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京华时报》报道,央视影视部主任汪国辉日前透露,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已经向央视口头传达了三点意见,不能播出30集以上篇幅的电视剧,不能播出已播电视剧的续集,要对经典改编翻拍剧慎重对待。汪国辉解释说:“现在电视剧注水现象比较严重,长剧不太好看,所以超过30集的长剧将有所限制。有些经典改编剧播出后没有完全达到理想效果,今后需要慎重。”
央视按照广电总局的意见执行“三限”政策,可以说是修枝剪蔓、顺应民意之举。多年以来,电视剧的节奏缓慢、短话长说一直为观众所诟病。早几年,拖沓冗长主要存在于阵容不强、期待不高的电视剧身上,这些平庸之作自有耐心超常的“电视土豆”与之周旋。现而今,就连聚合了大明星和大导演的大制作也不太爱惜自己的羽毛了,最近的例子是《士兵突击》原班人马拍摄的《我的团长我的团》。这部剧充斥着大段的对话和涩滞的剧情,让很多满心期待的观众失望而去。有不少观众反映:这部43集的电视剧要是剪成30集,会好看很多。
其次,在成功作品的基础上狗尾续貂、没完没了地翻拍经典作品也是流行病。眼下的电视剧产量达到了每年一万多集,怎样从浩如烟海的作品中脱颖而出是个大问题。踏踏实实地抓原创既需要本事,也需要时间,而利用成功作品的余热和经典作品的亮光是条捷径。按说,既然要借用人家的知名度,就该保护人家的美誉度,然而现实中并非如此,制作者要么是注水,两万多字的小说《倾城之恋》被抻成了34集的电视剧;要么是庸俗化改写,苍凉的《半生缘》被改成了缠绵悱恻的琼瑶剧。
为什么电视剧的长风刹不住?归根结底是因为电视剧按集论价的销售模式。虽然也有按收视率论价的尝试,但那只是辅助手段。对于电视剧生产者来说,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完成一部电视剧,当然要让它产生最大的收益。收视率高固然能多拿钱,口碑好固然会有长远利益,但那都是很难控制的事情,属于飘在天上的好处,远不如多剪一集就多一集的钱来得实在。
“三限”政策如能执行到位,必然把一大批虚胖电视剧挡在门外,把一蟹不如一蟹的续集和生拉硬扯的翻拍剧赶出央视。由于央视在业界龙头老大的地位,此举还能起到很好的行业示范作用,倒逼不求进取的制作商增加原创,提升质量。当然,“三限”政策也未必没有副作用。客观地看,30集之内的电视剧也有注水的,比如《金锁记》;30集以上的电视剧也有精品,比如说《雍正王朝》。30集如果成为一刀切的分界点,难免会造成遗漏和误伤。还有就是在续集和翻拍的问题上,也要讲究辩证法。一部作品成功以后被一续再续,直到它不再是票房炸弹为止,这是好莱坞的商业法则。美国那些漫画英雄片,比如《蜘蛛侠》、《钢铁侠》、《超人》、《神奇四侠》,都在不断拍续集,事实证明,有些题材就是经得起反复重拍。所以说,市场需求和产品质量是最重要的,“三限”政策切不可以僵化教条的面目干下焚琴煮鹤之事。
跟其他行业一样,电视剧生产也带有转型期双轨并存的中国特色,市场机制和传统模式之间并未清晰地厘定彼此的疆界。在这种情况下,解决问题很难找到完美无瑕的最优方案,更现实的选择是抓住主要矛盾给出一个次优方案。以中国电视剧产业的现状看,注水现象和拉大旗、做虎皮问题严重,“三限”政策算是牵住了牛鼻子。虽然它不够尽善尽美,但如果算总账,它是有益于产业发展、满足了观众需求的。
对于“三限”政策来说,其可能的瑕疵可以在实际操作中加以消除,最可担忧的问题反而是执行的力度是否足够,会不会因为利益既得者的反对而无疾而终,或者被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地弄得名存实亡?央视是国内首屈一指的电视剧播出平台,是看不见硝烟的商家必争之地,能在央视谋得一席之地的电视剧生产者都不是等闲之辈,其中不乏官方背景雄厚者,也不乏影视界的民营航母。但凡出现调整利益格局的政策变化,不管是通过官方还是商道,一定会发生激烈的反弹和博弈。央视能否顶得住压力,执行政策不走样?形势并不乐观。
当然,限制并非禁播,央视在随后的解释中给自己留下了腾挪的空间。但留有余地往往就是放水的起点,看似固若金汤的防线可能因此而形同虚设。广电总局和央视有整饬电视剧业、提升产品质量的雄心,这值得肯定,但如何把愿望变成现实,好事办成实事,还需要太多的勇气、技巧和坚持。评论员李星文