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符号学导论
分類: 图书,艺术,戏剧,舞台艺术实务,
品牌: 袁立本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页码:289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9787504356451
·条形码:9787504356451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演出符号学导论》分为六章,第一、二章是符号学和导演学的基础理论,是导论性的部分,第三至第五章按照导演艺术创造的三大步骤解析戏剧导演艺术创作中的符号性,第六章则相应于戏剧演出的接受美学。
作者简介袁立本,浙江嵊县人。山东大学经济管理系本科,浙江大学文艺学硕士,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博士。浙江传媒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电视编导和戏剧导演。
目录
第一章 符号、符号学和艺术符号学
第一节 符号现象与符号
一、符号现象
二、符号的正名
三、戏剧演出充满了符号
第二节 符号学
一、符号学的概念溯源
二、符号学的实质性概念
三、符号学理论几个概念的思考与商榷
第三节 符号学与艺术现象的交叉——艺术符号学
一、艺术是人类情感的形式
二、他性与虚像——艺术如何创造人类情感
三、各艺术门类中的虚像
第二章 戏剧导演艺术与演出符号学
第一节 戏剧的符号学研究
第二节 戏剧艺术是演出的艺术
一、戏剧是演出的艺术
二、戏剧导演艺术是演出艺术的核心
第三节 演出符号学
一、演出符号学之正名
二、演出符号学研究对戏剧演出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第三章 解读剧本——演出符号学的文本层面
第一节 解读剧本——导演创作的基础和首要步骤
第二节 演出符号学的文本层面
一、演出符号学的文本层面即结构符号学
二、行动素三角形
三、多重行动素模式
第三节 一般剧本分析法和文本符号学分析法的比较
一、文本的经典分析法
二、经典剧本分析法之一
三、经典剧本分析法之二
四、经典剧本分析法之三
五、符号学分析法——《哈姆莱特》的符号学分析
第四章 导演构思——演出符号学的意象层面
第一节 从文本到意象
一、符号与意象
二、戏剧幻象
三、戏剧意象与戏剧性的本质
第二节 导演构思——演出符号学的灵魂
一、导演构思中对戏剧演出意象、人物意象的构思
二、导演构思的意象是如何产生的
三、导演构思中的透明性
第五章 导演处理演出——演出符号学的形象层面
第一节 体现导演构思
一、戏剧的戏剧性与叙事性之辨
二、从大叙事者、大影像师到大表演者
三、再现和表现
第二节 月映万川——戏剧演出符号的解析
一、振聋发聩——导演处理语言符号
二、眼花缭乱——导演处理舞台调度
三、百变怪杰——演员一人物形象符号
四、锦上添花——舞台美术符号
五、余音绕梁——音乐音响符号
第三节 心灵直击——视听符号
一、真实性与想像性
二、舞台现实主义与现实主义影像
三、规定情境与任意空间
四、综合符号与非综合符号
五、视觉符号与听觉符号
六、戏剧演出中的非综合性符号——“日常现实主义”
第六章 演出呈现——演出符号学的互动层面
第一节 戏剧演出的接受美学
一、事实与事件
二、接受美学在文学中和戏剧中的应用
三、审美距离
四、现实意义与历史意义
五、戏剧接受(阐释)的充实与失落
六、观众参与戏剧创造
第二节 演出符号的权力关系
一、权力关系在演出中是客观存在的
二、演出权力关系的分析的必要性
三、演出的权力关系与戏剧的接受
第三节 演出符号的应用规律
第四节 当代演出的符号现象评析
一、观众以接受“生命和情感的形式”为起点
二、符号任意性的商榷和演出中符号的滥用
三、演出中的“大红补丁”
