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和山的彼端

分類: 图书,小说(旧类),中国当代小说,80年后作家作品,
品牌: 甘世佳
基本信息·出版社:珠海出版社
·页码:208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780689974X/9787806899748
·条形码:9787806899748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云和山的彼端》华丽如歌、清越如诗、触及灵魂最深处。青春伤痕第一代翘楚甘世佳沉淀数年,凤凰涅槃之作。谱写80后告别青春之轻灵颂歌,少年清新版《莲花》。旅行的意义,不是目的,而是行走,是我与你,身外事,众生缘,遇见,然后结束,消失,然后永不再返,于是,喜乐圆满,于是,我们的一生,才像一场旅行。
作者简介甘世佳,曾以“乱世佳人“为网名,凭借《苏莹》一文迅速走红网络。获第三届新概念作文比赛一等奖,出版小说集《十七岁开始苍老》。同年以上海文科第三名、历史单科满分的成绩考入复旦大学国际金融专业。 2003年出版长篇历史小说《道明寺》。
2004年与人合著《夏日终结的合唱》,文章被数十本80后合集收录。
2004年——2005年拍摄影像作品《看后面》、《双城》,其中《双城》获得2004上海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影片。
2006年起开始填词人生涯,为薛之谦、蒲巴甲、扎西顿珠等歌手创作歌曲《钗头凤》、《续雪》、《倾城》、《川藏路》等,并为东方卫视“明星大练冰”、2007上海特奥会创作主题曲。
编辑推荐《云和山的彼端》编辑推荐:你需要付出一点时间,去读懂他,然后从他的文字里认识这个人。他叫甘世佳,我的好朋友,也希望大家能像喜欢他的歌词一样,喜欢他这本书——这读过的最像一首歌的书。
——薜之谦
旅行的意义,不是目的而是行走,是我与你,身外事,众生缘遇见,然后结束,消失,然后永不再返,于是,喜乐圆满,于是,我们的一生,才像一场旅行。
华丽如歌 清越如诗 触及灵魂最深处 青春伤痕第一代楚甘世佳沉淀数年,凤凰涅槃之作,谱写80后告别青春之轻灵颂歌,少年清新版《莲花》薛之谦、好男儿扎西顿珠 颜歌、张佳玮 倾力推荐
目录
楔子·半夏
第一话·穿行
第二话·良辰
第三话·日月
第四话·流转
第五话·长生
第六话·无端
尾声·尾生
时光纪
微蓝的旅行日记
旅行的意义
身外事·众生缘
……[看更多目录]
序言凌晨六点多,我躺在朋友的车里,等着另一个朋友的到来。我们要去郊外办一些小事。左等右等,那个朋友还是没有到来,或许是睡了懒觉。
于是我开始看窗外。上海的早晨一直以来都有绮丽的魅力,好像一个充满蓬勃朝气的少年。这和傍晚或者深夜的上海截然不同,那些浮躁或消沉的东西还没有出现,那些神情慵懒或颓靡的脸孔还在熟睡,或狂欢未止。在这座城市的早晨,是清朗的阳光,和属于人间烟火的那一份踏实与朝气。
朋友一直没来。我们停在早晨的地铁站,看着车流和行人渐渐多了起来。
从六点到七点,这个
文摘第一话·穿行
Om唵。
K79次列车,上海至昆明。硬座。
我喜爱长途的硬座列车。它是所有旅行方式中,乘客间最不会有疏离感的一种。漫长旅途中,你能感受到旅行最奇妙的意味。
不曾谋面,离开后亦不会再见。却在这样的情境中,能听到灵魂与灵魂,彼此轻轻的摩擦。
大包小包返乡的民工。年轻而踌躇满志出差的小白领。赢弱而坚强的母亲,抱着衣着破烂的婴儿。不知忧愁的大学生,也许是初次远途旅程,精力充沛地大声打着牌。眼神游移的乘警。推着小车不厌其烦兜售各种商品的列车员。几乎每一节长途列车的硬座车厢,都会有这些一成不变的人。他们面容模糊,仿似劣质港片里重复利用的群众演员,忠实地反复出镜着。
坐的次数一多,我甚至能背诵出列车员推销的商品目录。一种十元三双的袜子,他会表演用手拉,用刀片扯,每次还要做作地向旅客借一个打火机来烧。总之,那袜子是万能,且金刚不破的。
另有一种儿童玩具,利用重力离心原理,在任何东西上都能旋转而不掉落,伴随着花哨闪烁的灯光,和致爱丽丝的电子音乐。
一种药品,类似按摩膏,据说是越南特产。蓝色的盒子上画着一只白虎,广告语是:能解除一切疼痛。列车员会当场给旅客试用,错觉和面子的反应过后,是众口一词的,啊哟,还真不疼了。
总之,若你是初次来到这样的车厢,会有一种天上人间的错觉。这些神奇的物品,恍然间让你置身于王母的瑶池。光怪陆离,似梦似幻。
我从未买过。我想我能算出他们用人民币最小单位计量的成本价,和大致的原理。我若是不清醒有多好。那样我会真心地歌颂科技的伟大,与物价的便宜。
嘉兴是停靠的第一站。在金庸的武侠小说中,这座小城是江南的代名词。烟雨楼。多么暖昧而诗情画意的名字,甚至能想见那种种故事的发生。复仇与背叛,痴恋与绝断,杀戮与和解,血雨腥风们只因沾上了草长莺飞的绮丽布景,便能穿透恩怨,而被江南的烟雨和楼阁,淋湿成最浪漫的两三行。
我买了一袋粽子。每次经过我都如此。因着旅途的单薄与疲倦,车站上粗糙的嘉兴肉粽,才变得美味起来。
递了一只棕子给对座一直沉默读报的中年男子,他用一口明显部队口音的北方话对我道谢。我喜欢与这样的口音的、带着沧桑感的男子聊天,他们注定是旅程上最好的伙伴。
一直以来,我便有语言上的天赋。很小的时候,便能跟着电视中的北京肥皂剧,说出一口流利的京片子。这并非出自遗传,家族中的其他人,都说着一口江南口音很重的普通话。或者说,在我出生的南方,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