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史(1915~2009)(第2版)(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史料丛书)
分類: 图书,教材教辅与参考书,大学,数理化,
品牌: 李仲来
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码:356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9月
·ISBN:9787303104543
·条形码:9787303104543
·包装版本:第2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史料丛书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史(1915~2009)(第2版)》分经纬两篇。上篇(经)介绍了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系成立95年的发展历史及现在的状况。在几代数学家的共同努力下,参与了中国现代大学数学教育,数学研究的发展历程,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下篇(纬)分类概述了中国共产党组织在数学系的建设与发展,数学与数学教育研究所,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6个学科[基础数学、计算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应用数学、数学教育、科学技术史(数学)]120个科研方向,10个教研室,82位教授,模糊信息处理与模糊控制器国家专业实验室,资料室,计算机房,《数学通报》杂志和北京数学奥林匹克学校的介绍。11个附表和32个附录详细列举了与数学科学学院/系有关的多种数据和资料,从而可以加强对学院/系成立95年来历史的总体了解。
编辑推荐《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史(1915~2009)(第2版)》: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史料丛书。
目录
上篇 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史(1915~2009)
一、数理部成立前期的发展(1902-12~1915-02)
二、数理部成立时期的发展(1915-02~1922-07)
三、数学系成立初期的发展(1922-07~1937-07)
四、随校西迁陕甘(1937-07~1946-07)
五、迎接解放院系调整(1946-07~1952-07)
六、建设发展曲折前进(1952-07~1966-05)
七、十年内乱(1966-05~1976-10)
八、拨乱反正(1976-10~1981-11)
九、改革开放后的发展(1981-11~2004-03)
十、数学科学学院成立初期的发展(2004-03~)
十一、迈向100年
下篇 分类概述
一、中国共产党组织在数学科学学院的建设与发展
二、数学与数学教育研究所
三、本科生教育
四、研究生教育
(一)硕士研究生教育
(二)博士研究生教育
五、科研方向
(一)基础数学
函数论方向
函数逼近论方向
调和分析方向
球面调和分析和特殊函数方向
代数表示论方向
数理逻辑方向
几何方向
常微分方程方向
偏微分方程复方法方向
复变函数论方向
偏微分方程现代理论方向
多重线性代数与图论组合方向
(二)计算数学
(三)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交互作用无穷粒子系统马尔可夫过程与相关领域方向
马尔可夫过程方向
统计学方向
(四)应用数学
模糊数学方向
生物数学方向
(五)数学教育
(六)科学技术史(数学)
六、教研室
分析教研室
代数教研室
几何教研室
方程教研室
计算数学教研室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研室
应用数学教研室
模糊数学教研室
高等数学教研室(公共数学教研室)
数学教育与数学史教研室
七、教授
冯祖荀
余炘文
王仁辅
程廷熙
汤璪真
傅种孙
范会国
赵慈庚
张禾瑞
蒋硕民
董延闿
白尚恕
陈绍菱
朱鼎勋
钟善基
郝钢新
吴品三
王世强
丁尔陞
孙永生
严士健
王梓坤
刘绍学
王隽骧
赵桢
曹才翰
王家銮
蒋滋梅
罗承忠
徐承彝
邝荣雨
高素志
刘秀芳
李占柄
罗里波
汪培庄
王敬赓
王伯英
杨文礼
宣体佐
朱汝金
周美珂
刘来福
王申怀
陈公宁
陆善镇
蒋人璧
刘继志
钱飒玲
王昆扬
郑学安
陈木法
张英伯
房艮孙
丁勇
李仲来
黄海洋
刘永平
郇中丹
蔡俊亮
李勇
邓冠铁
惠昌常
袁荣
李增沪
崔恒建
杨大春
保继光
唐梓洲
朱文芳
高红铸
曹一鸣
卢广存
于福生
洪文明
邓邦明
王凤雨
张余辉
毛永华
王恺顺
黎雄
胡永建
八、模糊信息处理与模糊推理机国家专业实验室
九、资料室
十、计算机房
十一、《数学通报》
十二、北京数学奥林匹克学校
参考文献
附表与附录
附表1 1919~1952年数学系教师和毕业生表
附表2 1952~2009年数学科学学院/系教职工,本科毕业生,进修教师和访问学者表
附表3 1923~1927年数学系“研究科”毕业生表
附表4 1984~1996年数学系招收专科生表
附表5 1952~1965年数学系研究生基本情况表
附表6 1978~2009年数学科学学院/系硕士研究生基本情况表
附表7 1978~2006级数学科学学院/系硕士学位研究生学科方向表
附表8 1982~2009年数学科学学院/系博士研究生基本情况表
附表9 1956~2009年数学科学学院/系继续教育基本情况表(本科学历)
附表10 1976~2009年数学科学学院/系继续教育基本情况表(专科学历)
附表11 1918~2007年数学科学学院/系发表论文统计表
附录1 本科学制,本科专业设置,研究生学制,硕士点和博士点审批时间
附录1.1 本科学制
附录1.2 本科专业设置
附录1.3 研究生学制
附录1.4 硕士点批准时间
附录1.5 博士点批准时间
附录1.6 数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批准时问
附录1.7 数学二级学科国家级重点学科批准时间
附录1.8 数学一级学科国家级重点学科批准时间
附录2 师资信息
附录2.1 中国科学院院士
附录2.2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附录2.3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附录2.4 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附录2.5 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附录2.6 国家百千万人才
附录2.7 国家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
附录2.8 国家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
附录2.9 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附录2.10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附录2.11 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与提名奖
附录3 博士生指导教师名单
附录4 硕士生指导教师名单
