学科里默默耕耘的尴尬的教师群体。几年前,文学院教研室整合,我无奈而有幸地成了“语文教学与写作教研室”主任,跟语文教学论老师们有了较多的接触,加深了对这种处境的了解,也进一步拉近了我与语文教育的距离。

多年来我对写作和写作教育的研究,很自然地会蔓延到对语文教育的思考。当上“主任”之后,语文学科和语文教学论更多地进入到我的视野。我国20世纪末的那一场对语文教育声势浩大的声讨,和学界对语文教育的大讨论,促使我下决心投入较大的精力关注语文教育领域的问题。我觉得关注母语教育,当是每一个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责无旁贷的义务。语文基础教育不搞好,高校的汉语言文学教育也好不了。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23年上半年GDP全球前十五强
 百态   2023-10-24
美众议院议长启动对拜登的弹劾调查
 百态   2023-09-13
上海、济南、武汉等多地出现不明坠落物
 探索   2023-09-06
印度或要将国名改为“巴拉特”
 百态   2023-09-06
男子为女友送行,买票不登机被捕
 百态   2023-08-20
手机地震预警功能怎么开?
 干货   2023-08-06
女子4年卖2套房花700多万做美容:不但没变美脸,面部还出现变形
 百态   2023-08-04
住户一楼被水淹 还冲来8头猪
 百态   2023-07-31
女子体内爬出大量瓜子状活虫
 百态   2023-07-25
地球连续35年收到神秘规律性信号,网友:不要回答!
 探索   2023-07-21
全球镓价格本周大涨27%
 探索   2023-07-09
钱都流向了那些不缺钱的人,苦都留给了能吃苦的人
 探索   2023-07-02
倩女手游刀客魅者强控制(强混乱强眩晕强睡眠)和对应控制抗性的关系
 百态   2020-08-20
美国5月9日最新疫情:美国确诊人数突破131万
 百态   2020-05-09
荷兰政府宣布将集体辞职
 干货   2020-04-30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逍遥观:鹏程万里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神机营:射石饮羽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昆仑山:拔刀相助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天工阁:鬼斧神工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丝路古道:单枪匹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与虎谋皮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李代桃僵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指鹿为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小鸟依人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千金买邻
 干货   2019-11-12
 
推荐阅读
 
 
>>返回首頁<<
 
 
靜靜地坐在廢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無際,忽然覺得,淒涼也很美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