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国拉斯维加斯到德国汉诺威,3D电视的风潮在短短3个月内分别席卷了大西洋两岸的两大世界级消费电子展会。目前,A股市场中有多家整机企业具备生产3D电视的能力,不过市场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国产3D电视年内难以上市销售。
参展上述展会的一线电视品牌索尼、松下、三星、LG、夏普、东芝等都展出了自己的3D电视样机。其中,索尼已经发布了11大系列共计26款电视新品,并宣布夏天起全面销售支持3D的BRAVIA液晶电视;松下也将从今年3月开始发售基于等离子技术的3D电视。有消息称,这些国际巨头将在年内将3D电视带入国内市场。而一位在上海长期跟踪平板电视发展的人士表示:“国产3D电视恐怕不会在今年正式上市。”
显然,电视产业可能面临从显像管技术过渡到平板技术后的一个重大机遇,DisplaySearch预计,3D显示器市场将从2008年的70万台,共计9.02亿美元的出货金额,成长到 2018年的约2亿台,共计220亿美元的出货金额。在这10年中,年度出货量复合增长率75%;产值复合增长率38%。
3D电视有多种技术流派,目前主流技术是通过在平板电视面板上加上特殊的精密柱面透镜屏,将经过编码处理的3D视频影像独立送入人的左右眼,从而令用户体验到立体图像的感觉。其核心技术包括能够支持3D显示效果的新一代液晶或等离子电视屏幕以及能够处理3D信号的多媒体芯片。
目前,除了日韩厂商,部分中国电视机整机企业也已开始布局3D电视,其中包括TCL集团、四川长虹和海信电器等上市公司。不过,这些公司要想全面受益于3D电视概念,恐怕还要等上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