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之营养价值 :鸡甘平偏温,营养丰富,鸡肉的蛋白质含量高达24.4%,比猪、牛、鹅肉的高 1 / 3 或 1 倍以上,而脂肪含量只有 1.2% ,所以吃鸡肉既增强体质,又不会使人过度肥胖。鸡肉益五脏,补虚损,强筋骨,活血脉,调月经,止白带,是妇科药膳中的主要配料。鸡肝、鸡心、鸡肠、鸡血、鸡脑都可入药,能调补人体相应的脏器。特别是鸡肉金含有大量的消化,有很好的消食化积作用。公鸡属阳,补性不如母鸡 ; 母鸡属阴,益于老人,老母鸡多用于产妇。公鸡肉宜于炒鸡丁,鸡丝,拌食。鸡肉:温水、益气、补虚; 鸡蛋:滋阴润燥、养血安胎; 鸡蛋白:润肝利咽、清热解毒; 鸡蛋黄:滋阴养血、治心烦不眠 鸡血:袪风、活血、通络; 鸡胆:治百日咳; 鸡皮:应用于烧疮面的植皮; 鸡肫 (胃内膜):治食积不化,遗尿遗精; 鸡蛋炳:治溃疡病、胃炎有泛酸者。 :高血压食:忌食鸡头、鸡翼、鸡脚 感冒未清者:忌食鸡 食鸡蛋宜熟食,10%鲜蛋中,含有细菌,霉菌或寄生虫卵。 饮鸡汤时,应连鸡汤中的汤料 (鸡肉) 一并进食, 因汤中之营养还未全部从鸡内中释出。 :粤菜中用鸡,多为全只,但也有些菜肴只用其中一个部位。 鸡的各部位均有特点,吃鸡的人会各有所好,有人喜鸡 、鸡胸,有人欣赏鸡二翼,鸡尾则喜恶各走极端。专业人士对各部位的使用都有所安排的。鸡头 皮薄骨多,全无肉质,一般用于熬汤或下杂处理。 鸡颈 皮厚而阔。肉少骨多,宜取皮或熬汤用。 鸡脊 骨硬肉薄,不宜起肉,但有鸡的鲜味,宜用于煲、炖。 鸡翼 肉纹幼而筋骨少,肉鲜滑而味清香,在粤菜中应用最广,不论筵席散餐,皆能用作上菜的主料,诸如泡、炒、炸、焗、卤等,无一不可。 胸肉 (包括鸡柳肉) 除主胸骨外,全无骨骼,肉纹幼而瘦肉多,适宜于撕成丝和切片,鸡柳肉可用于茸,制作较名的食品。 大腿 肉多而瘦,富有鸡鲜味,宜于起肉切片或清炖。 小腿 肉较少而筋络多,宜于起肉切丁,或制作烧、炖、炸等食品。 此外,尚有鸡爪、尾等,皆属下脚料处理,但如果处理得法,尚可作名贵菜肴的主料。 鸭肉的营养价值 鸭的营养价值很高,可食部分鸭肉中的蛋白质含量约16%-25%,比畜肉含量高得多。鸭肉蛋白质主要是肌浆蛋白和肌凝蛋白。另一部分是间质蛋白,其中含有溶于水的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此外还有少量的明胶,其余为非蛋白氮。肉食含氮浸出物越多,味道越鲜美。鸭肉中含氮浸出物比畜肉多,所以鸭肉味美。老鸭肉的含氮浸出物较幼鸭肉多,野鸭内含氮浸出物更多,因此,老鸭的汤比幼鸭鲜美,野鸭滋味更比老鸭好。此外,烹调时,加入少量盐,能有效地熔出含氮浸出物,会获得更鲜美的肉汤。鸭肉中的脂肪含量适中,约为7.5%比鸡高,比猪肉低,并较均匀地分布于全身组织中。脂肪酸主要(本文来源于中华诚信网,是不饱和脂肪酸和低碳饱和脂肪酸,因此,熔点低,约为35℃,易于消化。鸭肉是含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比较多的肉类。100克可食鸭肉中含有b族水溶性维生素约10毫克,其中6-8毫克是尼克酸,其次是核黄素和硫胺素;含维生素e90-400微克。尼克酸作为人体内两种重要辅酶的成分,在细胞呼吸中起作用。它们与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能量的释放有关,还参与脂肪酸、蛋白质和脱氧核糖核酸的合成。对心肌梗死等心脏病人有保护作用。每人每天的推荐摄入量为15毫克左右,只要吃200克鸭肉就够了。核黄素在细胞氧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硫胺素是抗脚气病、抗神经炎和抗多种炎症的维生素,在生长期、妊娠期及哺乳期的人比一般人需要量更大。维生素e是安康能够氧化剂,是人体多余自由基的清除剂,在抗衰老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鸭肉还含有约0.8%-1.5%的无机物。与畜肉不同的是,鸡肉中钾含量最高,100克可食部分达到近300毫克。此外,还含有较高的铁、铜、锌等衡量元素。总之,鸭的营养价值很高,经常吃些鸭肉,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