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责任--文化名家谈青少年教育

分類: 图书,教育,家庭教育,
品牌: 潇龙
基本信息·出版社:京华出版社
·页码:271 页
·出版日期:2006年
·ISBN:7806009531
·条形码:9787806009536
·包装版本: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编辑推荐本书所选的文章,有散文、杂文,也有随笔、论文,还有演讲稿、书信,并不统一,甚至称得上繁杂;以作者来看,他们的身份也颇为复杂,既有作家、艺术家,也有哲学家、美学家,教育家。
虽然时过境迁,今天的社会环境、教育条件已经远非当年的状况,但是这些文章中所蕴含的对孩子赤诚的爱、谆谆的苦心、人生的智慧等,以及那个激情洋溢的五四运动所倡导的对国家的抱负、对社会的责任,对理想的坚持、对进步的追求,对于今天的读者—家长、教育工作者、孩子—仍然有启迪和借鉴意义。
目录
一辑 父母的责任
我们怎样做父亲
谈家庭教育
创造的儿童教育
儿童的文学(节选)
儿女
……[看更多目录]
文摘书摘
谈家庭教育
蔡元培
家庭者,人生最初之学校也。一生之品性,所谓百变不离其宗者,大抵
胚胎于家庭之中。习惯固能成性,朋友亦能染人,然较之家庭,则其感化之
力远不及者。社会、国家之事业,繁矣,而成此事业之人物,孰非起于家庭
中呱呱之小儿乎?虽伟人杰土,震惊一世之意见及行为,其托始于家庭中幼
年所受之思想者,盖必不鲜。是以有为之士,非出于善良之家庭者,世不多
有。善良之家庭,其社会、国家所以隆盛之本钦?
幼儿受于家庭之教训,虽薄物细故,往往终其生而不忘。故幼儿之于长
者,如枝干之于根本然。一日之气候,多定于崇朝,一生之事业,多决于婴
孩,甚矣。家庭教育之不可忽也。
家庭教育之道,先在善良其家庭。盖幼儿初离襁褓,渐有知觉,如去暗
室而见白日然。官体之所感触,事事物物,无不新奇而可喜,其时经验既乏
,未能以自由之意志,择其行为也:则一切取外物而摹仿之,自然之势也。
当是时也,使其家庭中事事物物,凡萦绕幼儿之旁者,不免有腐败之迹,则
此儿清洁之心地,遂纳以终身不磨之瑕玷。不然,其家庭之中,悉为敬爱正
直诸德之所充,则幼儿之心地,又伺自而被玷乎?有家庭教育之责者,不可
不先正其模范也。 为父母者,虽各有其特别之职分、而尚有普通之职分,
行止坐卧,无可以须臾离者,家庭教育是也。或择其业务,或定其居所,及
其他言语饮食衣服器用,凡日用行常之间,无不考之于家庭教育之利害而择
之。昔孟母教子,三迁而后定居,此百世之师范也。父母又当乘时机而为训
诲之事,子有疑问,则必以真理答之,不可以荒诞无稽之言塞其责,其子既
有辨别善恶是非之知识,则父母当监视而以时劝惩之,以坚其好善恶恶之性
质。无失之过严,亦无过宽,约束与放任,适得其中而已。凡母多偏于慈,
而父多偏于严。子之所以受教者偏,则其性质亦随之而偏。故欲养成中正之
品性者,必使受宽严得中之教育也。其子渐长。则父母当相其子之材器,为
之慎择职业,而时有以指导之。年少气锐者,每不遑熟虑以后之利害,而定
目前之趋向,故于子女独立之始,知能方发,闻历未深,实为危险之期,为
父母者,不可不慎监其所行之得失,而以时劝戒之。
P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