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常备高中公式定理词典:化学(最新修订版)

分類: 图书,教材教辅与参考书,高中,综合,
品牌: 朱国华
基本信息·出版社:开明出版社
·页码:165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7802051983
·条形码:9787802051980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64
·正文语种:中文
·读者对象:高中生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作为中学课程学习的常备工具书,《新课标常备高中公式定理词典:化学(最新修订版)》以国家教育部最新颁布的各科《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为基准,以《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新要求为准绳,浓缩、提炼中学数理化生教科书中的精华。《新课标常备高中公式定理词典:化学(最新修订版)》由北京市负责课改工作的资深特级、高级教师撰稿,并根据《课程标准》的修改多次进行修订,保持与《课程标准》架构体系的同步。《新课标常备高中公式定理词典:化学(最新修订版)》讲解精辟透彻,编排形式灵活多样,不仅着力巩固、强化基础知识,而且注重渗透学习方法,教学生将知识集“点”成“面”。既可帮助教师、学生正确理解、掌握数理化生基础知识,又可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
编辑推荐《新课标常备高中公式定理词典:化学(最新修订版)》由开明出版社出版。
目录
绪言
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
化学发展简述
扫描隧道显微镜
交叉分子束方法的研究
化学与材料
功能高分子材料
医用高分子材料
化学与能源
化学与信息科学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燃烧热与中和热的区别与联系
一、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
1.原子结构
原子的构成
质子、中子、电子
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质量数
原子中的电性关系
同位素
核素
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
同位素与同素异形体的区别
核外电子运动的特点
核外电子运动的描述——电子云
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规律
原子结构示意图
2.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原子序数
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元素周期表中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原子结构、元素性质和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
比较微粒半径大小的依据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元素周期律的发现
3.化学键
化学键
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比较
非极性共价键与极性共价键比较
键参数与分子性质
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
离子化合物哼共价化合物的判断
分子问作用力
氢键
4.晶体类型和性质的关系离子晶体、原子晶体、
分子晶体、金属晶体的比较
四种晶体熔沸点比较
晶体熔化、溶解时化学键的变化
几种重要的晶体结构示意图
5.物质的量
阿伏加德罗常数
摩尔
摩尔质量
气体摩尔体积
阿伏加德罗定律
物质的量浓度
6.化学反应与能量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交换
放热反应、吸热反应
反应热
热化学方程式
燃烧热
中和热
使用化石燃料的利弊及新能源的开发
7.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化学反应速率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可逆反应
化学平衡
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
等效平衡
化学平衡常数
化学平衡移动
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
勒沙特列原理
化学平衡计算的一般格式
平衡时反应物转化率的计算
平衡移动与体系压强(或体积)的变化
平衡混合气体平均摩尔质量的计算
平衡移动与体系颜色变化
外加物质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合成氨适宜条件的选择
2.电解质溶液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电离平衡
电离度
电离平衡常数
弱电解质溶液的离子浓度
水的电离
水的离子积常数
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因素
pH
酸碱混合后溶液pH的判断
盐类水解
盐类水解的利用
水电离出的H或OH-浓度
离子反应
离子反应方程式
离子反应方程式与试剂用量
离子共存
电解质溶液中微粒浓度
关系的判断
酸碱中和滴定
9.胶体及其应用
胶体
胶体的性质
溶液、胶体、浊液的比较
胶体的应用
10.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有关概念
氧化性与还原性强弱的判断
氧化还原反应的一些规律
重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11.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
原电池
化学电源
几种常见电池和新型
电池
金属腐蚀
12.电解原理及其应用
电解
酸、碱、盐溶液的电解规律及溶液pH的变化
电解原理的应用
电镀
以氯碱工业为基础的化工生产简介
氯碱工业——离子交换膜法
离子交换膜
二、元素及其化合物
氯元素及化合物知识网络的形成
硫元素及化合物知识网络
氮元素及化合物知识网络
钠元素及化合物知识网络
镁元素及化合物知识网络
铝元素及化合物知识网络
铁元素及化合物知识网络
知识网络的应用
非金属元素价态的变化
……
三、有机化合物
四、化学实验
五、化学计算
附录
……[看更多目录]
序言学科中的知识点好像散落的珍珠,需要用一根“红线”把它们串起来,再把红线结成面,这就是“点线面”相结合的学习方法。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是中学阶段的四门主要学科,在其学习过程中,特别需要强调知识的融会贯通。中学生之所以掌握不好理科的学习方法,就在于缺乏总结归纳、寻找“红线”的能力。为此我们特别编写了此套丛书,给学生提供一条承上启下的“红线”。
作为中学课程学习的常备工具书,本书以国家教育部最新颁布的各科《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为基准,以《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新要求为准绳,浓缩、提炼中学数理化生教科书中的精华。本书由北京市负责课改工作的资深特级、高级教师撰稿,并根据《课程标准》的修改多次进行修订,保持与《课程标准》架构体系的同步。本书讲解精辟透彻,编排形式灵活多样,不仅着力巩固、强化基础知识,而且注重渗透学习方法,教学生将知识集“点”成“面”。既可帮助教师、学生正确理解、掌握数理化生基础知识,又可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
1.丛书框架编排、收词标准紧扣国家教育部最新颁布的各科《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涵盖根据新课标编写的所有版本新教材内容,特别注意将各种版本新教材对相同知识点的不同注解同时收录在内,以供参考。
文摘插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