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而不同——中法文化对话集
分類: 图书,文化,世界文化 ,
作者: 钱林森 著
出 版 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5-1字数:版次: 1页数: 486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305055614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对谈往往比专著更能观察到思想的表情。29次会心交流,长达十年充满激情、迸发出思想火花的鲜活的跨文化对话,是极富特性、思想敏锐的东方采集者钱林森教授,与当今法国(和欧洲)文化界知识精英、文学批评家、思想家和汉学家,顶级的华裔艺术家、翻译家倾心交谈、共同展示“他者”跃动、鲜活的文化精魂的非凡实录,对话双方既十分激赏法国文化的伟大因素,又高度肯定东方文明的卓绝价值,以清明理性和炽烈情愫彰显:未来不该是冲突和对抗而理应为交流和对话的新世纪的感人情怀,是本书最富魅力的品质。
“知人”“自知”,汇集古今,多元融通。走进中法文化使者对话的世界,聆听他们对人类文明发展新格局深邃的思考和卓见,汲取他们在推进东西文化交融发展征途中新的经验和发现,相信对圈里和圈外的读者都将有新鲜的启迪和补益。
作者简介
钱林森,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北京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国际双语论丛《跨文化对话》执行主编,曾出版《中国文学在法国》、《法国作家与中国》、《法国作家与中国文化》等专著,及当代中国女作家短篇小说选《天生是个女人》、《文化:中西对话中的差异与共存》、《20世纪法国作家与中国》等法文著述,主编或参与主编《中国文学在国外》、《外国作家与中国文化》、《法国文化史》、《走近中国》、《二十一世纪世界文化热点》等多种跨文化丛书。
目录
序乐黛云
寻求理性的理解——读钱林森先生《中法文化对话集》袁筱一
中西方哲学命运的历史遇合——程抱一:《天一言》及其他
中西方文化第一次实质性的接触——谢和耐:关于《中国和基督教》
让“他者”的感觉升华,构筑中西对话的桥梁——程艾兰:我怎样写《中国思想史》
寻找新的思维起点——弗朗索瓦于连:我研究中国的路径和方法
加深与中国的对话——朱莉娅克里斯特瓦:我与中国
从索非亚到巴黎:我的跨文化探索的旅程——滋维坦托多罗夫:谈谈我的学术历程
阿兰佩雷菲特:中西比较文化的现代开拓者——戴鹤白:我所知道的阿兰佩雷菲特
挥之不去的“中国情结”——皮埃尔-让雷米:我的“中国小说”《火烧圆明园》
中国——瑞典:交流、互动三百年——罗多弼:瑞典与中国
文化转型与欧洲汉学——马悦然:我与中国古代文化和现代文学结缘
跟钱林森教授漫谈文化身份研究——张裕禾:文化身份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文化汇通、精神提升和艺术创造——弗朗索瓦程:我怎样跻身法兰西主流文化
艺术、哲学、宗教及其他——熊秉明:我的雕刻生涯
“我的绘画是中法文化交换的结晶”——赵无极访谈记
从吴道子到塞尚——朱德群:我的艺术人生
从北京到巴黎:我的跨国创作历程——山飒专访
多领域、多学科展开的法国当代汉学研究——戴思博:我的道教和中医交叉研究
中国古诗悲秋主题的诗学探讨——郁白:我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研究
中国古典文学在法国——雷威安:我怎样翻译《金瓶梅》、《西游记》、《聊斋志异》
翻译:沟通世界文化的桥梁——李治华:我怎样译介曹雪芹、巴金和老舍
我与中国当代文学——杜特莱:我怎样译介阿城、高行健、莫言
《诗8L歌》与中国现代诗歌介绍——德吉、穆沙访谈记
我之圣一琼佩斯研究——访谈米海漪萨谷特教授
我怎样发现谢阁兰——访谈亨利布依耶教授
沿着谢阁兰的路径通向中国——杰拉尔马瑟:我如何与中国“结缘”
我怎样为孩子们写小说?——瑟奇布鲁梭罗访谈
法国文化史研究新态势——让一皮埃尔里乌先生答钱林森教授问
比较文学方法论及新世纪发展前景——谢弗莱尔教授访谈
借东方佳酿,浇西人块垒——弗朗索瓦程:关于中法文学关系研究
跋钱林森
书摘插图
中西方哲学命运的历史遇合——程抱一:《天一言》及其他
程先生我们已十几年不见了(程抱一先生插话:我们上次见面是1984年你在巴黎东方语院执教时,已经15年了)。这15年中我几次来巴黎想见您都未能如愿,今天见到您非常高兴。近十余年来中法文化交流发展的势头很快,中欧跨文化对话日趋频繁,为适应这种发展势头,为中外学者提供讨论、交流的论坛,中国学人在国内创立了有影响的刊物,如上海的《跨文化对话》和北京的《世界汉学》等。前者是由中国文化书院和欧洲跨文化学院合办的不定期的双语读物,法文版在巴黎出。您是留法学人直接跻身当代法国精英文化之列的、为数不多的杰出学者,是长期致力于中法(中欧)文学和文化对话、成就斐然的身体力行者。我想请您谈谈这方面的体会和经验。今年是您在著作上大获丰收的一年,您的小说《天一言》荣膺法国最高文学奖之一费米娜奖,您的另一本著作《石涛,生命世界之真味》获得有影响的马尔罗艺术奖。与此同时,您的另一本诗集《双歌》(Double chant)以线装艺术本发行,成为法国读者竞相阅读的“抢手本”,我看法国媒体介绍,这一年是您诗、画、小说全面丰收的一年。您为我们的祖国争了光,成了法国和欧洲文化界的名人了,我向您热烈地祝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