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文集(散文卷)(下):我们仨、走到人生边上
分類: 图书,文学,作品集,中国当代,合集,
品牌: 杨绛
基本信息·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页码:336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9月
·ISBN:9787020075614
·条形码:9787020075614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杨绛文集(散文卷)(下):我们仨、走到人生边上》收入十分畅销的两个单行本:《我们仨》和《走到人牛边上》。前者以从容的心态、细腻的笔触记述了作者一家三口数十年来的风雨历程,以及后来那么轻易的失散,抒发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的千古遗憾;后者则是一个耄耋之年的和善老人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追寻,作者以自己渊博的学识和广泛的阅历为基础,探讨“生、老、病、死”这一人生规律,并给出了自己的思考和答案,让人从中得到感悟和启发。两部作品均以其真挚的情感和优美的文笔而在读者中产生巨大反响。
编辑推荐《杨绛文集(散文卷)(下):我们仨、走到人生边上》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目录
我们仨
第一部 我们俩老了
第二部 我们仨失散了
一 走上古驿道
二 古驿道上相聚
三 古驿道上相失
第三部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附录
附录二
附录三
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
自序
前言
一 神和鬼的问题
二 有关人的问题
一 人有灵魂
二 人有个性
三 人有本性
三 灵与肉的斗争和统
一 灵与肉既有矛盾,必有斗争;经过斗争必有统
二 灵与肉的统
三 灵与肉的斗争中,谁做主?
四 命与天命
一 人生有命
二 命理
三 人能做主吗?
四 命由天定,故称天命
五 万物之灵
六 人类的文明
一 人的可贵在于人的本身
二 天地生人的目的
七 人生实苦
八 人需要锻炼
九 修身之道
十 受锻炼的是灵魂
一 人受锻炼
二 在肉体和灵魂之间,“我”在哪一边?
三 锻炼的成绩
十一 人生的价值
结束语
注释
一 阿菊闯祸
二 温德先生爬树
三 劳神父
四 记比邻双鹊
五 三叔叔的恋爱
六 孔夫子的夫人
七 《论语》趣
八 镜中人
九 他是否知道自己骗人?
十 穷苦人(三则)
十一 胡思乱想
十二 她的自述
十三 韩平原的命
十四 良心
……[看更多目录]
序言我不是专业作家;文集里的全部作品都是随遇而作。我只是一个业余作者。
早年的几篇散文和小说,是我在清华上学时课堂上的作业,或在牛津进修时的读书偶得。回国后在沦陷的上海生活,迫于生计,为家中柴米油盐,写了几个剧本。抗日战争胜利后,我先在上海当教师;解放战争胜利后,我在清华大学当教师,业余写短篇小说和散文,偶尔翻译。“洗澡”(知识分子改造)运动后,我调入文学研究所做研究工作,就写学术论文;写论文屡犯错误,就做翻译工作,附带写少量必要的论文。翻译工作勤查字典,伤目力,我为了保养眼睛,就“闭着眼睛工作”,写短篇小说。一九七九年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因我父亲是反清革命运动的“人物之一”,嘱我写文章讲讲我父亲的某些观点。我写了《一份资料》。胡乔木同志调去审阅后,建议我将题目改为《回忆我的父亲》;我随后又写了另一篇回忆。我又曾记过钱锺书的往事,但不是我的回忆而是他本人的回忆。我在研究和写学术论文的同时,兼写小说和散文,还写了一部长篇小说。一九八七年退休后,我就随意写文章。钱锺书去世后,我整理他的遗稿,又翻译了一部作品,随事即兴,又写了长长短短各式各样的散文十来篇。
文摘这是一个“万里长梦”。梦境历历如真,醒来还如在梦中。但梦毕竟是梦,彻头彻尾完全是梦。一 走上古驿道
已经是晚饭以后,他们父女两个玩得正酣。锺书怪可怜地大声求救:“娘,娘,阿圆欺我!”
阿圆理直气壮地喊:“Mummy娘!爸爸做坏事!当场拿获!”(我们每个人都有许多称呼,随口叫。)
“做坏事”就是在她屋里捣乱。
我走进阿圆卧房一看究竟。只见她床头枕上垒着高高一叠大辞典,上面放一只四脚朝天的小板凳,凳脚上端端正正站着一双沾满尘土的皮鞋——显然是阿圆回家后刚脱下的,一只鞋里塞一个笔筒,里面有阿圆的毛笔、画笔、铅笔、圆珠笔等,另一只鞋里塞一个扫床的笤帚把。沿着枕头是阿圆带回家的大书包。接下是横放着的一本一本大小各式的书,后面拖着我给阿圆的长把“鞋拔”,大概算是尾巴。阿圆站在床和书桌间的夹道里,把爸爸拦在书桌和钢琴之间。阿圆得意地说:“当场拿获!!”
锺书把自己缩得不能再小,紧闭着眼睛说:“我不在这里!” 他笑得都站不直了。我隔着他的肚皮,也能看到他肚子里翻滚的笑浪。
阿圆说:“有这种alibi①吗?”
我忍不住也笑了。三个人都在笑。客厅里电话铃响了几声,我们才听到。
接电话照例是我的事(写回信是锺书的事)。我赶忙去接。没听清是谁打来的,只听到对方找钱锺书去开会。我忙说:“钱锺书还病着呢,我是他的老伴儿,我代他请假吧。”对方不理,只命令说:“明天报到,不带包,不带笔记本,上午九点有车来接。”
我忙说:“请问在什么地点报到?我可以让司机同志来代他请假。”
对方说:“地点在山上,司机找不到。明天上午九点有车来接。不带包,不带笔记本。上午九点。”电话就挂断了。
锺书和阿圆都已听到我的对答。锤书早一溜烟过来坐在我旁边的沙发上。阿圆也跟出来,挨着爸爸,坐在沙发的扶手上。她学得几句安慰小孩子的顺口溜,每逢爸爸“因病请假”,小儿赖学似的心虚害怕,就用来安慰爸爸:“提勒提勒耳朵,胡噜胡噜毛,我们的爸爸吓不着。”(“爸爸”原作“孩子”。)
我讲明了电话那边传来的话,很抱歉没敢问明开什么会。按说,锺书是八十四岁的老人了,又是大病之后,而且他也不担任什么需他开会的职务。我对锺书说:“明天车来,我代你去报到。”
锺书并不怪我不问问明白。他一声不响地起身到卧房去,自己开了衣柜的门,取出他出门穿的衣服,挂在衣架上,还挑了一条干净手绢,放在衣袋里。他是准备亲自去报到,不需我代表——他也许知道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