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育的社会效益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社会学,
品牌: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教育研究与创新中心
基本信息·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页码:123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9月
·ISBN:9787040276077
·条形码:9787040276077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论教育的社会效益》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政策研究报告。《论教育的社会效益》主要内容包括:总论,拓展教育效益的测量,资本、能力和效益之间的关系.教育社会效益分析框架的主要因素,教育的公民社会参与效益,教育的健康效益,教育社会效益的政策/研究议题等。
《论教育的社会效益》可供教育和卫生政策制定者、各类教育科研人员、各级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参考,也可供教育专业有关研究人员参考。
作者简介窦现金,经济学博士,曾任国家教育委员会职业技术教育司职业教育处副处长、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教学指导处、德育工作处、综合处副处长,2003年任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终身教育研究室主任,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组教育网络职业生涯与技术教育研究召集人。
编辑推荐《论教育的社会效益》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
目录
总论
第一章 拓展教育效益的测量
1.1 认识教育的社会效益:背景与基本原理
1.2 焦点延伸到社会效益的原因
1.2.1 越来越关注教育效益,而不是投入或参与率
1.2.2 日趋增大的认识教育社会效益的压力
1.2.3 社会经济政策各个部门之间的相互依赖
1.2.4 教育社会效益讨论日趋激烈
1.3 教育社会效益的缘由
1.4 关键领域
1.4.1 健康
1.4.2 公民社会参与
1.4.3 跨部门问题:分配问题与代际效益
1.4.4 消极作用
1.5 结论
第二章 资本、能力和效益之间的关系
2.1 简介
2.2 贯穿一生各种背景下的学习:终身学习
2.3 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
2.4 能力
2.5 效益与影响:个人、社会和经济福利
2.6 总结
第三章 教育社会效益分析框架的主要要素
3.1 简介
3.2 ARC模型:完全模型、相对模型、累积模型
3.2.1 完全模型
3.2.2 相对模型
3.2.3 累积模型
3.3 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3.3.1 个人关联模型
3.3.2 背景、环境与结构
3.3.3 总结:教育通过受教育者的社会网络所起的作用
3.4 多水平分析
3.5 教育(学习)干预的类型与时间
3.5.1 教育定量与职业资格测量的局限性
3.5.2 教育内容/课程
3.5.3 教学方法
3.5.4 更宽广的学习环境
3.6 结论
第四章 教育的公民社会参与效益
4.1 简介
4.2 如何界定和测量多种形式的公民社会参与效益
4.2.1 公民社会参与的内涵?
4.2.2 公民社会参与效益的多种形式是什么?
4.3 教育经历与公民社会参与之间的因果关系是什么?
4.4 影响公民社会参与的其他因素
4.5 教育程度对公民社会参与的影响,我们究竟知道多少?
4.5.1 影响竞争性政治参与的证据
4.5.2 影响表达性政治参与的证据
4.5.3 影响投票表决的证据
4.5.4 影响参与志愿社团的证据
4.5.5 影响制度信任和人际信任的证据
4.6 各种教育经历对公民社会参与的影响我们知道多少?
4.6.1 课程
4.6.2 教学方法
4.6.3 其他学校和课外的经历
4.6.4 校风
4.7 成本收益评价
4.8 结论
第五章 教育的健康效益
5.1 简介
5.2 如何界定和测量多种形式的健康效益?
5.2.1 健康的内涵?
5.2.2 生活行为和服务使用:影响个人健康的主要因素
5.3 教育经历与健康效益之间的因果关系是什么?
5.4 影响健康效益的其他因素是什么?
5.5 我们实际知道教育对健康效益的影响有哪些?
5.5.1 教育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健康的证据
5.5.2 通过多种因果机制产生间接影响的证据
5.5.3 完全与相对影响的证据
5.6 成本收益分析
5.7 结论
第六章 结论和建议:教育社会效益政策/研究议题
6.1 教育社会效益项目的标志
6.2 证实效益?
