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祠胡同建立于1998年,迄今已有11年历史,乃是互联网的活化石。历经数次起伏,可谓历尽沧桑。今天,西祠胡同仍然不温不火,甚至生机盎然,其中自有道理。抱着研究、学习的态度,笔者穿上马甲,上阵深度体验了一回,建版、推广,略窥门径:
一、西祠的宗旨:西祠我的家
西祠有个版,叫做“西祠我的家”,这个名称最能阐释西祠创始人响马的本意。
有幸面见传说中的响马,原话忘却,但是他说过的西祠的意义就是“让网友感受互联网的快乐”。这个网友是广义的,包含普通网友和上网的商家。
西祠当前的老大刘辉是个很高但很低调的人,西祠的创始人响马(刘琥)也是非常低调的人。每位成功的互联网商人都有理由笑话西祠的产出,然而,“西祠我的家”这个概念,就网络文化而言,乃是一个绝杀。而西祠在嘲笑中,活着。
与响马探讨暴力营销问题时,我说:“在封杀了数千ID之后,其实我对于这些创业的小企业还是抱有很大的同情的”。响马的回复是:“无奈,这也是一种互联网教育”。
家概念的底线宽泛到令我吃惊,任何网站、任何商家都能自由开版,而这个版竟然如瑞士银行账户那样保险。这种“非商”概念,商人想不通,但是仔细思量,这是西祠的一个底线和西祠活下来的原因。
想起传说中响马忍痛卖站等等故事,见到这个样子普通的人的时候,不得不默默付出一些景仰。想起一句话:“信仰互联网!”。
二、西祠是“个人网络解决方案”
初入互联网的人,很不习惯西祠的版面:凌乱的信息,动辄可见的火星文,无穷无尽的小广告。这是西祠不好的用户体验。这种体验,阻止我进入西祠8年。
真正了解西祠,必须做的事情就是自己开版,自己推广。开版之后,别有洞天!
从互联网产品经理的角度出发,从西祠版的主功能条分析,豁然:西祠乃是一个完整的个人网络解决方案。我们可以分析出西祠带给人的简单构架:
·首页:一个允许复杂html代码的页面,可以定制为个人首页。
·讨论版:中国人最能接受的BBS。
·版聊:介于有用无用之间的功能,但是绝对是解决方案不可或缺的部分。
·自己建版,要有人气,拉来的必然是亲戚朋友,这是原始的SNS。
·西祠的版具有很强的私有特征,版的利益属于版主,而且收到网站的保护。
虽然简单,可是西祠提供了个人网络基本元素:展示、互动、关系。这样的构架和设计也构成了西祠的内容存在的问题:碎片化,网站自身利益难以保证。
三、“西祠炒版”是一个有前途的职业
西祠炒版,绝对与SEO、事件炒作一样是互联网创造的新行业。西祠开版免费,但是一旦一个版位列排名榜前100位,立即就有了商业价值。前20位的版,如果是商业版,那么收入不菲。
西祠第一大版“败家MM集中营”版主团队每年的置顶帖广告收入超过100万,这是众人皆知的秘密。南京二手房界名人青衣墨子,借“南京凶宅档案”事件出名,也在西祠开了一个二手房版,目前名列16位,据说一年也有大几万的收入。人气就是价值,在西祠,这是很现实的事情。
西祠的版与SNS的群组类似,碎片化极为严重,炒版就是一种脑力体力的复合型劳动,推广自有一番要诀。在无数位版主和他们的团队的炒版运动中,西祠不费吹灰之力造就了自己的人气。这种模式,是“诡计”还是天成?不得而知。而神秘的西祠排名算法,是在骂声中成熟起来的。
四、西祠未来的种种猜想
两周前,西祠街区项目宣告失败,策划团队打出了“我错了”的条幅,再次引发了西祠何处去的讨论。从公开信息与传闻,我们可以如此推论:
1、西祠将从艺龙剥离,独立运作。自身并不优秀,并且将西祠视为辅业的艺龙,承载不了这个曾经的华人第一社区的希望。但是,西祠的不确定的未来收益的预期,也会成为剥离的最大的瓶颈。
2、“西祠花嫁”模式已经被人认可,而且会走下去。地区生活门户的专业垂直化道路已经被19楼、化龙巷、合肥论坛这类网站验证,留给市场的不是尝试,而是执行--谁快,谁狠,谁彻底。
3、西祠淘淘巷模式,路不一定好走。山寨的淘淘巷,一定灭绝。原创的淘淘巷,可以走,但是诸多商业细节使得模式复杂了。
4、异地复制,并非易事。使西祠成长起来是天时,如今天时不再。要重展雄风,必须有团队。而团队依然是西祠的痛。(文/梦里秦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