附录5 教职工名单
附录5.1 2009年9月在职人员名单及工作时间
附录5.2 1921~2008学年在学院/系工作且在学院/系离退休的人员名单及工作时间
附录5.31915~2008学年曾在学院/系工作过,因调动等多种原因现已离开学院/系的人员名单及工作时间
附录5.4 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队员名单
附录5.5 1949年后在职时逝世或在学院/系离退休后逝世的教师名单
附录6 1952年后晋升高级职称名单
附录6.1 1952年后晋升教授名单
附录6.2 1952年后晋升副教授名单
附录7 1952年后教授定级名单
附录8 历届领导名单
附录8.1 数学系
附录8.2 数学科学学院
附录8.3 数学与数学教育研究所
附录8.4 中国共产党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总支部委员会
附录8.5 中国共产党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委员会
附录9 学院/系教师任省市级以上中国共产党代表大会代表、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委员会委员名单
附录10 本科生年级主任名单
附录11 班主任名单
附录12 数学科学学院/系博士研究生入学名单
附录13 数学科学学院/系硕士研究生名单
附录13.1 1952~1960级研究班入学名单
附录13.2 1962~1965级研究生入学名单
附录13.3 1978~2009级硕士研究生入学名单
附录13.4 数学系与外校联合培养或外校在我系申请硕士学位名单
附录13.5 数学科学学院/系授予同等学力在职人员硕士学位名单
附录13.6 数学科学学院/系硕士学位班名单
附录13.7 数学科学学院/系授予同等学力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名单
附录13.8 教育学院授予教育学硕士学位名单
附录14 国内访问学者名单
附录15 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班名单
附录16 助教进修班名单
附录17 数学系1952年前入学的本科毕业生名单
附录17.1 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数理部和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毕业生名单
附录17.2 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研究科”班毕业生名单
附录17.3 辅仁大学数理系的数学组和数学系毕业生名单
附录17.4 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数理系毕业生名单
附录17.5 北平沦陷时期的北京师范学院数学系毕业生名单
附录17.6 北平沦陷时期的北京女子师范学院数理系毕业生名单
附录18 数学科学学院/系1952年后本科生入学名单
附录19 数学系1984~1996级专科生入学名单
附录20 教师获科技奖项目
附录21 科技成果鉴定
附录22 国家重点新产品和实用新型专利
附录23 教师获教学奖项目
附录24 教师获奖书目
附录25 教师获国家级和省部级荣誉称号名单
附录26 数学系学生中获特级教师荣誉称号名单
附录27 我校本科生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家级奖名单
附录28 科研基金项目
附录29 教师著作目录
附录29.1 中文和英文著作目录
附录29.2 英文著作目录
附录30 1952年后开设本科生课程
附录31 博士后论文题目
附录32 博士研究生论文题目
……[看更多目录]
序言编写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史,是学院文化的积累,对于深入探讨学院的发展过程及其规律性,记述办学的成绩和经验,揭示和总结在工作中的得失和教训,是一项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工作;编写出一部高质量的院史,对于提升学院的知名度,增强学院的凝聚力,培养学院师生员工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于课程设置,科学研究资料的搜集和积累,以及加强学院的学科建设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不仅如此,学院史的编写还可以促进学院的教学、科研、档案资料的建设。另外,由于许多史料的散失,趁老先生们健在,搜集口头或书面资料,以弥补原有书面史料的不足,有重要、意义。
承蒙读者厚爱,《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史(1915~2002)》(简称《系史》)出版后,得到了众多老师的肯定,并提出了具体的修改意见,提出修改意见的有麻星甫、吴品三、刘绍学、赵桢、李占柄、钱珮玲、薛宗慈、朱同生、王昆扬、严士健、王家銮、王梓坤、孙瑞清、张友余、赵桢(文敏)等老师及一些校友,绝大部分意见已被采纳。
文摘一、数理部成立前期的发展(1902-12~1915-02)
1898年12月18日,京师大学堂开学。当时只成立了一个仕学院,招收举人进士出身的京官,原计划的师范斋没有设立。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京城社会秩序大乱,住校学生纷纷请假回家避难。7月9日,清朝朝廷下令大学堂停办。8月15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俄国和德国军队占领了大学堂校舍作为兵营,看守校园的人员逃散。大学堂所有的图书仪器家具案卷荡然无存,房舍也受到严重破坏。
1902年1月10日,刚刚回到北京的慈禧下发谕旨,恢复京师大学堂,派张百熙为管学大臣,负责大学堂的全面恢复工作。1902年12月17日(光绪28年11月18日),京师大学堂开学。我们现在所说的北京师范大学的前身,是指京师大学堂创立的师范馆。12月17日这一天及在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是北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两校共同的校庆日。
由于国家急需人才,京师大学堂暂时设速成科:分仕学馆和师范馆。通过考试,仕学馆录取学生57名;师范馆录取学生79名,后各地推荐学生29名。校址在景山东街马神庙(现人民教育出版社地址)。第1期学生,即师范馆学生,肄业5年,1907年4月27日(光绪33年3月15日)毕业,共105人,其中最优等18人(第1名是王松寿)、优等61人、中等22人、下等4人。3月18 E1公布毕业生成绩98人,8月18日补加3人,8月28日变通奖1人。对毕业生中的最优等者,加五品官衔,以内阁中书尽先录用,其他优等和中等也都派往各部司任职。冯祖荀(字汉叔)是京师大学堂速成科师范馆的第1期学员,1年后被选派到日本留学。回国后任北京大学算学门首任主任;在1922~1926学年,兼任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主任,以及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数学系主任,在北京的3所高校数学系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何鲁教授曾说,冯先生差不多是我国当今数学的泰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