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老报人的随笔

分類: 图书,文学(旧类),散文随笔,中国当代,随笔杂文,综合,
品牌: 邱允盛
基本信息·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页码:291 页
·出版日期:2006年
·ISBN:7201052721
·条形码:9787201052724
·包装版本: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作者简介邱允盛,1944年8月生人,原籍江苏南通,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长期从事新闻工作,高级记者,曾任天津日报社总编辑、社长,现任天津市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发表过大量评论、随笔、报告文学、杂文、散文,主编和著有《实用新闻学》、《随笔昔华》、《两个记者看美国》等。
编辑推荐邱允盛,长期从事新闻工作,高级记者,曾任天津日报社总编辑、社长,现任天津市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发表过大量评论、随笔、报告文学、杂文、散文。本书收录了他的89部作品,内容丰富,文风朴实,语言清新,特别是分析深刻,由此及彼,由表及里,透过错综复杂的现象看本质,成为本书的主要特色,一个记者敏锐的观察力和高超的表达力跃然纸上。
目录
中外文化
中西诚信之比较
中国人、西方人:信神灵与信上帝
有钱勿忘行善
“私有财产”与独立个体
西方为什么车让人
……[看更多目录]
文摘书摘
三是中国父母打骂孩子是教育,是爱护;西方父母打骂孩子则是犯法,
要受到法律的惩罚。统计一下中国的父母,尤其是父亲,从没有打骂过自己
孩子的,恐怕是凤毛麟角,太稀罕了。他们的“理论”是,孩子是自己的,
怎样教育是自己的事。父母打骂孩子,天经地义。不打不成才,棍棒底下出
孝子,自古皆然。父母打骂孩子,那是为孩子好。只要不打坏了,也绝不会
有人干预。在西方,这绝对不行。因为孩子也是独立的个人,和所有的人都
一样,是平等的。父母也不允许打骂孩子。这一点,有些中国父母到了西方
,很不适应。其实,岂止是中国父母,个别美国父母也有因此而栽了跟头的
。2002年,26岁的美国妇女马德琳·图古德,因退货与店方发生争执后竟拿
自己4岁的女儿撒气。她没有想到的是,自己对女儿玛莎“施暴”的画面,
全部被停车场内的监视录像拍到,随即交给了警方。马德琳·图古德便以虐
待及殴打儿童罪受到指控,并被警方逮捕。马德琳在印第安纳州一家联邦法
院接受了问讯,在缴纳了5000美元的保释金之后,暂时获得自由,但是,她
如想见上女儿一面,还必须在司法机构工作人员的监督之下。最终,她被判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而且她今后能不能再获得女儿的监护权,还得以观后
效。
四是中国家庭生儿为防老,西方家庭生儿是尽责任。社会学家认为,中
国的养老方式是反哺模式,西方的养老方式是接力模式。也就是说,中国家
庭是双向抚养模式:儿女年幼时,父母抚育儿女;等到父母年老力衰,儿女
长大成人,儿女再赡养老父老母。西方家庭是单向抚养模式:儿女年幼时,
父母有抚育儿女的责任;儿女长大成人后,便完全独立出去,父母年老力衰
了,儿女也没有赡养父母的义务。中国这样的双向抚养模式,在一定意义上
也可以说,父母抚养儿女,实际上是一种“投资”。既是投资,就得讲回报
。因此,儿女长大之后,便一定要尽赡养父母之责。
P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