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南京!》片名挺怪的,让人担心内容会简单化,所以我此前对陆川这个新作没什么期待。最近看了他一些访谈,觉得他在对待这个历史事件上颇有见解,假如电影拍得真的像说的那么好,甚至比说的还好,那一定很有价值。
陆川主要强调的一点是过去一些反映南京大屠杀的影片中没有中国人,而他要拍出当时中国人的抵抗。说当时的南京是一个抵抗之城有些简单化。但我非常认同他拍出当时中国人的想法。
南京大屠杀是一场惨痛的历史悲剧,悲剧的制造者是罪恶的战争,受难者是不幸的中国人尤其是当时的南京人。那是一个生动的城市,有无数鲜活的生命,并不为成为历史符号而生存。但在此前的影片中,他们多少都有些被符号化。当事者被尽可能地缩小了,通过这个符号所要强调的观念被不恰当地放大了。
我猜想陆川说的主要是美国导演朗恩·乔瑟夫拍的《南京梦魇》。那部电影以纪录片的形式再现了若干外国人在那场悲剧中的人道主义援助,应该说是一部很有价值的影片,强调了西方人观念中的普世人道关怀,对当下中国人很有启迪意义。其中一个救助过很多中国人的德国人说:“我恨日本人吗?不,我恨他们的政策和对待中国人的方式。如果有机会,我也会那样帮助日本人。”影片中也反省了中国人被日本人在观念中非人化以及日本人自己的异化问题,比如讲到1937年12月的一天,日本士兵给中国孩子发糖,旁边就有强奸妇女的事情发生,发糖者竟视若无睹。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部电影中几乎看不到中国人。让人很有些不舒服地想,被屠杀的中国人是否成了人道主义观念展示的道具?
如果说这只是一个记录历史的角度,或是由于外国人的资源所限的话,那么在此前一些电影中,尽管有无数中国人,但角色都是非常观念化的,等于取消了历史中的个体形象。这比《南京梦魇》的问题要严重得多,而且我们不一定能觉察到。更不要说意识形态色彩浓厚的宣传片了,即便是1995年吴子牛导演的《南京大屠杀》,力图加入温暖的人性,但过分强调中国人的国际主义友谊了。
当然,这个问题不仅仅存在于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的拍摄,整个反映中国近现代史的电影中,我们都看不到历史中的人。30年前的电影让我以为那时的中国人不是红军战士,就是叛徒汉奸。现在的情况改变了,但个个都是谷子地了。电视剧更是商业化地包装历史,完全按观念演绎战争。这种观念可能不同于以往,但其实不过是新瓶装旧酒。中国人的形象再一次模糊了。
怎样再现日本人的侵略和中国人的抵抗?陆川说,他不是用民族主义的方式来展现,而用更高的的价值观来重新反思人性在战争中的变异。要拍出日本人的人性变异,估计相对容易一些。不幸的中国人到底是什么样子?我仍然难以想象那些画面,所以对影片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