结 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 记
……[看更多目录]
序言戏剧作为人类艺术的一种古已有之,掌领戏剧的缪斯自古希腊时代起便与音乐、舞蹈等姊妹们一起高居奥林匹亚山上,为历史上的国王和英雄们敷演了一出出可歌可泣、可惊可叹的故事。自18世纪德国梅宁根公爵二世和法国安托万相继出现,导演这个原来由诗人和歌队队长充当的功能便正式以戏剧舞台的组织者、指导者的身份出现,成为戏剧演出的核心,为舞台艺术创造了无数精彩的经典演出。在学术研究中,以戏剧导演艺术为研究对象的戏剧导演学作为戏剧学的一个分支,在其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而符号学作为一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表征的学问同样古已有之,其历史可追溯到古希腊医神希波克拉底,但它作为一门正式的学科却始自瑞士的索绪尔(1857~1914年),他与美国哲学家皮尔士(1839~1913年)被认为是现代符号学的两位创始人。符号学是探究现象世界的构成、交流规则的学问,戏剧演出作为艺术语汇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充满了大大小小、单一或多元的演出符号,其构成和传达的语法规则极其多元和复杂。在本书中,这两门貌似风马牛不相及的学科,顺理成章地相遇了,相遇在充满了无限丰富的符号的舞台上。
文摘握手是一个符号,亲吻是一个符号,翘大拇哥是符号,青白眼是符号,硬币上的国徽是符号,马路上的红绿灯是符号。黄色在多次意义的转译中由皇室的象征变成了淫秽的符号,红色在有的地方被看作暴力和血腥,在有些语境中却有神圣和牺牲奉献的含义。所有这些都是人类社会的符号,其实一切礼仪、一切人类社会形成的约定俗成都带有符号性。
耶和华与撒旦,是信仰和恐惧的符号,狐狸精是妖魅惑人的符号,这些作为符号的本不存在的事物既非自然界符号,也非社会界的客观符号,而是思维意识符号,它属于社会符号。还有标点符号、数字符号、化学符号、逻辑符号都是符号,是人类思维的衍生物。
有准确的符号,也有不准确的符号,“天狗吞月”、“日食”等,古人以为是大难临头的符征,白刃相搏的两军将士会因之惊恐地四处逃窜,安逸耕作的乡民们会因之敲锣击鼓,企图抢救太阳这个光明的使者。
总之,符号无处不在,无时无刻不在。凡是用一个事物来表示另一个事物的都是符号现象。正如胡妙胜所说:“人不仅生活在一个物理世界里,也生活在一个符号世界里。不妨这样说,符号化的思维和符号化的行为是人类生活的表征。”
后记不觉又是五月天,江南正是梅雨天,或许窗外这霏霏淫雨最能勾起连绵的思绪,面对着即将付印的这份书稿,回首往事,不禁感慨系之。这本书是在我的中央戏剧学院博士论文《演出符号学浅谈》基础上修订充实整理而成的。论文初写成时,也是一个五月天,不过2007年北京的五月天,窗外却是骄阳似火,我在东城区方砖厂胡同一间大约十平米的平房里,汗流浃背地修改最后一段文字之后,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起身手托天花板伸了伸懒腰——我住的平房位置极佳,离中央戏剧学院十分钟的路,且闹中取静,但有一个特点:伸手便可触及房顶——然后便甩手出了房门,一头扎进疏影斑驳、熙熙攘攘、混杂着烧饼香、羊腥与臊子面味道的胡同,穿过这胡同,便是我写作时常常来“放风”的好处所——什刹海,心中的滋味,有些喜悦也有些惴惴不安。
在攻读中戏导演学博士之前,我在浙江大学修文艺学专业,在王元骧导师的严格指导下进行了三年的文学与艺术的理论学习,期间所得到的逻辑训练与理性熏陶可谓使我受益终生。2003年负笈北上进人中戏进行了为时一年的戏剧导演进修,之后,我又开始了为时三年的读博,在导师白先生的指导下综合地涉猎了导演、表演、戏剧理论和舞美等基础知识和技能。正是诸位先生的教诲使我敢于选择演出符号学这条晦涩而艰辛的探求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