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单从这个评审团体“60人”的规模,与如今海量的互联网信息内容相比就如“蚊同牛比”。而且“不放过一个坏网页”,难道这60位妈妈,真的能放弃带孩子、照顾家庭,甚至上班的时间,对国内大部分网站信息进行审核过滤吗?这显然有点不切实际。
怪象二:
家长可以封网游ID
就在“妈妈陪审团”出台不久,文化部与国内六家网络游戏企业联合宣布:家长可以实名制举报沉迷网络游戏的未成年人的游戏账号,一经核实,网友企业将依法限制和停止对该未成年人提供相关服务。
此消息一出,不少网游玩家在论坛上进行讨论,有网游玩家表示,本身在国内部分家长对网游就戴有色眼镜,认为网游就是毒害青少年。该规定实施后,相信不少家长第一时间就会直接删掉孩子的网游ID。这导致孩子与家长的直接矛盾,也会使孩子跑到非官方服务器游戏以逃避监管。
另一方面,叫停账号后虚拟余额如何处理?据了解,目前如果家长叫停封号后,账号当中的虚拟货币等虚拟财产仍保留其中,直到家长要求重新开启网游账号,这些虚拟货币被重新激活。因此,有不少人担心,这所谓的“网络游戏未成年人监护工程”会成为一些网游企业“捡便宜”的借口。
怪象三: 时刻“被网瘾”
去年,国内某些治疗网瘾训练机构使用电击等方式治疗网瘾的行为被媒体曝光后,去年底,卫生部公开表示,目前“网络成瘾”的定义不确切,不应以此界定不当使用网络对人身体健康和社会功能的损害。自此,具有中国特色的“网瘾”一词一时被打入冷宫。
然而,日前一份《中国青少年网瘾报告(2009)》再度将其带入大家的视线。该报告称,目前我国城市网瘾青少年约占青少年网民的14.1%,约为2404.2万人。此外,手机上网可能会成为青少年上网成瘾的新动向。
业界提出质疑,既然卫生部已公开否定“网瘾”这一词语,为什么还会有这份调查报告的出台呢?值得注意的是,这份报告并非来自民间组织,而是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主办,中国传媒大学调查统计研究的。
据了解,这份调查中,对调查对象群体“青少年”的定位是6岁~29岁,“一份基于‘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和精神而做的调查,其调查对象范围突然扩大了将近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