6.3 下一步的工作
6.3.1 教育的公共政策目标
6.3.2 完善知识基础
6.3.3 资料收集与分析
6.3.4 评估教学、评价与职业资格体系的作用
6.3.5 开发阅读能力标准
6.3.6 促进跨部门的对话
6.3.7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下一步的行动
译后记
……[看更多目录]
序言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一直认为教育在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方面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现在我们将分析扩展到社会领域:教育的社会效益。本研究报告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聚焦于教育对于健康、公民社会参与的影响,它引入一系列模型探索教育与这两个社会领域之间的因果关系。它也利用一些国际资料进行了实证分析,探索这些复杂的现象。
教育社会效益项目始于2005年。它是教育研究与创新中心、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教育指标B网络组协作的成果,得到了13个会员国的支持。教育社会效益项目第二阶段深化了教育对健康、公民社会参与的分析。
本报告证实一定水平的教育在帮助人们获得健康和成为合格公民方面,确实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恰恰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以及其他一些国家政策制定者的两个主要目标。但必须指出:这里不是简单的联系,因此我们不能期望通过简单地增加教育投资,改善这两个方面。一些问题,如教育机会的不平等是教育社会效益评估的重要因素,不仅是对个人,而且对社会也是如此。
更为详细分析的相关报告可以从以下网站免费下载:www.oecd.org/edu/socialoutcomes/symposium.
本报告由教育研究与创新中心主任汤姆·斯储乐,丹麦教育学院副教授里查德·邓斯汀撰写。
文摘插图:

教育的健康收益潜力巨大。由于多数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人口老龄化和新型治疗方式的发展,使卫生保健服务成本显著增长。因此这里有一个明确的成本控制方面的问题。政府需要更好地认识投资于教育的潜在收益,不仅仅局限在学龄儿童,而且也涉及成年人。
其次,教育对于改善社会福利和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作用,对于预防疾病和有效治疗疾病,使人们更健康地生活具有积极的作用。这些方面很难量化,但却日益重要。
然而,尽管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教育和健康之间的因果关系,但这种关系的作用如何以及是如何发生作用的,依然很不清楚。对此,本报告分析了许多可能性。简言之,教育通过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自己的疾病和减轻病痛,进一步预防疾病,引导人们健康地生活。教育的效益主要有三种: 教育对健康的间接效益,如对收益的影响等。 直接效益,例如对个人能力、冒险精神、自我评价和自尊等的影响。 代际效益,受教育的双亲对其子女健康的影响。
学校教育年限越多,与健康、福利和健康行为的关系就越紧密。在一些情况下,这方面证据是充分的,因果关系也很明显。
后记2006年,作为欧盟伊拉兹马斯·蒙得斯计划学者,丹麦教育大学邀请我出任丹麦教育大学终身学习政策与管理专业教授,指导该专业的研究生教学,并开展有关研究工作。期间,我结识了本书的两名作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教育研究和创新中心主任汤姆·斯储乐、丹麦教育大学副教授里查得·邓斯汀博士。他们正在将教育对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方面的作用拓展到社会领域,研究探索教育对健康和公民社会参与的影响。他们建立了教育社会效益的分析框架,组织召开了一系列研讨会,并完成了现在的这份研究报告。本书的两位作者非常关注中国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希望了解中国该领域的研究情况,更希望他们的研究报告能够为中国的教育工作者所了解,建议我能够直接推动本书中文版的翻译出版工作。
教育社会学研究是继教育经济学之后,教育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领域,也是开展终身学习政策与管理研究的基础,对深化我们对教育的认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为此,我投人了大量的精力阅读本领域的有关文献,并与作者多次研究讨论积极承担了本书的翻译工作,希望国内的教育工作者能够从本书中获得启发。但由于时间紧迫,译文和审校中难免有不妥之处,敬请同行专家见谅!
本书的出版得到了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大力支持。高等教育出版社国际处肖琼,中等职业教育中心高婷女士以及本书的责任编辑王玉衡、李征为本书的出版付出了心血,在此一并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