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体风格分析纲要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语言文字 ,
作者: 丁金国著
出 版 社:
出版时间: 2009-6-1字数:版次: 1页数: 262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I S B N : 9787811352542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研习语体风格几十年的结晶。全书共十四章,由三大块组成。一到四章是总论,以“学科定位”开篇,明确地将语体风格研究界定在语言运用的视野下。第二大块是语体论,包括第五、六、七、八章。对语体的属性和功能、语体的构成成分、语体类型学及语体的发生与演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认为“域场的依存性、表述的选择性、层次的级差性和风格的伴随性”是语体的本质属性,由本质属性决定了语体的指示、规范、整合、美学等各项功能。第三大块是风格论,由第九章到第十三章的五章内容构成。这部分所涉内容较广,把“汉语特质”置放在决定性的地位,由此展开了对汉语风格范畴的存在状态、表述方式、元范畴的形成、风格范畴体系创建的论述,以及对汉语风格范畴的解读、构成风格的美觉因子和汉语风格形态分析等问题作了演练性的操作。第十四章是全书的收结,也是对篇首的呼应。
作者简介
丁金国,男,山东省蓬莱人。烟台大学中文系教授。先后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曾执教于河北大学外文系、烟台大学中文系和澳门大学中文学院。主要从事理论语言学和语体风格学的研究。主要著作有:《语言学基础》(1984/1990)、《涉外应用文写作全书》(1994,二人合作),《普通语言学导论》(山东省教委21世纪系列教材,2000年结题)、《语体风格认知与解读》(2006)。发表语言理论、语体风格学、语言教学论、社会语言学等方面的论文60余篇。
目录
总序
前言
第一章 语言运用视野下的语体风格
第一节 人类社会行为系统与语言运用系统
第二节 语用共性与言语类型
第三节 语用类型与语言运用的功能域
第四节 语言运用的层级性与语用意义分类
第五节 语言运用的核心是语体意识
第二章 语体风格研究的核心概念
第一节 文体的经典阐释
第二节 语体的功能性
第三节 语域的等级性
第四节 风格的审美性
第五节 言语体裁和语类
第三章 西语的文体学与汉语的风格论
第一节 西语的STYLE与汉语的风格
第二节 汉语风格论与西语文体学的异同
第三节 西语文体学的“新潮流”与汉语风格论的“对策”
第四章 语体风格的认知结构
第一节 人际交流与语体风格
第二节 语体风格的建构与解构
第三节 语体风格认知的逻辑顺序
第四节 语义在语体风格认知中的作用
第五章 语体的属性及其功能
第一节 语体的枢纽地位与理论界定
第二节 语体的本质属性
第三节 语体的功能
第六章 语体构成成分研究
第一节 语体构成成分的提取
第二节 决定性成分
第七章 类型意识与语体类型学
第一节 类型意识与语体分类
第二节 语体的向度
第三节 语体分类的聚焦点与分类原则
第八章 语体的发生与演变
第一节 语体的发生学研究
第二节 语体的稳定与变化
第三节 语体演变的原因
第九章 汉语特质规约下的汉语风格论
第一节 汉语的特质
第二节 汉语风格的存在状态
第三节 汉语风格的表述方式
第十章 汉语风格范畴的形成、发展及其特征
第一节 汉语风格范畴形成的哲学基础及其始源
第二节 汉语风格范畴体系的创建
第三节 汉语风格范畴的体系性
第四节 汉语风格范畴的特征
第十一章 解读汉语风格范畴
第一节 祖述“意会”与“言传”
第二节 解读的历史集群性与个体性
第三节 解读汉语风格的方法
第十二章 汉语风格构成的美觉因子
第一节 美觉因子与视知觉
第二节 色彩形体中的美觉因子
第三节 美觉因子与语篇音响
第十三章 风格的形态分析
第一节 风格的形态构成
第二节 美觉形态的识别机制
第三节 风格范畴中的典型意象
第十四章 语体风格研究中的语言观与方法论
第一节 语言观的阐释
第二节 语言观与语体风格研究
第三节 语义理论与语体风格研究
第四节 方法与方法论的总体思考
第五节 基于语料库的语体风格研究
参考文献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章 语言运用视野下的语体风格
将一个研究对象置放在什么位置上,本质上是对其进行的学科定位。从语用的视阈观察语体(genre)和风格(style),并非纯理论上的构想,而是对已存语用事实的客观揭示。离开语用研究语体风格,既无实际意义,也不会在理论上有重大突破。从巴利(Bally,Charles,1865—1947)以来,近一个世纪的历史已经证明:仅研究语言系统中的词、词组和句子的静态形式,或就语体来研究语体,忽视语篇整体在语用中的动态表现,其结果自然都和研究者的初衷相违。因为语体风格是语言运用的结果,这种结果并非人为确定,而是语言使用者每次对语言的运用,不管其主观上是否愿意,都不可避免地要产生的语用“后果”——语体与风格。
从语用效应的价值评判角度看,判定一次语用事件(speech event)的成败优劣,语篇的信息结构(message structure)自然是作为鉴别价值取向的重要尺度,因为信息交流是人类交际的本质和核心。正因为如此,无论是在实际的话语交际中,还是在对人类交际的语用研究中,人们都把主要精力放在交际的内容上。扫描一下语言的应用学科,诸如语用学(pragmatics)、篇章语言学(textlinguistics)、社会语言学(socio—linguistics)、话语分析(discourse analysis)等,几乎都是以信息作为重要的关注目标。至于语体风格,则很少有人问津。语体风格产生于语篇信息,然一经产生它就本能地对信息结构起着一种修饰作用,这种修饰可能是正向的,也可能是负向的。也就是说,对信息结构或是增值,或是减值。这一语用效应多数不是语用者主观上的自觉追求,而是在其表达或接受的过程中,超越其主观意识的东西。这种效应力的大小,对于接受者来讲,固来自语篇,然接受者的整体素质、心智结构和内存系统的差别对语体风格效应的提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们在语用中,对语体风格经常是习焉不察,多数情况下是靠人们由语体习得而形成的语体习惯来进行交流。殊不知语篇的语体类型和风格形态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着语篇信息的提取,况且语体习惯也并非天生,而是后天从经验中逐步形成的。精通语言的大家,有时也会在交际中出现手足无措的窘态,这一事实不仅证明语体的现实存在,而且也说明语体的习得是一个人终生的学业。如果说人们对语体的存在还有自觉的成分,然伴随着语体的出现所产生的与交际话语同生共现的言语“气氛”、“格调”或“形态”(即风格),人们对其更是处在非自觉状态。值得欣慰的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学界对言语行为的本质、语用类型及语言运用与语体风格之问关系的关注度日益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