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缝中的历史(上海著名中学师生推荐书系)

分類: 图书,文学,作品集,中国当代,综合,
品牌: 朱鸿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
·页码:276 页
·出版日期:2006年
·ISBN:9787801864529
·条形码:9787801864529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上海著名中学师生推荐书系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夹缝中的历史》内容简介:历史是什么?这个问题也许简单了一点。它是学生从小学就开始接触的一门学科,就好像数学、语文一样。它有太多的人名、地名和时间、事件需要死记硬背,每一件事都有它的历史意义。也许历史是枯燥的,但是当老师讲起一个个吸引人的故事的时候,历史又变得精彩、好玩起来。《夹缝中的历史》的名字是《夹缝中的历史》,这样的题目本身又给了我们这样一个提示,究竟什么样的历史才是真正的历史?"一切历史都是现代史",克罗齐如是说。我们现在来关照历史,都是站在我们自己的立场,从自己的角度去评价历史事件。所谓的圆桌会议,就是出典于英国古代英雄亚瑟王和他的圆桌骑士的传说。圆桌无首席末席之分,象征围桌而坐的骑士处于平常的地位。在圆桌旁举行的会议称为“圆桌会议”,表示参加谈判的各方一律平等。翻开书本的时候,这样的一场会议就已经开始了。每一个人都应该对于真实有一种执著的渴望,就好像渴望接近心灵的清泉,也许真实是残酷的,我们也应该满足于一厢情愿的幻想和虚假。时间把我们和历史分割得太远,让我们没有机会和古人对话,对他们不了解,也不理解。可以的话,不妨从现在开始,去看看他们的理想、他们的痛苦,也去看看他们的功利、他们的虚假。
作者简介朱鸿,1960年生,陕西长安人。自谓读书是灵魂的旅游,旅游是身体的读书,并好夜读与独旅。已出版散文集十余部。作品入选近百种版本及中学生语文教科书,是首届“冰心散文奖”及第二届“老舍散文奖”获得者。
媒体推荐只有从根本上提高人文素养,才能在考试中高屋建瓴,应付裕如,稳操胜券。
——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黄玉峰
学会从夹缝中看历史,拥有独立自主的精神,而不足人云亦云,足这本书值得人家学习和思考的地方。
——复旦大学附中语文教师李郦
“成功也有罪孽,有时甚至罪孽深重”。正是书中诸如此类看待历史的辨证思维方法,加深了我对政治课本上唯物辨证法的理解,也教会了我用一种全面而审视的眼光看待事物。
——复旦大学附中陈吉
书中的他们(历史人物)个个都有隐衷,他们本身也不愿意经历沉痛的创伤。可当灾难无情地降临的时候,他们表现出了超越世俗的勇气。而且,苦难越深,他们的形象趣高大。苦难竟成了他们的磨刀石,原来,苦难会拯救人生!
——华东师大二附中朱依依
编辑推荐《夹缝中的历史》编辑推荐:探讨人的自由与尊严,以史为鉴可以知盛衰,特级教师倾力推荐,名校师生阅读互动,提高语文素养与考试成绩。
目录
编注者说
序
师生推荐的N个理由
历史圆桌会议
有关历史、校园、人际、应试及其他
苦难——生活的意义
第一单元 尊严与人
胯下奇辱
怀疑荆轲
司马迁之残与苏格拉底之死
一个皇帝的成全之路
追究吴三桂
单元链接
第二单元 政治与人
我在孔庙的所见与所想
成功的罪孽
灰堆
兵马俑之气
苏三监狱
诗人多难
单元链接
……[看更多目录]
序言一个中学生的精神成人,少不了自主阅读。学会读书,养成读书习惯,提高读书能力,积累精神资源,一言以蔽之,读书做人,是学校的根本任务。而如今,基础教育已陷入了一个误区:一切为了升学,为了应付考试。学生只知读课本,做教辅,对课外读物很少问津。其结果是,我们的学生即使进了一流大学,仍然缺乏应有的人文素养,缺乏文史知识,缺乏怀疑精神,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从严格意义上说,他们还不是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
在这一点上,美国的基础教育值得我们借鉴。复旦大学附中学生汤玫婕作为交流学生去美国西法威尔中学高二就读一年。回校
文摘祖大寿是明政府著名的将军,有几位亲戚和朋友都在部队服役。在皇太极的苦口与甜言包抄之下,祖大寿终于同意为清政府工作,不过他提出了一个条件,是要先返回锦州城,他答应,自己一定会在皇太极对锦州城发动进攻的时候,发挥一个内应的作用。为了让皇太极相信他,祖大寿还把自己的义子和侄子做人质留在了皇太极所控制的区域。皇太极估计祖大寿返回锦州城便会反悔,可他却仍让祖大寿返回。正如他所料的,祖大寿反悔了,不过皇太极并不生气,而且他决定继续等待祖大寿,他要放长线,钓大鱼。在皇太极对祖大寿一再诱惑时,早就为清政府工作的石廷柱也一直协同皇太极劝导祖大寿。我以为石廷柱对祖大寿的劝导,准确地反映了当时叛离明政府的一些人的心理。大约10年之后,皇太极进攻锦州城,虽然祖大寿在开始并没有像他承诺的那样做内应,还尽力地抵抗了皇太极,然而在最后他却还是投降了,而且是彻底投降了。
1631年显然是清政府感到风光的日子,因为除了大凌河城30余名士兵投降之外,永平城的明军参将马光远也投降了,鲍承先也投降了,还有一个孟乔芳也投降了。
1632年,登州城的明军参将孑L有德投降,随之耿仲明投降。
1634年,尚可喜出了一点问题而受到明军的排挤,自己觉得郁闷,就打算到皇太极那里去寻找出路,从而投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